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视角下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的高校境域透视

2015-04-21 09:20陈新叶
东岳论丛 2015年5期
关键词:偏差比例大学生

陈新叶

(1.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2.山东女子学院 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公平视角下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的高校境域透视

陈新叶1,2

(1.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2.山东女子学院 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是作为社会问题的客观实在,也是构成教育问题的重要部分和分析教育问题、评价教育公平的重要维度。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是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它既是一个教育公平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正确解析高校境域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切实实现高校教育的性别平等具有重要意义,这在促进学校教育公平和整个社会公平进程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公平视角;社会性别偏差问题;高校境域

社会性别偏差问题主要是指在传统的反映两性不平等性社会关系的性别观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性别意识、性别角色与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平等的社会差异的总和。当前,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既是一个教育公平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因此,从公平视角深入剖析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将有助于找到促进高校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发展和消除性别歧视的良策与措施,为推动新时代下的高校教育公平、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和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将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高等学校中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摭采

(一)入学机会存在明显性别偏差问题

城乡差异显著。“农村女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既少于城市女生,也少有农村的男生”[1]。“农村和城市生源中男女生性别比例存在较大差异,女大学生来自大、中、小城市的生源总和为60.9%,比来自乡镇与农村生源总和的38. 8%高约22.1个百分点,农村和乡镇的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上远远小于城市女性”[2]。“北京大学来自城市的学生占85.7%,来自农村的学生为14.3%;在农村学生中,女生仅占4.2%”[3]。可见,农村女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上受到性别和阶层(贫困) 的双重限制。

地域差异较明显。调查发现,“各省之间男女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比例值较高的和较低的相差26.4个百分点”[4]。“资源越是薄弱的行政区域(如村与镇)中的男生和女生的性别偏差越大(男生84.78%,女生15.22%) ;在资源相对丰富的行政区域,男女生的性别差距越小(男生53. 95%,女生46.05%)”[5]。这说明,女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地随行政区域社会资源的降低而不断递减,区域社会资源越少,则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就越少。

阶层差异较大。“在资源相对丰富的干部家庭(包括专业人员)中,女生入学比例最高(47.8%);在父亲职业为工人家庭中,男女生入学比例相差无几(男14. 8%,女14.3%) ;在父亲职业为农民的家庭中,男生比例很高(35.7%) ,女生比例很低(15.2%)”[6]。“来自科教文卫人员家庭的女生占32.23%,企事业机关干部家庭的女生占28.4%,而农民家庭的女生仅占9.76%”[7]。

(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偏差问题

首先,学科专业选择中存在性别隔离。学科专业选择中的性别隔离是指学生学科专业选择中的不平等性的性别分流现象。我国女大学生所学专业主要分布在中文、外语、师范等人文学科,学习理工类专业的女生明显少于男性,主要分布在就业后社会地位低且待遇低的专业领域中;而男生多半是学理工科,主要分布在就业后社会地位高的所谓的男性优势的专业领域中。对进入21世纪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纵向分析会发现,上述现象的存续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一致性。2000年,北京大学招收的新生中,“在语言文学、历史、法学、外国语和经济等学科专业中的女生比例分别是72%、61%、61%、60%和57%,而在物理、力学与工程、数学、计算机、化学和化学分子工程等学科专业中的男生的比例则分别是85.6%、85.5%、78.3%、73.1%、65.4%和65.3%”[8]。2002年,江西某师范学院的调查表明,女生以高达77.4% 和75.9%的比例主要集中在音乐系和外语系等人文艺术类专业,仅有25.6%和20.2%的女生选择技术性要求强、未来收入高的应用物理系和土木工程系专业就读。综合性大学中男女生的专业性别失衡现象严重,比如,云南大学的女生主要集中在文学与新闻、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外国语、情报与档案、国际现代艺术设计等人文学科类专业(外语学院的女生比例达到了83.33%),而男生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与技术、数理、信息、软件、化学与材料工程、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理工类专业。男女大学生的专业性别隔离现象在全国的理工科大类高校中更为突显。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34所理工科本科高校中,物理和工科类学科中的女生比例仅为33.98%和22.69%。2009年,云南大学各院系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女学生仍然主要集中在外国语(86.23%)、人文(71.49%)、经济(67.29%)、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60.82%)、公共管理(60.38% )等学科领域,而男学生则主要集中在信息(70.47%)、物理科学与技术(68.72%)、软件(61.13%)、城市建设与管理(57. 26%)、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56.2%) 等学科领域。”[9]2011年,来自广东高校的调查发现,“某校测量专业及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男生比重分别高达93.18%与93.17% ,而某校幼儿教育专业与音乐专业的女生比重分别高达89.15%与78.16%”[10]。此外,高校扩招以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大学扩招的更多是文科专业,这些专业是受传统性别观的影响在社会上普遍被认为是更适合女生选择和学习的专业,诚然也是办学成本低、高校易于开办的专业,这在较大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了学科专业选择中的性别隔离。

其次,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随着教育层次提高而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高等教育层次越高,性别偏差就越大,女性越少。(见图1)

图1 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分学历层次比例分布图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2007。

调查发现,“女生所在学校的类型层次低于男生,在普通高校的比例比男生低,在成人高校和自学考试中的比例比男生高。”[11]同时,女性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所占比例呈金字塔分布,低层次人数多,层次越高,男女比例差别越大。如,在博士生中,“女性学生仅占34.07%,明显低于男性”[12]。再比如,“清华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校女生比例分别为:28.09% 、26.69% 、20.91%”[13]。山东省2008-2011年度的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教育层次的性别偏差状况的数据分析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见表1)

表1 山东省高等学校在校生分学历、性别统计表(2008-2011)

注:资料来源于山东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

表1表明,就山东省2008年度至2011年度的在校生统计情况来看,在研究生教育中,博士研究生中女生均占比为44.98%,硕士研究生中女生均占比为54.69%。在普通本科教育中,女生均占比为48.22%。在成人本科教育中,女生均占比高至56.42%。在普通专科教育中,女生均占比为52.86%。在成人专科教育中,女生均占比为54.64%。因此,虽然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加了,但接受教育的高校类型的层次相对偏低、学历层次也偏低。就全国的统计结果来看,情况大致一样,说明上述现象存在全国普遍性。(见表2)

表2 中国高等学校在校生分学历、性别统计表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8—2010),2008年度单位为万人,2009、2010年度单位为人。

再次,目前我国高校专任教师队伍配备与其专业发展上存在性别偏差,尤其是在高级职称和高层次学术研究与专业发展平台上存在较为严重的性别偏差问题。研究发现,“女性专任教师在高等教育中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是45.05% ,其中初级为54.13%,中级为47.73% ,副高级40.97%,正高级仅为23.37%”[14]。山东省2008-2012年度的高校专任教师性别比、博硕导师性别比以及专任教

师职称状况性别比数据表明,在高级职称和参与博士生教育方面性别偏差突显。在博士生教育专任教师中,女教师占比最高的年度时比例为35.95%,女教师均占比为33.82%(见表3)。女性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所占的比例最高的年度时为28.61%,女性均占比为28.23%。女性副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所占的比例最高的年度时比例为43.14%,女性均占比为42.59%。女性中级职称专任教师所占的比例最高的年度时比例为70.48%,女性均占比为55.51%。女性初级职称专任教师所占的比例最高的年度时比例为56.12%,女性均占比为55.98%。(见表4)女性博士生导师所占比例最高的年度时比例为11.28%,2009年度仅为8.78%,女性均占比仅仅为9.79%;女性硕士生导师所占比例最高的年度时比例为29.35%,女性均占比为27.14%。(见表5)

表3 山东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及研究生教育专任教师分性别情况统计表

注:资料来源于山东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08—2011),山东省教育厅。

表4 山东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分职称级别分性别统计表

注:资料来源于山东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08—2011),山东省教育厅。

表5 山东省普通高校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分性别情况统计表

注:资料来源于山东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08—2011),山东省教育厅。

(三)就业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偏差问题

1、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在总体上就业率低、就业层次低。山东省各高校2011-2013年度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省女大学生的就业率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而低于男生,在就业层次、就业质量方面均明显弱于男生。本科生中女生毕业人数均明显少于男生,女生就业率均低于每年度的平均就业率,也均低于男生;男生的就业率均高于每年度的平均就业率。研究生中女生毕业人数均明显高于男生,但就业率均低于每年度的平均就业率和男生的就业率,男生的就业率均也高于每年度的平均就业率(见表6-8)。

表6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分学历、性别统计表(2011)

表7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分学历、性别统计表(2012)

表8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分学历、性别统计表(2013)

2、女大学生就业的行业结构、岗位结构与层次存在不合理现象。在社会服务、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就业的女大学生比例超过男生,而在其他行业明显处于弱势,就业比例明显低于男生。而且女大学生就业后担任教师和一般职员、技术人员的比例高于男生,担任高层管理者、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者的数量比男生要少得多。比如,“在一些对知识与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的从业女性所占比例偏低,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女性比例仅为36.98%,在金融保险业女性只占职工总人数的39.53%,在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供职的女性人员只占22.65%。就进入国家机关和当上公务员的比例来看,男生的比例分别为11.7%和9.1%,而女生的比例仅分别为8.7%和6.3%”[15]。

3、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和入职后受到性别歧视。一是求职过程遭受性别歧视。江苏省妇联调研显示,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不仅如此,企业经营者受性别角色分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并从考虑经济效益出发,给予女大学生的拟付工资明显低于男生。调查发现,“上海市雇佣单位签约时,拟付工资低于3000元的女生比例高达78.8%,比男生高出11.3个百分点,拟付工资2000元以下的女生占女生总数的64.8% ,超出男生14个百分点”[16]。二是入职后就业收入存在性别偏差。上海部分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两性收入出现分化,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 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男生月均收入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17]。博士研究生学习和就业情况的研究也发现,“从预期收入、最低可接受收入到实际月收入,女博士都远远低于男博士”[18]。

二、高校教育之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成因探析

导致我国高校教育之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性别二元化的传统性别观建构而成的性别不平等的价值取向。导致我国高校教育事实上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贯穿着男性中心的性别价值体系倾向的性别意识形态,它们以或隐或显的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偏见或性别歧视的形式渗透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一)男权本位性别观的重要影响

在我国,中国数千年的父权制文化和儒家思想建构的性别/女性观,尤其是以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男强女弱”、“妇无公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性别观,以及代表男权社会文化的性别角色分工刻板印象,建构了性别价值评判和选择的标准,并使个体认同、内化成其心理品质和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导致人们形成了对女大学生的能力与业绩低于男性的消极评价。目前高校中依然明显存在着的学科与专业性别隔离问题,以及在就业过程中的性别偏差问题等,其根源系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男强女弱等为核心内容的性别观的深刻影响使然。

由于父权制性别文化建构了肯定男性比女性有更大的社会作用、更高的社会价值的性别社会价值观,许多教师和家长受此影响形成性别化学科区隔定势(即对于学生修读学科形成的性别专属划分的刻板化的思维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引导男生学理工科、女生学文科,导致了女性在高校教育中的学科专业性别隔离和劣势状态。这些因素会同社会上的性别歧视、职业性别隔离和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转型,使女性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现实中,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性别观和受经济利益至上观念驱动形成的统计性成见,是导致女大学生成为就业弱势群体的根本原因。比如,因经济改革给予企业管理者以更大的工资决定权,致使企业主偏重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因素,给予女性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性劳动力的歧视性评价,在同样的人力资本特征下在工资决定中进行性别歧视,对男性比对女性有更高的工资支付。这是就业歧视中最普遍、影响最大的一种。

此外,大众传媒的影响不可低估。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发现,“有性别歧视倾向的广告占33.7% ,中性占64.7%,性别平等仅占1.6%;报刊杂志亦不例外”[19]。另有对中国八家主导报纸的新闻研究发现,“男性新闻人物占比为84%,女性新闻人物仅占比为16%;关于新闻人物角色,在党政官员中,女性只占6%;在专业人士中,女性占21%;作为家属女性者竟为98.14% ,主导新闻对女性社会贡献的报道与女性的实际贡献不成比例”[20]。因此,传统的男权本位的性别观借助大众传媒起到普遍性的社会文化濡化作用,致使女性对于大众媒体中的男、女不平等或歧视女性现象,缺乏性别敏感和性别觉悟,认同男权文化对女性性别角色的要求,甚至将其内化为自觉意识。

(二)教育领域的重要致偏因素

首先是教育工作者不当性别观的消极影响。由于高校教育工作者仍然存有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对不同性别的学生持有不同期待和不同的教育态度,对女大学生的期望值要低于男生,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成就动机和成就水平等,对其学术发展和事业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研究发现,教师的“女孩子不适合学理工科”、“女孩子不如男孩子聪明”的性别观念可能是导致专业性别隔离的决定性因素,这导致了所谓男性学科、女性学科的性别化学科区隔定势。又由于大学扩招主要以文科专业扩招为主,使女生大都选报文科专业涌入了扩招大军之列。但因社会对文科毕业生总体需求不足,使原本处于劣势中的文科女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导致女大学生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得不追求高学历,但即使女性获得了硕士、博士高学历,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就业遭受歧视和不平等对待的现实。

其次是教育建构或强化了受教育者的不当性别观。父母由于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会自觉不自觉地将社会的性别意识、性别角色范式传递给了儿童,并塑造其子女符合性别角色要求的行为。有研究者认为,“父母对待不同性别子女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儿童早期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父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成人世界的性别规则传递给儿童。”[21]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起着进一步强化的作用。教材、教师、同辈团体、校园文化环境都对学生性别角色行为的规训与习得发生着深刻影响。教材中的人物角色性别偏差现象严重且由来已久,但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或认为是合理的。有研究者对小学阶段语文课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人物角色性别比例明显向男性倾斜。“在149篇描写人物的课文中,共出现主角172位,其中仅有33位女性,占主角比例的19.2%,而男性近达81%,课文中男性多出现在社会生活领域,女性主要出现在家庭生活领域,男性品格显现出强烈的主题性特征,而女性则相反”[22]。教材中的这种人物角色性别偏差会以潜课程的形式渗透着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乃至性别偏见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性别图式建构、性别角色行为定型产生潜在的极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一直深刻地延伸到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

女大学生对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同、内化后造成了深刻而久远的消极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现状调查显示,现代大学生中受男性中心主义观念的影响仍然较严重,大学生传统陈腐的性别意识继承性很强,女生比男生更强,女大学生受传统落后的性别观念影响的程度在某些方面要重于男大学生,女生对自身角色的认同程度甚至低于男生对女性的认同程度,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人格特质存在着自我否定、成功恐惧焦虑等缺点,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缺乏主动参与,回避竞争,依附、被动和从众。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期望水平低,创造力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进而影响了她们追求学业有成和事业成功的主动性,导致了女生学业定位偏低、就业信心不足,放弃开发潜能的努力,把自己的未来主要定位在家庭角色上,人生价值取向出现了回归家庭的趋势,认同“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对华东师大、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4所高校女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61.2%的女大学生会首选婚姻,有余力再干点事业”[23]。

[1]莫文秀:《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1(1978—2008:改革开放3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3.

[2][11]安树芬:《中国女性高等教育历史与研究现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5] [6]刘伯红,李亚妮:《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社会性别现实》,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1):55-64.

[4]苟人民:《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权问题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06:

[7]李攀科:《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性别与公平问题的现状研究》,南京: 东南大学,2007:

[8]邓爱秀:《高等教育性别不公平分析》,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8(4):72-74.

[9][14]卢静:《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红河学院学报,2010,8(2):109-112.

[10]王香丽:《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特点和路径选择》,现代教育管理,2011,6:33-35.

[12]符娟:《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女性高等教育问题探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7):5-6.

[13]孙景伟:《浅谈高校女大学生比例上升现象》,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9:204-209.

[15][17]佟新,梁萌:《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6,77:32-36.

[16]唐娅辉:《性别意识与妇女地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42(4):45-49.

[18]刘伯红,李亚妮:《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社会性别现实》,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1):55-64.

[19]万琼华:《当代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探析》,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2002,1(1):36-38.

[20]刘伯红:《五年来大众传媒研究对中国妇女表现的性别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0,3:22-23.

[21]穆青:《当今女中学生的性别压力与性别理想》,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2(2):33-38.

[22]杨洁,吕改莲:《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直接映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109-116.

[23]莫秀锋,余组伟:《未成年女性性别发展特点及培养对策》,《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6(3):57-65.

陈新叶(1969—),男,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教授。

C913

A

1003-8353(2015)05-0176-05

猜你喜欢
偏差比例大学生
人体比例知多少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关于均数与偏差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自适应两级UKF算法及其在时变偏差估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