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高龄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5-05-08 02:59丛玉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预见性高龄重症

丛玉琦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高龄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丛玉琦

目的 探讨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9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出现2例并发症, 发生率为4.44%, 对照组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发生率为28.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 可以明显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保证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值得推广使用。

预见性护理干预;高龄;重症肺炎;护理;效果

近年来,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 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肺炎常见于中老年人, 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及喘息等, 与此同时由于高龄患者机体的免疫力较低下, 反应性较差, 部分患者症状不明显,诊断具有一定的困难, 致死率较高[1], 是临床上的重要难题之一。本院对部分高龄重症肺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90例重症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为60岁以上高龄患者,①无过敏体质者和精神类药品服用者;②排除肝肾功异常和缓慢型心率失常者;③均没有严重心血管、糖尿病等合并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5例。实验组男28例, 女17例,年龄60~83岁, 平均年龄(70.8±4.5)岁;对照组男29例, 女16例, 年龄61~85岁, 平均年龄(71.5±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 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加温、加湿;多饮水, 清淡饮食, 有利于毒素的排出;监测患者的体温, 有轻度发热、感染时及时应用抗生素。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加强知识宣教:首先明确宣教对象, 除患者外, 其家属也一并列入在内。宣传方式选择多样化途径, 如可以综合进行家属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册等。通过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常识、明确注意事项, 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时完善电子档案, 制定详细的措施[2]。②有效康复指导:指导患者深呼吸, 经常给患者拍背。痰液黏稠不易排出时, 可进行雾化吸入, 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同时吸入液中的药物也具有抗菌作用, 方法为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 000 U溶于生理盐水30 ml.20 min/次.2次/d[3]。③鼓励患者做吹气球实验。深呼吸时膈肌下降, 胸腔容积增大, 通气血流比值得到改善, 促进胸腔内积气、积液的排除, 使患者通气功能改善。④术后患者呼吸功能完全恢复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休养过程。由于历时较长, 同时由手术及术后导致的身体不适感, 回家后患者的不良情绪, 容易滋生焦虑抑郁情绪。此时做好针对性心理辅导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应给与患者心理支撑, 多给患者加油打气, 鼓励患者战胜疾病, 树立信心, 改善情绪。⑤出院前护理:出院之前患者一般恢复到较为正常的身体水平, 此时护理工作容易产生懈怠。因此需要在此时间段内提起注意, 严密监测患者出院前状况及相关指标, 避免患者出院后发生早期风险。出院前注意患者饮食, 多食用高蛋白食物, 同时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医院及时建立电子档案,以方便随时对患者进行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重要疾病,其中重症肺炎多见于老年患者, 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发热和喘息等, 部分患者症状不明显, 难于诊断。同时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较差, 免疫力低下, 起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 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于院内进行了预见性的护理干预,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而科学的分析,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 鼓励患者有效咳痰和深呼吸,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及时行雾化吸入, 痰液中含有较多的细菌和分泌物, 如不及时清除, 容易造成细菌繁殖诱发感染, 使肺萎陷, 呼吸功能不良, 保证营养和病房内的适宜环境等。在本次研究中, 对实验组的高龄重症肺炎患者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5例患者中, 仅2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 发生率为4.44%, 而对照组1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发生率达到了28.89%, 两组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在高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 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加快肺功能缓解的速度, 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顾叶秋, 龚佳青, 刘漩, 等.血浆脑钠肽在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1):3706-3708.

[2] Matsumoto Y, Kawamura Y, Nakai H, et al. Cytokine and chemokine responses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Pandemic A/H1N1/2009 influenza virus.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2012, 56(9):651-655.

[3] 吴翔, 金国峰, 黄海鹰.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点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036-103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188

2015-08-03]

110025 沈阳市虹桥医院

猜你喜欢
预见性高龄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