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40例疗效观察

2015-05-05 02:20温佩仪周燕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心气汤加五味子

赖 勇,温佩仪,周燕华

(1.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香湾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珠海 519000;2.广东省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900)

五味子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40例疗效观察

赖 勇1,温佩仪2,周燕华1

(1.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香湾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珠海 519000;2.广东省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900)

目的 观察五味子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心律失常心气不足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 例,对照组40 例.治疗组予口服五味子汤加味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40 例中,显效31 例(77.5%),有效7 例(17.5%),无效2 例(5%),总有效率95.0%。对照组40 例中,显效16 例(40%),有效15 例(37.5%),无效9 例(22.5%),总有效率77.5%。2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五味子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的患者,能改善相关临床症状,优于盐酸胺碘酮片,且毒副反应少,安全性高于盐酸胺碘酮片。

五味子汤加味;心律失常;心气不足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我国中医药学古典著作类似心律失常证候的描述很多,散见于"心悸""怔忡""眩晕""昏厥""虚劳"以及脉律失常(数、疾、迟缓、促、涩、结、代以及各种怪脉)等病篇中。笔者采用五味子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并与盐酸胺碘酮片比较,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2012年3月1日—2013年3月1日的本科门诊和住院的心律失常患者共80例。35%来自门诊,65%来自于住院患者。观察病例中男55例,占68.8%;女25例,占31.2%;平均年龄(53.6±11.5)岁。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1.4士6.9)岁;室性心律失常20例,房性心律失常16例,结性心律失常4例。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52.2±7.3)岁;室性心律失常19例,房性心律失常16例,结性心律失常5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主要危险因素、心律失常构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2]相关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实用内科学》[3]、《内科学》[4]相关标准。心悸的诊断标准拟定,而且心率>160次/min,可呈现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如各型早搏等,视病情不同心律失常可分为阵发或持续。中医辨证属心气不足型,临床表现主要是心悸,气短,疲倦乏力,头晕自汗,动则加剧,舌质淡红,脉虚无力或兼促、涩或兼结、代。排除对盐酸胺碘酮片过敏及禁用病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以《外科精要》中的五味子汤为基础加味治疗,方药组成:人参10g(另炖)、黄芪25g、五味子10g、麦门冬15g、炙甘草12g、当归20g、熟地黄20g。方中所用人参为高丽参。若兼有血瘀,症见胸憋闷痛、口唇发绀者,加丹参15g、田七末3g(冲服)以活血通脉;若兼脾虚腹胀纳呆者,加木香12g(后下)、砂仁10g(后下)行气健脾开胃;嗳气吐酸者加海螵蛸12g、法半夏12g以降气抑酸;睡卧不安者加茯苓15g、合欢皮18g以和胃安神。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50 mL,早晚各服药1次,连服2周。

2.2 对照组 采用盐酸胺碘酮片200 mg口服,每日3次。待病情好转后给予维持量,每日300 mg,分3次服用[5]。2周后,疗效观察指标同治疗组。盐酸胺碘酮片口服制剂由法国赛诺菲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为可达龙(Cordaron)。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用药2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如心悸,气短,疲倦乏力,头晕自汗,动则加剧的消失或改善情况,询问疗效和记录副作用,及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期间定期复查心电图或心电图监护、了解服药情况,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等,并根据情况做相应检查。

3.2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2]、《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显效:症状及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减轻或发作间歇时间延长,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症状及心律失常无变化,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无变化或加重。

4.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2。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动态心电图疗效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②P<0.01

5 讨论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心律起源、心脏博动频率与节律以及心脏冲动传导速度、激动次序等任何一项异常。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怔忡”和“胸痹”的范畴,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各种疾病均可发生心律失常。祖国医学理论认为心主血脉,主阳气,血液有赖于心气的推动,才能运行周身,荣养脏腑四肢百骸。[7]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季》提出心悸病因不外气虚、痰饮两端。曰:其气虚者,由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为悸也。心律失常其病在心,心律失常的发生多为本虚标实之证,特点虚实相兼,以虚为主。本病的病机以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为主。针对其本病证型心气不足病机,使用补益养心、益气复脉法治疗心律失常,方拟五味子汤《外科精要》加当归、熟地黄用于心不足型心律失常的治疗,取其益气养心复脉之效,方中用人参、黄芪、炙甘草补益心气,人参中的多种人参皂苷、黄芪中的黄芪皂苷、炙甘草中的甘草酸均有不同程度抗多种心律失常作用,对心肌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还能增加冠脉的血流量,减慢心率,促进损伤心肌细胞恢复[8];麦冬养心、安神,五味子敛心宁神二者相合还可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情况,因此能起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9];当归、熟地黄相合具有补益心血、补养安心神之用,故可在临床治疗上获得一定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无不良情况的发生,故临床使用五味子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对改善心气不足型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疗效更佳,且副作用轻微,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2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91-94.

[2]朱文锋,王行宽,程丑夫,等.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09 -518.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49-1391.

[4]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3.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6):323-336.

[6]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7]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31-142.

[8]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3,418,426.

[9]林君平,林晓丹.甘温益气法治疗心脏早搏124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9,5(2):1-2.

赖勇(1972-),男,广东高州人,本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R256.2

B

1007-2349(2015)12-0040-02

2015-10-26)

猜你喜欢
心气汤加五味子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HPLC-DAD法快速筛查五味子颗粒(糖浆)中南五味子代替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必 要
HPLC法同时测定五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心气”不够要懂慢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