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2015-05-08 02:59陈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谷氨转氨酶胆红素

陈琼

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陈琼

目的 分析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35例门诊体检正常人的血液标本, 对溶血前后的血清进行相关的生化项目检验。结果 溶血血液标本的总蛋白、清蛋白、血清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直接(反应)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酸的含量高于溶血前(P<0.01或P<0.05), 葡萄糖的含量低于溶血前(P<0.01), 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尿素氨、肌酐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生化检验前需要尽量避免血液标本溶血。

溶血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影响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血液标本溶血是一种最常见的干扰和影响因素, 血液标本在检验前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红细胞破坏, 并产生溶血现象, 从而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1]。但是遇到患者转院或者死亡等标本不可再获得的情况时, 就只能够对已经溶血的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 因此掌握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这对检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来本院门诊体检的35例正常人的血液标本, 其中男20例, 女15例;年龄19~65岁, 平均年龄(33.8±11.6)岁。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系列, 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2]。

1.2.2 试验方法 对35例正常人的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对其总蛋白、清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直接(反应)胆红素、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葡萄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氨、肌酐等14项生物化学指标进行检验。然后将试管中血液标本中的血块用细玻璃棒捣碎, 并将血清进行离心分离使其变成肉眼可见的红色, 以血红蛋白>1.5 g/L判定为溶血标准, 然后再按照以上方法对上述14项生化指标进行检验[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溶血前后血液标本的14项生化检验结果显示, 溶血血液标本的总蛋白、清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直接(反应)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的含量高于溶血前(P<0.05或P<0.01), 葡萄糖的含量低于溶血前(P<0.01), 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尿素氨、肌酐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溶血前后的14项生化检验结果比较(±s, n=35)

表1 溶血前后的14项生化检验结果比较(±s, n=35)

注:与溶血前比较,aP<0.01,bP<0.05,cP>0.05

分析物溶血前溶血后P总蛋白(g/L) 73.15±7.3876.62±9.25a<0.01清蛋白(g/L) .42.39±6.0843.79±7.21a<0.01血清总胆红素(μmol/L)7.23±3.1630.15±7.52a<0.01直接(反应)胆红素(μmol/L)2.73±0.8311.85±4.02a<0.01乳酸脱氢酶(U/L)20.4±48.0 .41.5±108.7a<0.01丙氨酸转氨酶(U/L).22.2±13.08 .24.8±13.26c>0.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24.8±9.9444.55±13.3a<0.01谷氨酰转移酶(U/L)41.1±11.7.43.4±12.9c>0.05葡萄糖(mmol/L)4.35±0.66.3.07±0.59a<0.01尿酸(μmol/L)279.4±103.8.327.2±105.9a<0.01总胆固醇(mmol/L)3.76±1.04.3.99±1.06b<0.05甘油三酯(mmol/L)1.01±0.31.1.05±0.36b<0.05尿素氨(mmol/L)5.41±1.16 5.51±1.24c>0.05肌酐(μmol/L)68.2±21.5 69.3±22.5c>0.05

3 讨论

血清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直接(反应)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酸的含量高于溶血前(P<0.01或P<0.05), 葡萄糖的含量低于溶血前(P<0.01), 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尿素氨、肌酐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检验结果变化较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红细胞中低密度脂蛋白(LDH)、谷草转氨酶(AST)等酶的含量相对较高, 在红细胞被破坏之后, 这些酶就被释放到血清中, 从而使得这些酶的含量迅速升高, 血清中这些酶活性的升高很容易降低葡萄糖的含量;除此之外, 血红素这种红色有色物质会对分析产生正干扰[4];血清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的升高与红细胞中的脂蛋白、胆固醇脂等有关。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尿素氨、肌酐的含量差异不大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受溶血影响不大, 以及溶血引起的稀释作用被抵消。

综上所述, 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生化检验前需要尽量避免血液标本溶血。

[1] 潘红, 高伟, 李敏智.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215-216 .

[2] 赵玉慧, 包双, 田巍然, 等.血液标本样品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0):56-57.

[3] 张善辉.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策略.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562-563.

[4] 蔡锐坤, 林天浩, 罗招云.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及相关要求.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31(18):4234-423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022

2015-07-03 ]

110101 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

猜你喜欢
谷氨转氨酶胆红素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微生物γ-谷氨酰转肽酶分子改造合成γ-谷氨酰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浓厚味γ-谷氨酰肽研究进展、机遇与挑战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青中年人群中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转氨酶高与肝炎
胆红素增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