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研究

2015-04-26 07:01余雄辉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胃痛胃脘奥美拉唑

余雄辉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研究

余雄辉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目的:研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胃痛缓解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痛缓解时间为(3.6±0.8)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9±1.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西药,可快速缓解患者胃痛症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脾胃虚寒型胃痛;黄芪建中汤;奥美拉唑

胃痛又称为胃脘痛,临床表现为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兼有嗳气、反酸等症状[1]。脾胃虚寒是胃脘痛的常见证型,西医中的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疾病均属该范畴,患者疾病发作时疼痛难忍,无心饮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奥美拉唑是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减轻其对胃黏膜的损伤,缓解疼痛,但长期应用可产生耐受性,疗效逐渐降低[3]。中医认为该病是由过食生冷辛辣食物所致,补益脾胃、温里和中是主要治疗思路[4]。黄芪建中汤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2±5.3)岁;观察组中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1.3±5.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24) 治疗,20mg/次,2次/天,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药物组成为炙黄芪20g、桂枝9g、生姜9g、芍药9g、炙甘草5g。呕吐者加半夏8g,腰膝酸痛者加制附子10g,腹痛剧烈者加延胡索9g。以600mL清水煎煮,分早晚2次服用,10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痛缓解时间。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判定临床疗效。治愈:胃痛症状及其他体征均消失;好转:胃痛症状减轻,发作频率降低,其他体征也有所好转;无效: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治愈+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痛缓解时间为(3.6±0.8)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9±1.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7,P=0.014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胃痛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并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感受外邪有关。胃痛多由外感寒邪、暴饮暴食导致,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是重要诱因。中医理论认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治宜以理气和胃为大法。西医治疗胃痛的常用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其可与胃壁细胞中的H+-K+-ATP酶发生不可逆结合,从而抑制胃酸分泌,缓解其对胃黏膜的腐蚀[7]。奥美拉唑是第一个问世的质子泵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前列腺素E2、硫糖铝、胶体铋及大剂量抗酸剂,可迅速改善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的胃痛、反酸症状[8]。

脾胃虚寒型胃痛是最常见的中医证型,病机为脾胃虚弱、寒邪侵袭、失于温养,治疗原则为补益脾胃、缓急止痛、温里和中。黄芪建中汤为小建中汤加味黄芪所得,具有祛寒止痛、温中补虚的功效,可用于气血、阴阳俱虚之证。方中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托毒生肌的功效;桂枝、生姜具有温脾散寒、降逆止呕的功效;芍药酸甘敛阴,具有调和营卫、清热燥湿的功效;炙甘草具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止痛生肌、温中和胃之功[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西药,可快速缓解患者胃痛症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迟金萍.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89例报告[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9):150-151.

[2] 周颖蕾,葛惠男.中医药治疗虚寒型胃痛的研究概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815-1816.

[3] 肖艳平,周元林.药竹罐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1,25(16):1432-1434.

[4] 宋祖琪.足三里烧山火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观察31例[J].健康必读,2010(10):182.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6] 熊胜发.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30-31.

[7] 陈敏,邹晓平.质子泵抑制剂基础与临床研究新进展[J].江苏医药,2012,33(5):580-582.

[8] 杜利民,王启.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联合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 2013,11(7):87.

[9] 张美艳,尚昆.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32例体会[J].医学信息,2014(9):628.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5-19

余雄辉(1982-),男,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治疗脾胃病。

R285.6;R256.5

A

1673-2197(2015)16-0139-02

10.11954/ytctyy.201516074

猜你喜欢
胃痛胃脘奥美拉唑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四逆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浅谈藏医盐敷治疗胃痛的护理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针刺足三里加口服良附丸治疗寒邪客胃型胃痛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