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初中文言文

2015-04-20 01:46李宝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章节文言文言文

李宝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初中文言文在全面培养学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升个人人文素养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笔者为迎合新课标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就文言文教学提出两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培养文言文诵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是一个学生对他所要学的东西没有任何兴趣,再好的教学引导都是无用功。为此,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是关键所在。首先,教师一开始就可讲明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同文本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比如,在讲到《五柳先生传》这篇文言文的时候,教师就可将“黔娄与妻”的故事贯穿其中,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出启示,进而总结出作者所要传达的“志趣”,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为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致力于积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诵读习惯,使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反复诵读而培养自身文言语感,进而逐步提高自身对文言的理解力与整体把握力。比如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文言自由诵读,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以实现文言文针对性教学;在朗读中,配以相应背景,以创造一个良好朗读氛围,进一步强化学生语感。比如对于《童趣》这篇文言文,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来播放“虫鸣鸟叫声”,并展示一些色彩比较丰富的乡村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想必,在这样一种情境下朗读课文,效果会更好。又比如,以《出师表》这篇文本为例,它是一篇反复被后人传唱的佳作,在整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了诸葛亮对汉室兴复的忠诚,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精神,扣人心弦。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可将其纳入到晨读计划中,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以进一步领悟文章主旨,从而对其中的一些经典名句能够脱口而出。

二、转变方法,形成文言文学习能力

首先,引导学习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文言文学习中,不外乎读、写与翻译几个环节,为此,教学实践中,教师就需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方法,灵活运用,自主学习。比如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第一遍读的时候主要看其字音,基本了解每个字词的读音,第二遍读的时候看其注释,第三遍读的时候弄懂其字意,第四遍读的时候弄懂其章节意思,第五遍读时能够顺畅地通读全文,而后背诵全文;而在翻译的时候,则需教会学生在整体遵循“信、雅、达”的原则上进行。比如在翻译时可按照“一留,二补,三删,四调,五换”的步骤进行,即对于翻译词句中出现的地名、官名与人名可不翻译,保留,而对于句中省略部分加以补充,并将那些虚词删除,合理调整句子结构,以确保整个句子阅读的通畅性。比对于“何陋之有”,就可将其调为“有何陋之”,从而便于翻译与理解。

其次,合理开展教学活动,营造学生氛围。对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想提高其教学有效性,营造学生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显得很有必要。比如,在教授《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本的时候,教师就可根据文本章节进行分组学习,每组负责一个章节,合作探讨各章节中字词语句的含义,后每组派代表试讲,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学习结束后,针对文本内容,组织引导学习进行角色表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编制故事情节进行表演,以此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主旨与作者观点、情感等认识,提高学生的文言鉴赏力,提升教学效果。

最后,针对不同文本,选取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学模式具有不同效果,为此,新时期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单一教学法,在结合教学内容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对于《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就可采取“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并加以分享;而对于《桃花源记》这篇文本,就可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播放视频的情况,营造一个“世外桃源”,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文言文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在结合学生情况与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方式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文言诵读习惯,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文本含义,同时,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文言鉴赏能力,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章节文言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实词推断法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