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2015-04-20 01:46郭树山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审题关键词语

郭树山

新材料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命题者提供材料主要是设置情境,为考生提示思维方向,引导考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新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因此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往往对文章中心的确定起着导引作用。

1、抓住关键句法——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新材料作文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往往是材料“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如:(2013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分析】 关键句“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参考立意:请人挑错 完善自我/别人挑错 回报以歌/挑错逆耳利我行/在别人的挑错中前进

2、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风能吹起一张大大的白纸,却吹不走一只小小的蝴蝶……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分析】 运用因果思维进行思考:风为什么可以吹起白纸,却吹不走蝴蝶?因为蝴蝶拥有内在的自我的力量,能不为外物所迷惑,能主宰自我,而纸片缺少了这些,因而只能在外力作用下随风而飘。内在的力量、生命的质感来自思想、精神、灵魂;来自对外在环境的不屈服,不盲从,不顺从;来自信念与信仰,因为有定力,所以能坚守。

参考立意:坚守自我/不盲从/不顺从

3、联系实际法——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

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诗人丹尼斯说:“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每一刻都是最后一刻。”或许,只有时光把生命逼上绝境时,方能把生命的意义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生命的最珍贵的原版,请好好生活,珍惜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刻。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分析】 这道作文题是关于对“生命”的理解,材料中有提示语“每一天,每一刻,都是生命的最珍贵的原版”。怎样对待“生命”,材料也有提示:“请好好生活,珍惜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刻。”最重要的是这种“好好生活,珍惜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刻”的人生态度充满时代色彩,有助于青年人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做好规划。所以写作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对待生命的具体做法”上。联系自己高中学生的身份或其他青年人的实际,一定要“分析现实中浪费青春、不珍惜时间的问题”,以此作为“解决正确对待生命问题”的前提和条件。

参考立意:好好生活/珍惜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刻

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弹性很大:不求全责备,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取舍和多角度解读;不设定最佳立意,与材料相关联的不同角度的立意都会得到认可。这就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是,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弹性再大,也会有“限度”,如何在“弹性限度”之内“游刃”,就成了新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那么,认真地、全面地、多角度地解读材料,仍然是审题立意的必须。建议立意必须从材料中得出,不能信马由缰,另起炉灶。立意时不能把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变成材料的扩展。深度积累一些作文素材(政治性、德行性、辩证性、现实性),并进行材料分析和提炼训练。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学会思考,培养理性。

猜你喜欢
审题关键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高考考好是关键
找词语
“三招”学会审题
缜密审题,准确建模,学以致用
七分审题三分做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