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5-04 06:15陈小青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陈小青

【摘 要】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脱离实际、机械死板背教条、照本宣科等,使学生缺乏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然而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有效性

众所周知,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上下五千年,天文地理政治科技,无所不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能既兼顾学生的考试成绩,又能还原历史课堂生动活泼的本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每个历史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对于兴趣的重要性,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二十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更明确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以说,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科学家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当然,历史课堂在提高趣味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深藏于历史长河中一个个隽永绵长的益智故事,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军旅画卷,哪一点不能引发学生对浩瀚历史的探寻与思索?借助故事轶闻、影像图片、时事焦点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比如,“西安事变”这一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教材叙述比较简略,学生不容易搞清楚事变的来龙去脉及重要意义,倘若教师不顾学生,仅仅按照教材平铺直叙地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教师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接受知识的实际状况,对这一具有难度、跨度的重大历史事件,先设计一系列由小到大、由易入难、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具有坡度的问题(①事变前,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哪些事情?②事变的发动者是谁?③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影响下,西北军、东北军和红军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④面对这种关系的变化,蒋介石两次到西安,目的何在?⑤在对蒋介石“劝谏”和“哭谏”无效的情况下,张杨最后采取了什么措施?⑥事变发生后,中国出现了怎样复杂的形势?),再循序渐进地启发诱导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去探究这些知识的发生过程,体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就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西安事变”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兴趣,调动他们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二,精心设置课堂教学方法

“喜新”是人们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学生最烦教师一种方法、一种音调上课。教师上课力争让学生感受到时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也即是要求教师上课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灵活使用教学手段与学生互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出现美妙的境界,产生无穷的学习乐趣。长期的教学中我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优化的教学情景和不同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创新。例如,现代教育技术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一味过多过繁使用,效果不一定为佳。我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如果还是用多媒体呈现“圆明园被毁后的残壁断垣,不如让老师讲述圆明园未焚毁时的盛况和众多数据,让学生以此写一则简短的感想,或是讨论一下“我国现在是否该重建圆明园”更有意义;在讲红军长征时,教师用过多的词语来粉饰赞美“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不如让学生动笔算一算“中央红军一年行军二万五千里,大概每天走多少里(大概每天68里)”。随即老师补充到:这期间包括休整、打仗,过雪山、草地,翻越高山、涉过险滩,而我们正常人轻装步行每小时才能走八到十里路……这样学生便体会更深。可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它不仅是促进学生“怎么学、会不会学”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堂课不是老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允许他们对别人甚至对教师本人的意见提出不同见解,而不是单纯用自己的思维框式要求学生,否则必然会遏制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发展。让学生参与教学,特别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培养创造性思维。如在讲重庆谈判时组织学生讨论“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作为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该不该亲自到重庆去谈判?”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不管说该或不该,都应给予鼓励。因为说不该的同学,至少还保持着对蒋介石的警惕,对毛泽东安全的顾虑,这种朴素的情感应该得到呵护。让学生体味到做主人的乐趣,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调动起来,老师来做个参谋,加以引导,把握好方向,何乐不为?以学生为中心来安排教学,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效率一定会很高的。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要求学生要有思想性,学生应知道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课堂才会成为享受知识、追求知识、迸发思维火花的场所。课堂要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思维的空间,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总之,只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投入到教材中,把握教材内容,明确大纲要求,大胆探索,灵活教学,摒弃陈规陋习,不断追求创新,历史课堂教学会更加有效,甚至高效;学生就会放飞希望,得到快乐,收获成功!

【参考文献】

[1]于友西. 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邹时炎. 实用教学新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