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探讨

2015-05-04 06:19刘红峰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刘红峰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改提出后开始进一步进行革新,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进步。但是在发展和实施中仍存在问题,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低效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立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引言

高效语文课堂的建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深入思考,以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初中语文教学低效原因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摆脱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模式,使初中语文教学焕然一新。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重视成绩的提升而忽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章感悟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和家长对成绩的重视,使用传统方法的教学模式反倒受到家长的欢迎,而以学生为主的创新教学因为成绩提升慢,不受重视。并且由于评价机制不能和发展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相互契合,导致教学又回到了填鸭式教学时代。这些都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进步,妨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学生难以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不利于自身发展。

(二)教师责任感缺失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备课方面认真仔细。经过认真准备和设计的课程,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责任感缺失,在备课工作上就会出现“缩水”的情况。通常备课要备一课讲一课,但是部分教师不但做不到一课一备,甚至还有不备课直接使用他人教案的情况。教师备课的不认真必定会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批改作业是初中语文教师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关键,如果教师在批改中漫不经心,学生也会敷衍应付老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不良风气影响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中存在着严重的价值观失衡,精神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化。这种功利至上的不良思想风气也在影响着初中校园,很多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工作时不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学素养为目标,而是考虑如何让学生得高分,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成绩。为了促进高分的出现,一些中学会依据各教师在教学中所达到的教学成绩给予教师相应的奖金。这等于是变相鼓励教师以成绩为主,以分析考题、研究试卷为教学中心和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无法开展有效的语文教学工作。

除了教师和学校,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进入重点高中,获得中考的成功。为了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家长总觉得先进重点高中,再考入名牌大学,在大学中提升孩子的能力也不迟。本着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家长开始给老师施加压力,甚至给老师送礼,让老师给学生“开小灶”等,严重影响了高效课堂教学秩序。

二、应对策略

建立高效课堂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保障,高效课堂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和教师应有平等的交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培养。

(一)教学环境

学生学习能否实现高效化,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备学习自主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必须营造一种轻松、平等、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教学气氛。将学习当作精神的享受和洗礼,能够使学生更加易于接受教师的教学指导,让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在这种平等的氛围中,学生的思想将会得到激发,他们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这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想,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备课

实现教学高效化不能仅仅依靠一名教师的努力,整个学科教研组都应投入到备课工作之中,在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中,各教师应发挥各自的能力。学科教研组组长要承担整个教研组的管理责任,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交流的过程中要无私地讲授自己的教学经验,使备课工作能够满足学生心理和精神需求,年轻教师虽然经验少,但是有较先进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应该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和学习,呈现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高效教案。

(三)教学和学习

课堂引导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合理利用课堂引导会对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提升起到良好的作用。教师要重视课堂引导,认真对待,不能让课堂引导步骤变成可有可无。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产生属于自己的观点,建立独立的思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问题,产生问题后,学生在小组内先自行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由教师组织班级分析,使学生深入探究文章。教师不应怕学生出错,学生在产生理解错误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改正错误,这样能使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

(四)课后复习

为了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教师通常要留大量课后作业。但是在高效教学当中,教师要少留作业,作业要达到精而少的标准。作业内容要避免出现大量重复题目,避免题海战术,教师应让学生在作业中进行思考。

学生成绩是考察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尖子生和后进生。教师每周应安排小测试,以检测本周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要让学习小组内部成员共同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帮助的学生在讲解中能够加深知识的印象,而受到帮助的同学在与同学交流时不会感到有压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结论

建立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采用轻松民主、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的效果。初中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工作要明确教学目标,正视自身承担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宏梅.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学周刊,2012(35):93.

[2]孙晓辉.新时期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J].成功(教育),2013(09):199-200.

[3]朱亚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4]陈蕴玉.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27):149.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Passage Four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