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减法”用进高三生物课堂中

2015-05-04 14:00王学娟
关键词:减法评价机制分层教学

王学娟

摘要:目前江苏的高中生物课时较少,高考不计总分,使得学生重视度不高。笔者认为,在规律总结、试题评讲、评价机制等环节中渗透减法的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减法;生物;评价机制;规律总结;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29-1

一、将“减法”用进评价机制中,让评价机制更完善

很多老师在课堂评价中会采用加分的原则,即表现良好的小组和个人予以加分。而笔者在课堂评价中除了加分原则外还引进了减分原则。课堂评价中可以减分的情况有如下几种情况。①上课迟到,②课堂上找不到书或讲义,③考试作弊,④写错别字,⑤对基础题理解不正确的,这一规定让学生们在看书时认真了很多。

笔者的课堂评价机制主要借助于两张表格。课前生物课代表会将表1画在黑板的最右侧。上课时加分减分都以画“正”的形式记载。加分用白色粉笔记载,减分用红色粉笔记载。

“正”的每一笔可以代表1分也可以代表5分甚至更多。经过长期的实践后笔者发现“正”的每一笔代表的分数越高,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分原则具体如下:①每人每堂课主动发言一次可以获得“正”字的一笔。②每人每堂课只能主动回答问题两次。这一规定主要是限制优等生的,避免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优等生的一言堂。③每人每次提出疑问可以得到“正”字的两笔,次数不限。这一规定主要是稳住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自信。④如果一堂课中某一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发言了,则小组可以获得两个“正”字。这一规定很好地发扬了学生团队的精神,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后,各小组的组长将本堂课本小组获得分数移摘到表2上。表2贴在班级动态栏,每个学生都可以随时看到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加分和减分情况。分数的统计周期为2周,高中生物每周5节课左右,2周10节课。表2完全可以记载全班所有学生在2周内每一堂课的表现情况。

统计分数时从2个角度进行统计:①统计并评出优秀小组和落后小组②统计并评选出优秀个人和落后个人。优秀小组的成员名单和优秀个人的名单会印制在平时用的讲义上,让他们体会了成功的感受。这样的评讲机制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二、将“减法”用进规律总结中,让规律总结适可而止

生硬的规律反而让学生在考试中更容易临阵慌乱。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复习的速度,减轻学生的负担,给学生呈现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试图让学生在复习的道路上走捷径。素不知学生知识的积累少不了自己的感性认识过程。大千世界,多种多样的生物演绎着五彩缤纷的世界。生物具有普遍性的同时也具有特异性。高中老师的部分总结是欠科学的。

误例1、糖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膜的外侧。必修一课本68页有这样的阐述“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由于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部分教师和学生误以为糖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膜的外侧。教材没有说细胞器膜上没有糖蛋白,其实很多细胞器膜也是含有少量糖蛋白的,例如蛋白质的糖基化就发生在内质网上。

误例2、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病毒侵染细胞时进入细胞的是DNA或RNA,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胞。其实这句话是不完全正确的,虽然教材中讲的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胞内,但是有一些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是整体侵入的。HIV病毒在侵染人类T细胞时,除了RNA之外逆转录酶也进入了细胞,否则HIV在T细胞中就无法进行逆转录过程,因为人类T细胞中不存在逆转录酶。

误例3、tRNA有61种。由于密码子有64种,其中终止密码子有3种,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所以有部分老师就误认为tRNA也有61种。但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在细胞中只发现了约30种反密码子。到底tRNA有几种,结果还要依赖科学的发展,至少目前不能定论tRNA有61种。

科学研究日新月异,科学知识不断更新。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规律总结时要适可而止,不要把话说得太绝,遵循生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则。

三、让“减法”战车面对贪多求全心理,实现分层教学

笔者任教的学校生源较差,学生对选修学科的要求较低。两门选修一个B级一个C级是绝大部分学生的追求。这样的背景使得我们学校的高三生物课堂是个百味课堂。面对这样的处境,笔者选择了减法,解放了自己,互动了学生。在课堂讨论这一环节中,我将班级的后进生(大概6至8人)集中到讲台周围,专门参与这一小组的讨论,省得自己忙碌于各个小组之间,大大提高了辅导效率。(注:学生讨论时可以跨小组,学生展示时后进生回到自己原来的小组。)讨论时给学生提一个要求,正确率超过80%的题目教师不再讲解,但是会提问学生掌握的情况。如果不能正确回答,则会减小组的分数。这一要求让中等生忙起来了,他们有的自己查看课本或资料,有的相互讨论,有的向优等生请教。这一要求也让优等生有事可做,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单独辅导后进生,及时修补了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减法评价机制分层教学
生产过程做“减法”农民收入做“加法”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国家“减法”与地方“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