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2015-04-20 01:46吴华锋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民族素养传统

吴华锋

《新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段话指出了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和“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培育民族精神”的一系列布署,实现中华民族在本世纪的伟大复兴的目标相一致的。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从尧、舜、禹的远古文明到现如今的新时代文明,中国有着深不可测的文化瑰宝与底蕴,其文化成就也数不胜数。

但是,面对如此的精髓,如此的文化宝库,国人的种种做法却是那么的令人不解与担忧。家教市场上,很少再有家长给孩子请语文老师,更多的是请数学物理化学以及艺术类的老师。怎么?难到语文不用学?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要?还是人们对全面发展的曲解?

作为一名高中生,身边类似的这种不重视语文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这里有一则不知是笑料还是悲料:自习课上,很少有人在看语文,大家都拼命地在题海中苦练,语文数学老师同在讲台之上,可情况却大不一样,语文老师无人问津,数学老师却忙得不亦乐乎。当数学老师发出“同学们,好好学学语文吧”的感慨时,语文老师感动得痛哭流涕,可“不学语文,你们连题都读不懂”的回答又让他哭笑不得。这也许不是笑话,而是事实。从小就说中国话,写中国字的我们,也许认为语文并不重要,也不必去学,可面对考卷却无从下手的我们是否仍然对语文学习无动于衷?前些日有广播说道:“××大学的××同学居然在不能用汉语表达情感的窘迫之时,利用英语来解围。”这是何等的耻辱?

汉字横平竖直,撇捺大方,和我们中国人堂堂正正刚柔相济的品格多么神似。汉字,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融悦耳音韵与美观形体丰富意义于一体的文字。之所以说汉字与祖国联系,那是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中国。

日本占领东三省,强令中国人民放弃祖国文字学习日文,可就是有人视死如归地写汉字、说汉语。因为,祖国在他们心中啊!

再有,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在颁奖仪式上,硬是要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讲话,因为他深知,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

再视如今的我们,本身就已经在这方面很低俗了,能写出一手好字的又有多少人?在视汉语为第二外国语的同时,加上一手臭字,岂不臭不可闻?

是的,进入新时期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是好事,但我们万万不可忘记自己是个堂堂正正的炎黄子孙,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啊!忘记中国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呀!由此看来,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我觉得:

(一)传统文化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

通过新课改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身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素质教育说到底是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一种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

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既属于知识和学问的范畴,更属于道德和价值的范畴,它凝结着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与理想,是标识民族身份、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最终依据。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论语》《孟子》 《老子》 《庄子》 《菜根谭》《格言联璧》 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枕头、案边常备必读之书。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之外,语文教师要通过开设一系列《中华经典名著选讲》 的课程,在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文化素质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每教学一篇古典文章,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自五四以来,中国人不断批判传统,导致国人漠视古典文化,到如今已直接威胁到民族文化的传续。日本也曾有过惨痛的教训,“洋魂洋材”的教育使日本年轻一代全盘西化,失去了民族的灵魂。从当前世界的教育趋势看,各国都很重视本民族经典,今天的英国中学生必须要阅读两部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而法国中学生则开始选修拉丁文。中国语文教育界出现的“传统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民族经典,特别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总结解放以来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就是太重视时文而忽视传统文化了。有哪位大作家不是从古典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滋养?有哪位大科学家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每个学子应该从小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不仅是语文教师而是每个教育者都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成长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近、现代无数名人(诸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鲁迅、杨振宁、吴大猷、苏步青等)的早期求学经历不难证明,他们无一不是接受了扎实、严格、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才给他们人生奠定、注入了坚实、长足的发展基础和动力。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无为无不为的人生智慧,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行为能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荣辱不惊杀身成仁的正气……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古往今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古书的人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有志报国的人。

(三)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

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恩”,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在传统文化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主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应激励学生放胆而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

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责,要审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放出眼光”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时代在变化,审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经典也需要重新审视,经典也可以再加工、分解给学生。我们语文教师要将一些推介给学生阅读的古文化作品拿来进行全面“透视”,看一下“经典”里究竟有多少真经典,“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拣选出来给学生们看。

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

猜你喜欢
民族素养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