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好习惯培养刍议

2015-05-04 01:08沈俐
关键词:好习惯基石语文学习

沈俐

摘要:笔者基于叶圣陶教育思想,从语文学习角度,阐述好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好习惯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好习惯;语文学习;支点;基石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18-1

一、好习惯是学好语文的支点

1.养成专心听话、认真说话的好习惯。

“听”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观察一般语言活动的使用频率,得到的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可见人们求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靠“听”。“听人说话,能够了解对方的要旨,不发生误会,又能够加以评判,对或不对,妥当或不妥当,都说得出个所以然。”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在平时加强对学生有效地“听”的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在“专心”两个字上下功夫,并时刻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地域、学识等差异,分别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就一般而言,应遵循先慢后快、先简单后复杂、先具体后抽象等原则,使学生听话能力的诸要素都得到全面提高。

“听”是“说”的前提,“说”是“听”的反馈。早在1924年,叶圣陶专门写过一篇题为《说话训练》的文章,把训练儿童说话一事看得极为重要。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说话训练,否则的话,“他们出了学校不善说话,甚至终其身不善说话”。我们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课内可采用诵读、复述、发言、讨论等形式,还可结合作文教学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先说后写,写后评说和口头作文等。至于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进行说话训练,如慰问、接待、致辞、演讲等。教师指导得法,学生不但能提高说话能力,而且思维、审美、文化立场、交际能力等方面也都能同时得到锻炼和提高。

2.养成勤于阅读、及时摘记的好习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而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然后是多读书、肯思考。待学生阅读之后,给予他们纠正、补充、阐发,使之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才能品尝到阅读书籍的甜头,享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妙。

阅读让学生扩大知识面,而摘记更便于记忆、查找、运用。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这样一个故事比喻学习:一个人在黑夜里赶路,忽然有神灵在他的耳边说:“蹲下去,捡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这个人不敢违背神灵的指示,蹲下去,捡了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走出山谷之后,天亮了,他打开袋子一看便惊呆了:神灵要他捡的竟是钻石。所以及时摘记,也是学好语文的很好的习惯,学生可用采蜜本、采蜜卡、剪报等方式分门别类摘记,并附上点滴感悟,可以想象,若干时间后,必定能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

3.养成随时写作、独立修改的好习惯。

勤写作,是学语文的捷径之一。写作是一门技能,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实践。叶老曾经有过这样的设想:“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这样的习惯假如能够养成,命题作文的方法似乎就可以废止,教师只要随时抽看学生的日记本或笔记本,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指点就可以了。”事实证明,习作无他述,唯有多写多练,养成随时作文的良好习惯。

文章写完之后要修改,因为初稿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或差错是难以避免的,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只有经过反复斟酌、推敲和修改,才能不断完善起来。而修改文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弄得自己疲于奔命般地搞无效劳动,学生却得不到实际的锻炼。我们提倡在认真审阅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启发和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这样的修改才是主动的,才是有效的。

好习惯是学好语文的支点,只有养成了这些好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少、慢、差、费”的沼泽,尽快进入“多、快、好、省”的坦途。“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要很好地驾驭语言文字,着实提高语文素质,需注重语文学习良好习惯地养成。

二、好习惯是铸就人生的基石

人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1.养成规范写字的好习惯。

《课标》强调:“书写工整、规范。”事实上,汉字书写规范,还关系到修身养性、处世为人。“写字端端正正,做人才会端端正正。”它说出了一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道理。规范地书写,关系到语文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立身做人。在电脑普及的今天,能否写一手漂亮的字有时正体现了一个人素养的高低,作为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认真书写。

2.养成积极自学的好习惯。

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实践证明,通过自学而掌握的东西点点滴滴在心头,往往更有利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积极自学的好习惯不应该等到离开学校之后才去培养,必须在学校期间就养成,而且越早越好。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静下心来,在沉潜把玩与博览群书中寻找合适的度。

3.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再博学的人都不可能通晓所有事物,学生从小就应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发现问题,不遮掩,不装懂,问书本、问师长、问伙伴、问网络……问一切能帮助解答的人或物,这样才能在求学的过程中尽快扫清障碍。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善于提问正是善于动脑的表现。称职的老师往往会很珍视学生的提问。

语文学习离不开习惯,美好的人生也需要好习惯的支持。北大陈平原教授认为,良好的阅读、思考与表达(口头与书面),为你的一生打底子,促成你日后的天马行空,逸兴遄飞。愿我们的学生都拥有好习惯,这将使他们受用一生。

[参考文献]

[1]商金林编.叶圣陶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好习惯基石语文学习
立足三个突出 奠定安全基石
核 安全基石
例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好习惯”培养
青少年组合学习家具的设计开发
用爱做教育的基石
有些“好习惯”伤健康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新途径探析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