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正运用花类药物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

2015-04-15 23:39胡慧娟
江苏中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合欢花理气肝气

胡慧娟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马大正运用花类药物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

胡慧娟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马大正教授善用花类药治疗妇科疾病,如运用花类药物醒脾升清、泄浊利湿之功治带下病,疏肝调气、宣达开郁治经行情志异常,清肝理气、和胃止呕治妊娠恶阻,凉血清营、塞流澄源治崩漏,理气活血、化瘀通经治闭经,滋阴益肾、理气和血治妊娠腰痛,清热解毒、消痈散肿治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且疗效显著。

花类中药 治疗应用 妇科疾病

马大正教授临证善用、喜用花类药物治疗妇科疾病,且疗效卓著,颇具特色。笔者有幸成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跟随马师诊疗。现将马师临床应用花类药物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醒脾升清、泄浊利湿治带下病

“带下俱是湿证”,而湿性黏滞、重浊下趋。临床实践证明,花类药除固有的功效外,又有轻清升散而上行的药性特点,两者相合,正可针对妇科湿证,引邪升动,引邪外出,从而达祛邪之目的[1]。马师认为花类药馥郁升清,有醒脾泄浊之功,可使下注于冲任、胞宫、下焦之湿邪向上、出外,随药性发越、随气而升,使湿邪去而带下除。临证常选用金银花、野菊花、厚朴花、扁豆花、槐花、合欢花、木槿花、鸡冠花等。自创健脾清带汤(扁豆花、鸡冠花、槐花、薏仁米、白术、茯苓、茵陈、椿根皮、海螵蛸),主治脾虚、湿重于热所致的带下或脾虚湿热经期过长夹带不断者。

案1.李某,34岁。2012年9月12日初诊。

带下如水2月,色黄,有异味,脘胁不舒,纳少便溏。末次月经:2012年8月15日。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带下(肝郁脾虚)。治拟疏肝运脾,利湿束带。处方:

合欢花 15g,玫瑰花10g,扁豆花15g,木槿花15g,刺蒺藜10g,车前子(包)10g,椿根皮15g,海螵蛸15g。7剂。常法煎服。

二诊:服药后带下明显减少,异味除,月经逾期未潮。中药守上方加月季花10g、赤芍15g、丹皮15g。7剂。

按语:本例患者脾虚肝郁,木不疏土,脾虚失运,湿热下注,故带下如水,色黄、异味。治拟疏肝、运脾、利湿。合欢花、玫瑰花治疗带下,本草并无记载。马师认为合欢花、玫瑰花治疗带下,非其本能愈带,实由疏肝理气之故,疏肝可治冤屈之带。对于脾虚肝郁之带下常与刺蒺藜、椿根皮、螵蛸配伍。方中木槿花性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善治下焦湿热;扁豆花性味甘平,功能健脾化湿束带;月季花性味甘温,具有活血开郁解毒作用,月季花的活血作用平和,且芬芳悦脾,马师认为活血、开郁有利于带下的清除。

2 疏肝调气、宣达开郁治经行情志异常

马师认为肝气郁结愠怒所致,有因细琐怏怏者;有怒出狂言者,有欲言还休者;有体气强盛者,有素体羸弱,形同黛玉者。虽同为肝气郁结,不能调达,而治之有异。前者予柴胡疏肝散、越鞠丸之属,后者当轻清宣散,芳香开郁,唯花类最宜。自创黛玉疏肝散(绿梅花、玫瑰花、合欢花、厚朴花、佛手花、木蝴蝶、甘松、八月札、刺蒺藜),全方组成疏肝调气、芳香开郁之轻剂,有异于气味雄烈、行气如推墙的方剂,此犹掸尘与扫地之别,主治体质虚弱、有一丝情怀郁于胸臆中,或莫名不欢者,症见:胸闷不舒,情绪低弱,长吁短叹,声音低微,此方之轻灵可愈此疾[2]。

案2.吕某,37岁。2013年5月23日初诊。

经前心烦易惊,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心悸寐差数月。刻下经前周许。中医诊断:经行情志异常(肝气郁结)。治法:疏调肝气,养心安神。以黛玉疏肝散加减。处方:

绿梅花6g,玫瑰花6g,合欢花10g,厚朴花5g,佛手花10g,八月札10g,郁金10g,路路通10g,远志10g,石菖蒲9g,龙齿15g,小麦20g。5剂。常法煎服。

服药后上症消失。

按语:该案患者肝气郁结,肝失调达,气机逆乱,故情志不遂,治当疏肝调气开郁。花类药物品质轻灵,具有疏肝理气之长。马师自创黛玉疏肝散多用轻清芬芳之花和气味清淡之品,组成疏肝调气,芳香开郁之轻剂。若合并有梅核气加紫苏梗、甘松;合并有癔症性呼吸困难加厚朴、枳壳。

3 清肝理气、和胃止呕治妊娠恶阻

孕后血聚养胎,肝血益虚,肝火愈旺,上逆犯胃,胃失和降,且呕者伤气,吐者伤阴,故妊娠恶阻常见肝胃不和、气阴两虚。马师认为花类药气清,性平和,既达清肝理气和胃之功又无耗气伤阴之弊。临床应用偏胃热者用金银花;寒热错杂者用菊花;偏肝郁者用绿梅花;偏气滞者用合欢花、玫瑰花、佛手花;偏痰湿者用旋覆花、厚朴花。妊娠恶阻大多因肝胃互乖所致,且呕吐较重者宜伤气阴,故花类药物一般选用香而不燥,清而不浊,和而不猛,苦而不泄之品。

案3.陈某,26岁。2013年9月12日初诊。

妊娠48天,恶心呕吐,嗳气泛酸,口干微苦,喜饮多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妊娠恶阻(肝胃不和)。治拟芳香调气和胃。处方:

玫瑰花5g,合欢花10g,绿梅花5g,佛手花10g,半夏10g,木蝴蝶5g,牡蛎12g,茯苓10g。5剂。常法煎服。

二诊:服药后恶阻已除。

按语:该案患者孕后血聚养胎,阴血亏虚,肝火偏旺,随冲气上扰,胃气郁而上逆则呕吐。当以清肝调气,和胃降逆为法。方中玫瑰花味甘苦,性温,有“柔肝醒脾”之功;合欢花味甘苦,性平,能“开胃理气”,治疗气滞引起的妊娠恶阻与白豆蔻、佛手、半夏配伍,治疗妊娠胃痛与娑罗子、佛手、苏梗配伍;绿梅花味酸涩,性平,功能疏肝解郁,开胃散津,且能清胎火,治疗妊娠恶阻属胃热者常与竹茹配伍,呕吐痰涎者常与厚朴花、半夏配伍;佛手花功能疏肝理气,和胃化痰,治疗妊娠恶阻常与半夏、苏梗、陈皮配伍,胃热者与芦根、竹茹、枇杷叶配伍,胃阴虚者与石斛、北沙参、麦门冬配伍。

4 凉血清营,塞流澄源治崩漏

马师认为血热、气虚、血瘀是崩漏的主要病机,失血伤阴,病程日久,气随血耗,阴随血伤而致气阴两虚;同时,久崩久漏,离经之血为瘀血。故临证用药,清营凉血而不耗气,化瘀止血而勿扰血海,轻灵调达,计唯花类。

案4.王某,33岁。2014年7月10日初诊。

阴道不规则出血35天未净。两侧输卵管已结扎。平素月经周期37天,月经量中等,色红,无痛经,平素带下色白质稀。末次月经2014年6月5日,月经至今未净,刻下量少,色红,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小腹空坠,舌淡、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畅,见少量红色血液,宫颈光,子宫前位,无压痛,双侧附件有压痛。B超:子宫内膜5mm。中医诊断:崩漏(气虚血热)。治拟升阳清热止血。处方:

杏仁15g,白芷10g,防风10g,槐花20g,扁豆花10g,鸡冠花15g,贯众炭20g,地榆20g。5剂。常法煎服。

二诊:服药后阴道出血净。

按语:该案患者脾气虚弱,清阳不升,冲任不固,致经血失摄,发为崩漏,脾虚运化失职,湿热内蕴,故治当益气升阳与清热凉血并施。方中杏仁《长沙药解》称能“断血崩”。马师认为杏仁与风药同用有开肺气,提阳气作用,对于清阳下陷的崩漏常与荆芥、防风、白芷配伍。扁豆花《本草纲目》称“焙研服,治崩带”。鸡冠花味甘,性凉,色红入血,有收敛止血之功,血热者常与大蓟、小蓟、生地配伍;湿热者常与贯众、地榆、槐花配伍;脾虚者常与薏苡仁、扁豆花、白术配伍。槐花性味苦凉,善治下部出血,《本草纲目》称槐花治疗“崩中漏下”。马师在临证中对于湿热引起的崩漏、经期过长、赤带、交接出血、恶露不净均加用槐花一味。全方升阳清热止血,既有塞流之力,更有澄源之功。

5 理气活血,化瘀通经治闭经

女子生性多郁,故肝气郁结引起的月经后期或闭经极其常见。郁者当舒,闭者宜宣,花类药气味芬芳,轻清舒散,流气活血,宣通窒滞。活血作用平和,且无大辛大热之弊,特别适合治疗气阻血瘀之闭经,使肝气调达,气血冲和,月讯自潮。临床偏气滞多选用月季花、玫瑰花、厚朴花、佛手花、旋覆花、绿梅花;偏血瘀多选用红花、凌霄花。血瘀之轻症常与当归、川芎、益母草配伍;血瘀甚者,常与鼠妇、地鳖虫、水蛭配伍。“诸花皆升,唯旋覆独降”,旋覆花汤以旋覆花为君药,是张仲景治疗肝著和半产漏下的名方,是降气化瘀之剂。马师在临床用该方治疗胎物残留,疗效显著,常与茜草、葱、桃仁配伍。

案5.刘某,22岁。2013年3月20日初诊。

未婚,15岁初潮,月经一直先后无定期,30~90天不等,经量一般,4~5天净。末次月经2012年12月10日来潮,乳房及小腹胀,带下多,大便偏软,纳寐正常。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8mm。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闭经(气滞)。治法:疏肝理气和血。处方:

香附10g,郁金10g,苍术10g,当归 12g,川芎12g,山楂15g,鸡内金15g,益母草20g,丹参15g。7剂。常法煎服。

2013年3月27日二诊:小腹胀,乳房胀痛,胸闷,颠顶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疏肝理气。方药:玫瑰花12g,月季花10g,刺蒺藜20g,路路通10g,青皮10g,香附10g。7剂。

2013年4月10日三诊:月经4月4日来潮,经量不多,经色淡红,6天净,诸症均除。舌脉如上。再用调理冲任药物以善后。

按语:临床肝气郁结引起的闭经或月经后期通常可以见到乳房、乳头胀痛或瘙痒,胸闷,小腹发胀,性情烦躁易怒,脉弦等症状。治疗应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结者散之”之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是常用的方剂。马师认为该案首诊辨证不当,未分清气血之病孰轻孰重,处方时在当归、川芎、山楂、鸡内金、益母草、丹参大队活血化瘀药物的基础上仅添加香附、郁金、苍术等疏肝燥湿扶脾之品。由于活血化瘀的药物运用有余,而疏理肝气的药物使用不足,以致气机未能疏理而调畅,经血仍滞而难通行,更添胸闷一症,气滞之象彰显。二诊弃前方不用,改弦易辙,投疏肝行气之品,以鼓动气机运行。方中玫瑰花《本草正义》称其“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通窒滞”,为“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者;月季花气息芬芳,具有疏肝悦脾开郁,活血调经的功效;刺蒺藜平肝解郁;香附疏肝理气,《汤液本草》评为“血中之气药”;再佐路路通、青皮,共襄疏理肝气之效,一投中鹄。经虽为血而系于气,花类药物有流气活血之功。

6 滋阴益肾、理气和血治妊娠腰痛

马师在临床常用菊花、合欢花治疗妊娠腰痛。《别录》称菊花“疗腰痛来去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本草用法研究》称菊花“平肝疏肺,清上焦之邪热……滋阴益肾”。合欢花具有理气活血作用,《圣惠方》有夜合花丸治疗腰脚疼痛久不瘥者。临床治疗妊娠腰痛,马师常以菊花、合欢花配伍苎麻根、骨碎补、旱莲草。治疗非妊娠腰痛,以腰部固定一点疼痛者,常与菊花和地鳖虫作为药对配伍五加皮、络石藤、桑寄生等。

案6.陈某,27岁。2013年9月8日初诊。

妊娠8周,腰部酸痛,下肢乏力,带下不多,纳欠。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滑。中医诊断:妊娠腰痛(肾阴亏虚)。治拟滋阴和血益肾。处方:

菊花15g,合欢花15g,骨碎补10g,旱莲草15g,石斛10g,山药15g。5剂。常法煎服。

二诊:服药后腰痛除。

按语:该案患者肾阴亏虚,故腰酸楚楚,菊花有滋阴益肾之功;合欢花理气和血,可疗腰痛;石斛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本草求真》称石斛“能坚筋骨,强腰膝”;骨碎补补肾强骨,活血止痛;旱莲草补益肾阴;山药补脾固肾。全方滋阴益肾,和血止痛,故二诊腰痛除。

7 清热解毒、消痈散肿治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花类药除有轻灵疏肝理气之功,许多花类药还有清热解毒之效。马师自创方消菌汤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蒲公英、土茯苓等组成,以其清热解毒之功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案7.金某,41岁。2012年11月20日初诊。

患者体检发现人乳头瘤病毒DNA52亚型阳性。带下量少,色白有异味,便秘,4天一解,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提示宫颈Ⅱ°柱状上皮异位,两侧附件有压痛。中医诊断:阴痒(湿毒)。治拟清热解毒。予以消菌汤。处方:

金银花15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15g,七叶一枝花10g,蒲公英15g,土茯苓20g,蛇床子15g,苦参10g,白芷9g。72剂。常法煎服。

服药后复查人乳头瘤病毒DNA52亚型转阴性。

按语:马师认为HPV病毒感染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利湿,消菌汤是马师的经验方,在治疗HPV病毒感染的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方中以清热解毒的野菊花和金银花为主药。野菊花的清热解毒作用还可以治疗湿热引起的带下,常与连翘、忍冬藤、鱼腥草配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腹痛常与忍冬藤、红藤、蒲公英配伍。金银花生品常用于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炒金银花用于清热解毒,和胃止呕;金银花炭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花类药物一般都质轻体薄,大都为升浮之品,但有些花类药物其性沉降,如槐花、芫花、旋覆花、丁香花等。马师常用芫花治疗湿热带下、习惯性便秘,丁香花治疗脾寒土冻之呕恶和呃逆、闭经、崩漏、痛经等。花类药物中的红花、凌霄花等气厚味浓性猛,经孕期运用需中病即止。

[1] 周叔平.浅谈花类药在妇科湿病中的运用.光明中医,2008,23(3):377

[2] 马大正.妇科用药400品历验心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83

编辑:傅如海

R271

A

1672-397X(2015)08-0025-03

胡慧娟(1978—),女,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学。H13777783903@ 126.com

2015-03-10

猜你喜欢
合欢花理气肝气
理气舒筋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春季养肝食何“味”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甄嬛传》里的合欢花 不只好看还能治病
合欢花
反光问题 〔外一首〕
68例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中医护理的分析研究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主题·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