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随访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4-16 15:15林绯王妍叶杰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7期
关键词:出院情况血糖

林绯,王妍,叶杰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吉林长春 130000

糖尿病属于慢性病之一,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其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三多是指多尿、多饮、多食,一少是指消瘦。此病的病程较长,容易产生合并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1]。现该院对糖尿病患者采取跟踪随访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自 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观察组患者50例,男患者24例,女患者26例,年龄 45~76岁,平均年龄为(59.98±9.38)岁,平均体重(71.14±10.38)kg。患者文化程度:小学 28例,初、高中 16例,大专及以上6例,糖尿病史1~18年,平均(6.31±2.38)年。

对照组患者50例,男患者23例,女患者27例,年龄 46~78岁,平均年龄为(60.41±9.51)岁,平均体重(70.85±11.12)kg。 患者文化程度:小学 26 例,初、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7例,糖尿病史1~17年,平均(6.73±2.16)年。

两组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经均衡性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纳入标准 ①属于该院治疗后出院的糖尿病患者;②所有患者不存在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③所有患者不存在精神障碍以及语言沟通障碍且意识清楚,生活能够自理;④所有患者的文化程度均在小学及以上,且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⑤所有患者愿意配合工作且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1.2 排除标准 ①患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以及语言沟通障碍;②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症。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例如可以对患者进行出院前的心理辅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提醒患者定期来医院复查。观察组患者采取跟踪随访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护理人员应对每位出院患者建立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档案中应该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病情情况,例如年龄、身高、性别、文化程度、体重、家庭基本情况、饮食情况、血压情况、糖尿病情况、用药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病史等,然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跟踪随访方案。②护理人员在随访过程中应嘱咐患者尽量戒烟戒酒,进食低糖、低脂食物,注意少食多餐,保证营养,控制体重,避免进食油腻、高脂、高糖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加身体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若患者存在糖尿病足情况,要提醒患者注意足部以及皮肤的护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告诉患者一些应急情况的处理知识。③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以及年龄情况有针对性的定期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健康宣教的内容可以包括糖尿病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以及血糖监测等,实施者可以由主治医生或糖尿病专科护士担任,教育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演示等方法,每次随访完应及时对患者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好记录,方便下次随访。④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最近情况以及患者对随访方案的执行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多对患者进行鼓励,让其坚持饮食疗法以及运动疗法,注意每次的电话回访时间应控制在15~30 min内,电话结束后应详细记录回访时间以及谈话内容,便于下次的回访。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的跟踪随访。

1.3 评估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情况(依次分为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以及完全不依从)以及相关糖尿病指标的检测情况。依从率=(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结束后,所有数据均录入至SPSS 17.0软件中,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的方式进行比较,其中结果(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方式进行比较,其中结果用例数、率[n(%)]来表示,若 P>0.05,表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若P<0.05,表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依从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例数为50例,其中完全依从为28例,不完全依从为17例,完全不依从为5例,其依从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总例数为50例,其中完全依从为15例,不完全依从为20例,完全不依从为15例,其依从率为70.00%,经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率,说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依从率比较[n(%)]

2.2 两组糖尿病患者相关糖尿病指标检测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体质指数、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体质指数、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P<0.05,见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患者相关糖尿病指标检测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指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其作用发生障碍引起机体长期高血糖,导致机体长期处于紊乱的状态,最终引起全身的组织器官,尤其是眼、肾、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出现功能障碍,严重者易引起器官衰竭,属于典型的代谢性疾病[2]。糖尿病的病程较为漫长,容易导致机体产生并发症。该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给国家带来了经济压力。就目前来看,医学上还没有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是可以通过多种治疗方法来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发展,临床上主要以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健康教育以及监测血糖等方法较为普遍[3]。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的定期指导和随访可以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病情的控制[4]。因此,对出院的糖尿病患者实施跟踪随访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由于糖尿病属于终身性代谢疾病,因此患者需要长期坚持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等方法,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但较多患者在出院后容易产生松懈心理,不能够持之以恒,使得病情得不到控制[5]。随访护理在临床上也称为随诊护理,是指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全面系统的随访工作,以此正确指导和督促患者加强自我管理,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6]。本研究中,主要通过定期随访,对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方法来指导患者的日常行为,加强自我管理,并通过定期的电话回访来监督患者的执行情况,对其加以支持及鼓励。此护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和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引起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还能达到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依从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且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体质指数、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体质指数、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这显示观察组的病情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采取跟踪随访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1]卢筱华,陈利波,岑益女,等.社区跟踪随访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3,12(8):782-784.

[2]高晓丽,杨少娜,刘秀,等.家庭访视对出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使用胰岛素笔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39-40.

[3]庞娜裕,莫小眉.加强随访管理对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370-372.

[4]吴翠玲.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随访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21(12):22-23.

[5]方蕾.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76-278.

[6]丁兰,李世华,武琳,等.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19-1021.

[7]沈建华,潘敏燕,蒋丽萍,等.院外糖尿病患者跟踪指导的效果评价[J].护理与康复,2011,10(8):717-718.

[8]王玉萍,陈佩,陶静,等.动机访谈在院外注射甘精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随访教育中的应用 [J].护理研究,2014(11):1364-1366.

[9]邓新霞,陈伟清,桑红琼,等.延伸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院外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8):1089-1091.

猜你喜欢
出院情况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