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探索

2015-04-20 01:46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读诗古典古诗词

凌 容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背诵适量的古典诗词,在积累、体悟与运用中逐步提升审美情趣与欣赏品位。但古诗词年代久远,且语言比较凝练,学生会有理解困难,为节省教学时间,不少老师选择包办代替,忽略学生自读品悟。或者侧重鉴赏,却忽略读、诵、吟、写,失去教学精髓,效果不佳。为改善上述问题,提高诗词教学效率,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抓住诗词教学精髓,让学生在读、诵、吟、写中体验感悟,熏陶情操,升华审美情趣。

一、诵读探究,体悟诗词的思想内涵

读是诗词赏析的基础。但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偏向词句分析,并低估了学生能力,认为他们缺乏诗词探索与解释的能力,常常采取串讲法进行古典诗词教学。不可否认,取串讲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讲解比较系统,听者易背易记。但总是运用串讲方式,教师事无巨细,代替了学生“读”的体验,久而久之,同学们便会感觉兴味索然,很难达成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再者,诗词学习本身需要反复诵读与咀嚼,读中与文本对话,发掘诗词内容,领悟诗词思想,体会语言美,提高鉴赏能力。正如古语所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所以,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不能独霸课堂,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朗读、诵读与探究时间,指导他们由诗词韵律节奏、画面想象与联想、思想与情感领悟等方面入手,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诗方式,让他们真正动起来,思考起来,发挥主体性,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诗词学习与鉴赏也不再困难。如教学《相见欢》时,突出读诗,变化运用自由朗读、自主研读、合作赏读、竞赛朗读(自主配图配乐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划给学生,让他们读中促思,品中得悟,自主遨游于诗词的海洋。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注意找出词眼、抓住意象、结合背景,创造性自主思考与鉴赏。而后交流合作,互评互学,使诗词理解得到深化,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二、低吟浅唱,触碰诗词的真实脉动

在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低吟浅唱也是重要读诗方式,是朗诵的拓展与延伸,促使学生对诗词进行再创造,让他们在富有音律的吟唱中意会,感悟诗词内蕴,感受诗词的无穷魅力,也留出了广阔的创意发挥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但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甚少运用低吟浅唱的方法,更不用说诗乐舞了。实际上,古诗词与音乐是紧密相关的,过去的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有音乐特性,只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诗词和音乐出现了分离。而配上音乐后的诗词,学来更轻松,更受学生喜欢。如对于歌曲《明月几时有》,学生是非常熟悉的,古诗词配上音乐,琅琅上口,多数学生都能记住歌词哼唱起来。

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将“唱诗”引入课堂,探究新颖、富有个性的诗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低吟浅唱中触碰诗词的真实脉动。如学习《泊秦淮》 等诗词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谱曲,或者把古诗词嫁接于某歌曲的音乐中,这样唱歌就能背诗,记忆也更深刻。或者揣摩语言,思考意境,配上自己喜欢的背景音乐,有感情地吟诵。或者结合诗词意境,配乐编舞。如学习《天净沙·秋思》后,喜欢舞蹈的学生还可以试着设计舞蹈与音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这首词。另外,若条件允许,学校或班级还可组织唱诗会等“唱”古诗活动,让学生自选诗词与曲目,如《月满西楼》 《独上西楼》等,让学生们在独唱、合唱、歌舞表演中体会到原来诗词也能唱得如此好听,诗词学习也可以很有趣。

另外,诗词习作也是诗词教学的有机成分,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之余,还可指导他们根据古典诗词进行仿写、改写等习作活动,实现读写结合,以习作促鉴赏。学习《望岳》(苏教版)后,引导学生在保持诗词原本的意象与情境美的基础上以改译的方式通过自己的话语来展示文本内容,虽然有的习作略显生涩,却写出了另一番滋味。教学《天净沙·秋思》后,可联系本单元所学的古诗,组合成新的小令,在运用中提升鉴赏水平。

总之,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虽然以鉴赏为重点,但读、诵、吟、写依旧不能忽视,这是诗词学习的基础方法,也是精髓所在,教师既要合理传承,也要有所创新,探索个性化鲜明的诗词教学方式,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受到诗词文化的熏陶与启迪。

猜你喜欢
读诗古典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动车上的端午读诗会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如读诗笑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