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2015-05-04 07:24刘淑芳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

刘淑芳

【摘 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把我们带入到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技能之一。初中计算机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简单的软件开发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探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以期给广大同行提供一些交流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 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 培养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递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高度信息化社会。我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已经编入初中教学体系。该课程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文字处理、表格制作、网页设计等等。但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现有的知识和技能都难以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主动摸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初中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尝试从以下路径探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以供借鉴。

2 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初中学生正处在感性认知向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对计算机的认知基本都只停留在上网浏览网页、聊天、打游戏等层次上。计算机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日常工具功能,更要熟悉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工作原理,利用计算机进行一些软件运用和软件设计等要求较高的工作。

2.1 展示计算机应用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一切创新都是因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产生。教学中,我们必须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创新思维的雏形自然而然形成。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综合考虑显性的教学内容的传授和隐性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衡量教学失效的标准。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方面,笔者从计算机的具体应用技术入手,展示计算机技术的魅力。例如,笔者在教授PPT应用课程时,事先精心准备了一份关于个人介绍的PPT课件,里面有文字介绍、图片、视频资料、图表、背景音乐等等,在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方面都根据内容作了美观设计,这些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受,进而对如何制作PPT有了浓厚的兴趣。老师也趁势鼓励学生在学习完本节的内容后,每个人都能够把自己的个人介绍制作成精美的PPT文件,而且到时大家可以一起来评议,看谁的PPT做得最漂亮。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了,学习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最好的铺垫。

2.2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探究式学习当中,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讲解,满堂灌输教学内容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被动地接收、记笔记,教学效果不佳。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营造积极的探讨问题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组织者和引路人。例如在讲解图表设计教程时,首先通过投影让学生熟悉表格制作,了解其中的制作步骤。接下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课表,并且要求学生设计一些艺术字和插入精美的图片,看看哪个学生的设计更加合理和美观。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此软件时,感到困难重重,每进行几步操作都会遇到新问题。教师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边演示边讲解,直至制作出精美的图表。大家在情境问题的引导下,大胆实践,互相交流,最终不但能掌握要求的全部内容,而且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出超乎教材规定标准的精美图表。

2.3 开展第二课堂,彰显创新的个性魅力

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的。初中学生处在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现代教育理念之一。开展第二课堂,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二课堂远比课堂教学开放自由。在开放自由的状态下更能释放个人的创造力,个人魅力尽情展现出来。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把第二课堂的活动主体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互相之间加强交流,教师也适时加以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建立个人网页,动画制作等。个人网页建设方面,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术,在老师的指导下,百花齐放,力求做出个性十足的网页。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中,自然会发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足,于是会主动去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寻找解决方案,也会找同学或老师进行咨询。第二课堂活动也可以分组进行,提高整体协作能力。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遇到的问题也奇形怪状,教师同学生一起共同研究,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和谐教学氛围。

3 结语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激发。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课程本身教学目标的要求,更是社会对人才的根本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动态的课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摸索总结,多措并举,并最终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陆晓维.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4).

[2]乔卫东.浅谈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观周刊,2013(11).

[3]赵从海.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整合及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