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5-05-04 07:02宋福丽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兴趣培养

宋福丽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写作能力 培养 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尽管课标中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只提出了“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等基本要求,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初步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并不是一件易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提高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几个策略,在这里提出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最重要的是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新课标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提出了大量课外阅读的要求,这种要求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不多,起初的阅读离不开大人的辅导。他们必须借助大量图片或老师及家长的讲解来获得书中传递的信息。随着课程的进展,他们逐步看懂同时带有拼音及汉字的一类图书,独自完成阅读。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美妙,老师们要想尽办法把阅读与多种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学生看图写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材中都安排有“口语交际”,这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在导入新课后,老师可以针对图上的景物提出问题,让学生看图思考。图上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人物应该怎样称呼或起个什么名字,人物在干什么,想什么,表情如何,会说什么,图上有没有什么字样和物品,与图意有什么关系等。领会图的整体思想后,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图意,怎样安排写话的先后顺序等,都要给学生一一指导,真正让学生心领神会。让学生观察思考成熟后,老师可以有目的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一一回答,并做好指导。先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同桌说,也可以指名说。语言不要求千篇一律,不要限制学生思维,尽可能地让学生展开想象,只求语句通顺,符合图意。最后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话有条理地写下来。此外,我还找一些适合学生看图写话的图画让学生练习写话,教给学生写话的格式。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看图写话的能力就会得到较快提高。

三、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

苏联作家赞科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因此,学生进行写作,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要借助图画来写作,降低难度。作家秦牧曾说:“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看图写话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眼中的画面、生活,用文字描述出来。图画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内涵往往是对生活中某些现象的反映,能够唤起学生对相似情景的回忆,也易于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解决他们作文没东西可写的难题,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在观察、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让学生觉得写作不是一件难事,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慧敏.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J].黑河学刊, 2010 : 11.

[2]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M]. 2009:9.

[3]林花,李杰,李淮.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说与写”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78-79.

[4]邱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6) .

[5]王士珍. 从“猴子捞月”到“蟾宫折桂”——也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3(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兴趣培养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