从“体阴而用阳”释天癸

2015-04-15 23:39谢秀超刘晓玲彭卫东
江苏中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阴精肾气功能

谢秀超刘晓玲彭卫东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610075)

从“体阴而用阳”释天癸

谢秀超1刘晓玲2彭卫东1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610075)

自古中医学界关于“天癸”的讨论不断,至今尚无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有说其为生殖之精,有说其为肾精,有说其为月经等等,都是对其功能一方面的理解,未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目前多认为天癸作为一种藏于肾的先天阴精,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功能,其本质属于阴精,但其具有阳气的功能,符合中医学“体阴而用阳”的特性。从“体阴而用阳”来认识”天癸”,既可揭示天癸本质属于阴精的属性,又能体现出天癸“用阳”的生理功能,也能对天癸“体阴不足”而“用阳失调”的病理加以概括,为临床诊疗天癸失调证提供了新的思路。

天癸 体阴不足 用阳不及 用阳太过 中医药疗法

“体阴而用阳”始见于 《临证指南医案·肝风篇》,自此一直为中医界所沿用,作为肝的特性之一,形象地概括了肝以阴血为体,以气为用,赖阴血之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也体现出了肝阴血不足,用阳失常的病理特性[1]。实际上这是为中医临床研究物质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而天癸作为一种集物质特性与功能为一体的特殊精微物质,具有状态性、时限性、节律性等特点[2],满足“体阴而用阳”的特性。其中天癸“体阴”充足与否关系到天癸的“状态性”正常与否,而“用阳”的功能正常与否则体现了天癸泌至的 “时限性”、“节律性”正常与否,倘若天癸先天不充或后天失养导致“体阴”不足,必然引起天癸泌至的功能失常。可见,天癸“体阴”与“用阳”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密切联系的关系,所谓以“体阴”为物质基础,以“用阳”为功能目的,而“体阴”不足则“用阳”失调。

1 天癸“体阴”的特性

张景岳曰:“天癸者,天一所生之真水,在人身是谓元阴。”天癸在生理上属于藏于肾的先天阴精,有赖藏于肾的后天五脏六腑之精滋养;在病理上天癸“体阴”不充,既可因先天禀赋不足所致,也可因后天过度耗损或五脏阴精不充无力滋养导致天癸匮乏,天癸“体阴”的充足与否关系到天癸的状态性,“体阴”不足则天癸状态失常。

1.1 先天不充,“体阴”不足 《灵枢》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说明万物之化生,都由禀受先天阴阳之精而来,“始胚”的形成乃是因为来自父母双方的天癸交结而成,这是化生新生生命机体的基础,凡是有生命的物质,都是由小到大的[3],正如张景岳《类经》云:“故人之生也,必合阴阳之气,构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形神乃成。”这也从侧面说明新生生命的质量与父母双方的先天阴阳之精密切相关,虽然“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但是中医传统优生学强调“男必三十而娶,女必二十而嫁”都是为了追求“男精强”、“女精壮”,此时“男女构精”则形成的“始胚”所含的先天之精最充,生命质量最好。正如《褚氏遗书》曰:“合男女必当其年……,皆欲阴阳气实而后交合,则交而孕,孕而育,育而有子,坚壮强寿。”而针对精气不充而育论道:“今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阴气早泄,未完而伤,未实而动,是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子脆不寿。”说明父母之精不充而孕育必然导致子女之精不充。另外针对父母双方身体有疾,则要先去其病,后再怀孕保证先天之精最大的充足,如《妇人大全良方》曰:“凡欲求子,当先察夫妇有无劳损痼疾而依法调治,使内外和平,则有子矣!”总之,由于来自父母双方的先天之精不充,必然导致天癸“体阴”不足。

1.2 后天失养,“体阴”不足 柴得华曰:“天癸者,天一之真气也,蕴藏于命门之中,男必待二八肾气盛,女必待二七任脉通,故精气溢泻,月以时下,与后天水谷日生之精,混合而盈,阴阳和,乃能有子。”同时在《妇科冰鉴》中也指出天癸必须赖后天水谷之精以养之,才能发挥应有作用[4]。因为天癸是以先天父母所赋的元阴、元精为基础,赖后天精血的滋养,只有后天的精血源源不断通过脏腑的气化输注藏于肾滋养天癸,才能保证天癸“体阴”充足。一旦后天精血不充无力输送于肾,久而肾精不充,必然导致天癸失去滋养之源而“体阴”不充;另外如后天生活骄奢淫逸过度耗损肾精也必然耗损天癸,导致天癸“体阴”不充。所以后天的调养对天癸“体阴”的充足与否也关系密切。

2 天癸“用阳”的特性

《傅青主女科》认为:天癸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是至阴之精而有至阳之气。在物质上天癸为阴精,但具有“用阳”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功能。但天癸要发挥其“用阳”的生理功能,则既需要“体阴”充足提供物质基础,也需要肾气旺盛促使其正常泌至;而在病理上天癸“用阳”失常则既可为“用阳”不及,也可为“用阳”太过,其用阳的功能体现了天癸泌至的时限性和节律性,一旦“用阳”功能失常,则其时限性、节律性异常,出现非时、非节而泌。

2.1 “用阳”不及 王夫之谓:“天下之用,皆其有者也,吾从其用而知其体之有”,临床天癸“用阳”不足,多因天癸“体阴”不充,肾气不足无力施用所致,既可因天癸先天“体阴”不足,也可因后天之精不充无力滋养天癸所致,这是临床上天癸“用阳”不足最常见的原因。在临床表现上常见患者生长发育迟缓,多有“五迟、五软”病史;形体多较弱,形气不充,易感受六淫或情志内伤,罹患不足、虚劳等证;生殖功能低下,多有不育、不孕病史,或子嗣禀赋不足;此外寿命短暂,易衰老,未到“七七”、“八八”之年则天癸衰竭,形体衰极。另外,导致天癸“用阳”不足也可因天癸泌至之路“阻塞”而无法正常泌至,所谓藏于肾的天癸通过肾气的作用,正常泌至 “胞宫”或“精室”来发挥其主生殖的功能,但是一旦因痰湿、瘀血等病理因素阻滞天癸正常的泌至道路时,则会导致天癸“用阳”不及的表现,如女子因“痰凝胞宫”和男子因“精瘀”所导致的不孕症等,临床上此类天癸“用阳”不足只是暂时的,一旦“痰湿”、“瘀血”的因素去除后则天癸泌至正常,自然其“用阳”功能正常。虽然临床上此类导致天癸“用阳”不及较前类较少,但是亦应引起重视,运用好常常能在临床治疗上收到奇效。

2.2 “用阳”太过 “万物皆负阴而抱阳”,所谓有不及皆有过之,这是自然规律,天癸“用阳”不足与“太过”这是天癸功能失调的两个面,临床上常常大家只提天癸“不足”而少论及天癸“太过”,忽略天癸“用阳”太过所导致的疾病,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临床主要是因为肾火太旺导致天癸泌至失常而“用阳”太过。在临床表现上常见患者生长发育过快,性成熟较早,月经、遗精提前;形体发育异常,失去正常的生长规律,过高或肥胖等;易出现痤疮、多毛等;性欲易亢奋,出现过早性生活,或阳亢易举等。但此类患者却反而生殖能力低下,容易早衰,因为肾火太旺本身耗损肾藏阴精导致天癸失去滋养,同时天癸妄泻,过早的泌至或过多的泌至都能导致先天之精不充,最终导致天癸“用阳”失常,出现亢奋的状态,这种状态往往不能维持天癸正常的功能,在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病理状态。临床诊疗中要找到肾火太旺的原因加以治疗,恢复天癸正常的泌至功能方为治疗大法。

3 天癸“体阴而用阳”失调的临床治法

“体阴而用阳”理论形象地概括了天癸的生理与病理,为临床诊疗天癸失调证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主要的治则是恢复天癸“体阴而用阳”的特性,具体治法则是根据 《黄帝内经》“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机理提出,如天癸“先天不足”则以“填精补肾”为主;天癸“后天失养”则以“脾肾同调”为主;天癸“用阳不及”则以“滋肾补火”为主;天癸“用阳太过”则以“泻火调肾”为主;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加以教导,祛除不良因素,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方为上策。

3.1 “体阴不足”的治法 天癸是源于先天的阴精,与先天的禀赋密切相关,所以父母在两精构结前一定要“男精强,女精壮”,另外在“始胚”的形成过程中要真正做到 “节欲保精”、“逐月养胎”、“怡养性情”方能促使天癸“先天充足”,否则则不足,而临床针对天癸“先天不足”所致诸证的治法则重点在“填精补肾”加以挽救,但是常常取效甚慢,所以针对此证,重在育前教导预防;而临床能够以药物加以纠正的“天癸不足”证往往是后天失养所致,首先,让其戒除耗损天癸的不良嗜好,另外药物上加以调养,重在“脾肾同调”,滋养脾胃以保证后天水谷精微充盛,气血充足,补益肾气,以恢复肾主藏精的功能,进而配合五脏化生具有五脏特性的精微物质藏于肾以补养天癸。总之,药物调理天癸“体阴不足”只是一方面,重在日常生活,只有真正做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方能 “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天癸充盛”。

3.2 “用阳失调”的治法 天癸“用阳”的功能与“体阴”关系密切,无论是“用阳不及”还是“用阳太过”首先都有天癸“体阴不足”的基础,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滋养肾精,调理肾气促使天癸正常的泌至,保证其时限性、节律性正常是基本治法,但是亦要根据具体病因加以变通,具体如:滋肾补火温养天癸,滋阴泻火保养天癸,疏肝解郁调肾畅达天癸,祛痰化浊、活血化瘀通调天癸等,但是都满足《黄帝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驱邪去病”的思想,其目的都是恢复天癸正常的泌至,进而发挥其“用阳”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功能。

4 讨论

综上所述,“体阴而用阳”既体现天癸的物质属性,又体现天癸的功能作用,同时也阐释了天癸的状态性、节律性、时限性等特点。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上几个部分,重在借此理论为临床诊疗服务。现代中医认为,天癸是源于先天,肾本脏所藏之阴精,男女皆有,待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精微物质,有类似性激素样作用[5-6],目前有关天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癸的功能不足范畴,很少提及天癸的形体和天癸功能的“太过”,另外针对天癸失常的具体治法还欠完善,笔者从“体阴”和“用阳”两个角度来研究天癸,其目的是找到天癸失调在临床运用的具体治法,目前笔者研究主要涉及在妇科卵巢早衰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上,根据临床症候,辨证为“天癸体阴不足证”和“天癸用阳失调证”,治法都以“调癸通经”作为治疗大法,临床组方用药都以“调肾”为基础,随证加减。但限于笔者研究水平,目前尚未真正找到能够治愈此类疾病确实有效的方药,故提出此理论,希望与同道共同探讨。

[1] 谢秀超,彭卫东,刘晓玲.“肝体阴而用阳”理论在妇科临床运用中的探讨.四川中医,2014,32(4):52

[2] 祈冰,侯丽辉,吴效科.浅析“天癸”的生理.时珍国医国药,2008,18(5):1234

[3] 罗元恺.罗元凯论医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4] 陆拯.天癸病论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5] 赵永明,吴效科.“天癸”的理论分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0):569

[6] 叶一萍.中西汇通谈天癸与垂体促性腺激素.中医药学刊,2006,24(5):797

编辑:傅如海

R223

A

1672-397X(2015)08-0011-03

谢秀超(1989—),男,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在妇科临床运用。1145415289@qq.com

2015-03-10

猜你喜欢
阴精肾气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秋分
——以“收”为主 多酸少辛
抗衰老名方“金匮肾气丸”的妙用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11月养生
健康养生月历(十月)
沉蛤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肾气虚型3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