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同爱铸和谐

2015-04-17 01:09杨银叶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21期
关键词:共融学年班风

杨银叶

所谓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从这一生硬的概念不难看出,班集体的任务有二:一是学习,二是交往,但是总的前提是“共同”。何为“共同”呢?我想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共同,二是交往共融,三是心灵共通。而这三者又统归在班主任的和谐教管下得以实现,并将在班主任的正确引领中终获升华!由此可见,班主任的工作应该着力围绕这三个方面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那么,年青的班主任又该如何用心、用情、用爱拨动这把美妙的“三弦琴”呢?

翻开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画卷,探寻古代先贤们的深邃思想和博大情怀,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思想启迪。开创中国教育先河的孔子,在继承春秋以前“和”、“同”观念,以及史伯、宴婴“和同之辩”基础上,着重从社会和人伦的角度所提出了“和而不同”的重要理念。“和”指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平衡或统一,“同”则指事物的绝对一致、等同。“和而不同”这一命题揭示出:差异,使万物品类丰富,相辅相成;和谐,则使万物处之有道,共生共长。从哲学角度看,“和而不同”揭示了社会事物的多样性统一。它主张人的独立性,主张在尊重个体观念独立和差别的前提下,寻求个体自身的立己、处世法则,探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共处之道。儒家和谐观是一种具有辩证精神和人文色彩的普遍的和谐观。“和而不同”这典型的中国智慧,为我们协调好师生关系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借力班风创建之机,营造学习共同之要

美国心理学家班尼曾说:“如果一个集体的气氛是友好的,相互理解的,相互支持的,那么集体对于动机、工作表现和成就的影响就会是积极的。”对于班级里的学生来说,勤奋学习、决胜考场,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因此,这群成长中的孩子具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原动力。对于班主任而言,应该紧紧抓牢这一无形的原动力,引导好、挖掘好学生潜能,着力构建良好的班风,为学生的共同学习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决胜考场、逐梦中华奠定坚实基础。

班风是班级的灵魂,班风是班级建设的核心,班风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一个班集体首先必须是团结的班集体。有了团结才会有凝聚力、向心力。为达此目标班委会便提出了“团结勤奋,和谐发展”的班训。其次建立一套完善的班级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班集体没有一套完善的班级制度来加以管理,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入学以来,我班师生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精神和宗旨,共同参与制订了《班级公约》,这一《班级公约》更能体现班级人性化的管理以及同学们极强的自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务实有效。力促同学们能将班级的荣誉与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地生根,使班级最终成为每个人学习的乐园,展示自我茁壮成长的舞台。第三,成立一个“接地气”的且强有力的班委会。组建了新一届班委会,建立了一套比较健全的激励、评价制度。一方面班干部能以身作则,在工作、学习及品德等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并使班委会真正成为连接老师和同学们的纽带与桥梁。另一方面其他学生在班委的带动和引领下迅速适应班级氛围,自觉践行班级制度,不断提升班级形象!

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借力班风创建之机,营造学习共同之要。“班风正,学趣浓”这是我班的形象和特色。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课上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及其他教学时间,见缝插针、应时而宜、应境而异,着力树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想及学习态度;课下班主任利用家访及一切可能的形式,用心倾听、用爱感悟、用行引领,着力塑造、践行“勤学,好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浓厚学风,使得每位同学都为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而努力学习。其次,依据“和而不同”的理念开展分层教学,力争使每位学生均能学有所获。再次,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学习经验互动与交流;每次考试后,便及时召开班会,多渠道收集同年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灵丹妙药”,用以借鉴与吸收他人之长,弥补我班学生之不足。并在之后的学习实践中不断地磨合、完善使之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供我班全体学生使用。

二、着眼平凡生活实际,力促师生交往共融

农村生活自然是艰苦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法改变这一不争的现实。故而,农村学生必需立足于农村这片广阔厚重的生活舞台,面对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质朴民风,时逢改革浪潮冲击下的日新月异的农村生活。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现有教育资源,着眼平凡生活实际,力促师生交往共融。

奉献,更多地来自平凡和普通。它是一种善良的情怀,坦荡的心胸,真诚的相助,忘我的境界。奉献的力量,来源于本性,是节操,是精神,是人格的力量。尽管他们自己没有经济收入,但面对比他们更需要帮助的人时,他们依然慷慨解囊。在学校的“扶困助学”及其他形式组织捐款的活动中,他们积极踊跃的捐款。尽管我们班级学生人数不多,但他们总是尽己所能,甚至倾其所有,响应学校的号召,积极捐款、捐物,捐款数额多次名列全校第一。两年以来孩子们在奉献着爱心,同时也使我们明白了奉献并不一定需要慷慨激昂的舍生取义,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的舍己为人。

在互助中交往,在交往中融合,在融合中成长,在成长中成功!我希望通过集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农村这片充满希冀的沃野上,在这群朴实的孩子心中播撒下爱的种子!因为爱与善良是奉献者的本质内涵。有了它,师生间的对话与互动交流才显得融洽和谐。有了它,学生间的交往与互助才显得“顺理成章”!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与交往中,是爱的力量化解了师生间、学生间互助的隔阂,是善良的魔力催生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勇气。共同的学习目标,相同的生存环境,共同的荣誉与使命,必将把他们塑造成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交往共融的“命运共同体”!

三、团结勤奋爱铸和谐,硕果彰显心灵共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心与心的距离!对于班主任来说,如何拉近师生间、学生间的心灵距离,便成为衡量班主任个人能力与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素。我班学生在“团结勤奋,和谐发展”的班训引领下,在“和而不同”的智慧启迪下;班级内充分发扬班级民主,最大限度尊重个体差异,最大程度彰显个性特长。校园外秉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态度,不时叩响他人心灵之门,不断倾听彼此心弦之音!班主任最大的幸福源自于俯下身来、洒下情来、静下心来走入学生心灵的殿堂。班主任最大的成功莫过于有意与无意间缩短师生间、学生间心灵的距离,任悦耳的回响在彼此心灵间喧腾激荡。身为班主任的我面对此情此境:虽百转千回而犹未悔,然心心相通愿足矣!

这两年以来,我班在全体教师的带领下及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在争做跨世纪新型人才的感召下,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朝气、勤奋上进、团结互助的优秀集体,并取得累累硕果:

2011学年第一学期荣获校卫生评比二等奖;2011学年第二学期荣获乡语文学科测试三等奖;2011学年第二学期荣获乡广播操比赛一等奖;2011学年第二学期荣获校班级文化创新设计评比一等奖;2012学年第一学期获荣校班级文化创新设计评比一等奖;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五次被评为校文明班级称号……此外我班同学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为我们班级赢得了多个奖项。同时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区级的比赛,多次获奖并获得好评。我们更注重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史院中心小学国护卫旗队选拔当中,经过层层选拔,蒋飞同学还被选为国旗护卫队副队长,尹悦同学担任了校广播台台长一职。此外,我们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走访街道居民、访问乡政府驻地等等。

四、用时间去验证未来,让希望去放飞梦想

时间的年轮悄无声息的从我们的指尖滑过。流逝的岁月亦将为我们见证绚烂的过往,并且必将亦为我们辉煌的明天投来深情的目光!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又饱含希望,懵懂无知、满怀困惑而又斗志昂扬!我与孩子共同立志:一定要在史院中心小学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用双手放飞属于自己的梦想……

浓厚的学风在充满芳草气息的班级里缓缓酝酿,深厚的友谊在充满纯洁健康的氛围中缓缓生长,仁厚的心灵在充满美好静谧的时空里缓缓相望。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学习共同、交往共融、心灵共通,三者相辅相成、同生共长;对于班主任而言重在用时、巧在用心、贵在用情,三者唇齿相依、一脉相承。用漫长的时间去打磨,用深情的话语去交流,用热切的心灵去沟通;充满尝试性的、艺术性的、创造性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付出的是热情与汗水,收获的是期待与希望!

这样一个用关爱铸就的和谐班集体,也许她羽翼未丰,但已展开了理想的翅膀;也许她前路坎坷,但已树立起必胜的信念;也许她还幼小,但一定能在和谐进取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史院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共融学年班风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届星火学年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共融机器人
音乐与城市共融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文言文教学——让“文”与“言”共融
浅谈如何树立良好的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