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难点和对策

2015-05-04 07:22王少卿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学生管理

王少卿

【摘 要】中学生由于正值青春期,所以很难管理,当好一个初中班主任很难,做一个好的农村初中班主任就更是难上加难。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主要面临着留守儿童、学困生、青春期矛盾心理等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增强管理工作以及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学生管理 工作难点

一、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难处

现阶段,在科教兴国的教育背景下,我国各级教育部门都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情况,初中学生的思想存在极大差异,给班主任的管理教育工作带来很多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农村班主任。农村班主任主要的困难集中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学困生较多,学生总体成绩较城市学生比偏低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生基本来自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起到有效地指导作用,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学习就处于被动的地位。二是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对高质精品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孩子如果成绩够好,考得起更好的高中,家长就会想办法送子女进城读书。而那些留在农村的学习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生,就会抱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

(二)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绝大多数学生父母都会选择外出打工,孩子则由公婆等亲属隔代抚养,由此便产生大量留守儿童问题。“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是一则流传在农村的顺口溜,它很直观真实地展示了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现状。“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很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等性格特征,人格发展失衡、学习失去动力、安全问题令人担忧。留守儿童给农村班主任带来很大压力。

(三)学生思想工作不好做,厌学情绪严重

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只有一两个初中,并不分重点和非重点学校,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好也罢,差也罢,全部进入同样的初中学习。进入中学,课程增加,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随之增加。这一部分学生由于日常不重视学习,再加上正值青春期的学生缺乏自制力,好奇心比较强,久而久之,导致大量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情绪十分严重。到了初二初三,面临升学压力,课程增加,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逐渐掉队,厌学的情绪就越来越严重。

(四)学生正值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

初中学生的心理水平正处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普遍存在着逆反心理,他们不甘平凡、生涩、叛逆、张扬、不循规蹈矩、我行我素、极易冲动,不会像小学那样对家长和老师百依百顺。相反,越是不让做的事情就越是想尝试。在这一心智发育不完全的特殊时期,他们还不能完全分辨事情的是非曲直,所以就变得更加难以管教。另外,学校周围网吧也对初中生形成很大的诱惑,他们很容易被网络的神奇和游戏里面的刀光剑影所吸引,产生网瘾而无心学习,特别是男生。

(五)学生与家长沟通不够

农村家长大多外出务工,缺乏与孩子心灵的交流与沟通,不清楚孩子真正的学习状况,因此也不能及时进行监督和教育。

二、做好农村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对学困生学习的监督与帮助

面对农村学困生要实施“以长补短·以优代困 ”的措施。对学困生的优点就算很小的进步,要多鼓励表扬。平时上课多对他们进行提问,课外多进行辅导。另外,可在班内开展“一帮一”“优帮差”的帮扶小组,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享受进步的喜悦。

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学困生学习成绩也许不是最好,但总有自己擅长的一个方面,老师要多角度、全方面地评价学生,多给学生掌声和喝彩,让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在课堂上自信地抬起头来。

(二)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关照与沟通

留守儿童是最需要班主任和老师关爱的。班主任除了要在学习上加强管理外,还应该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状况,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通过与学生的谈心,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其次,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住宿设备与措施,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暂时的家”。另外还要与孩子的家长保持联系,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在校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 从而共同商讨出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的方式。

(三)选拔培养班干部,锻造班干队伍

一个庞大的班级,光靠班主任是远远管不过来的。必须拥有一批团结积极的班干部,形成对全班同学的层层镶嵌式的管理。培养一支严守纪律、责任感强、学习积极、威信高的班干队伍,对那些自制力不好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监督作用。通过班干部,班主任可以多方面了解学生动态,掌握学生反馈信息。

(四)妥善解决青春期问题

在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班主任要有特殊对策。要充分摸清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兴趣爱好,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加强与学生的深度沟通,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跟上时代,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

结束语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对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健康成长都发挥着至关重要且无可取代的作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深刻影响着所在班级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班主任要坚信“爱”是育人的基础,“鼓励”是进步的阶梯,“信任”是无坚不摧的灵魂。这就要求农村的初中班主任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班级管理理念,深入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人师表并善于与家长沟通。

【参考文献】

[1]康剑飞.细微之处显成效——农村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点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4) .

[2]余宏明.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5(04).

[3]曹吴梅.关爱留守少年的健康成长——谈谈初中班主任工作[J].文教资料,2006(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学生管理
困境中的阳光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