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古诗教学之法

2015-04-20 01:46陈新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陶诗荷锄古诗

陈新霞

陶渊明作为我国“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一代田园诗风。他所创作的大量田园诗,以其素淡自然而情真意远的艺术风格,以及同此紧密相连的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李度在《学诗浅说》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陶潜以超卓不凡的胸襟,扫除俗套,自成一格,情真语淡……后世诗家得到的一点馀味已经卓然可传。”因为自己对陶诗的钟爱,也很喜欢古诗词的授课。现结合《归园田居(其三)》的教学实践浅谈古诗教学之法。

一、含英咀华读“音趣”

含英咀华第一步是“诵读”,是为了感知诗的“音趣”,即押韵美、声调美、节奏美。投入是学生的自主体验,绝不是教师的越俎代庖,务必让学生敞开心、放开声、读出味。

《归园田居(其三)》 这首五言诗,主要是采用“赋”的手法,通过叙事来表现思想感情,其中没有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也没有比兴的运用,几乎全用叙述,只在末尾稍发议论,点明主旨。语言朴素、简洁、明快、协调一致。读来琅琅上口,其意则明白晓畅,写出了诗人对劳动生活的真切感受和归隐躬耕的决心。为了让学生读出诗的“音趣”,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三读”法:

一读:请同学们读出一种尴尬和一种辛苦;

二读:请同学们读出一幅图画和一种愉悦;

三读:请同学们读出一种朴实和一种人格。

《后山诗话》 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通过这三读,学生自然体会到诗中的妙趣。

二、含英咀华识“意趣”

含英咀华第二步是“心惟”,即投入诗境,是为了感知诗的“情趣”和“理趣”,“心惟”即韩愈所说的“沉浸浓郁”,忘却自我,诗我合一,尽享诗意的甘醇。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一句蕴含一幅清新的画面,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因此,我又设计了一次学习活动:请同学们描述:“带月荷锄归”的画面美。

此时,人、月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诗人心灵的舒畅,通过艺术的笔触,净化为一种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诗意美,活脱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带月荷锄归”一句可说是神来之笔,它变劳苦为欢快,化困倦为轻松,具有点染之功。

三、含英咀华解“文趣”

含英咀华第三步是获取“文趣”,指文字之趣,古诗教学还应教会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品其言察其妙,方可领会古诗之神韵。

在学生理解“带月荷锄归”的“荷”时,产生了疑惑,按常理“荷”的解释离不开植物,如荷叶、荷花,如果按这个解释,词句就讲不通。我又让学生理解整句的意思是:“晚上扛着锄头回家了。”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荷”的意思是扛着,翻开字典一看,“荷”做动词时解释为“负荷,扛着”,读音是hè。古诗教学中,这种情况不少见,如果让学生发现问题后咬文嚼字一番,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才真正是豁然开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用了三句诗词来表达三种意境,从而说明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为“无言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老师们如果能在古诗词教学中,抓住诗词的音趣、意趣、文趣,一定会达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陶诗荷锄古诗
清明种树
植树节(1)
有农夫
清明种树
晚明陶诗评点研究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