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理论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2015-05-08 07:56孟川瑾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

孟川瑾,赵 燕

(中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长沙 410083)

基于PBL理论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孟川瑾,赵 燕

(中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长沙 410083)

文中在总结了国内外对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BL理论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认为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应该与政府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电子政务实验的问题来源应该来自公共服务、部门协作、领导决策三个方面。并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指出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应该包含基础性实验课程和设计性实验课程两类。

PBL理论;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

目前,针对电子政务的课程教学,国内教师一般都是讲授教材的理论知识。由于电子政务的实践性很强,单纯的理论使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和掌握电子政务,有的甚至简单地理解为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如何将电子政务实践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加深对电子政务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增进对电子政务系统运行方式和基本操作方法的了解,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政府机关单位办公流程呢?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只讲授理论知识,无疑是比较难的。

实验教学是一种探究过程的再现,其过程可以缩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的鸿沟,增加直觉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机会。要让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电子政务的基础理论知识,把握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进行电子政务的实验教学。

目前,各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主要借鉴其他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模式、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具体表现在:实验教学形式化、实验教学方法欠缺多样性、实验教学内容简单重复、内容与实践相差较远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实施及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的理论框架的支持。因此,在开展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之前,有必要构建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

1 文献回顾

1.1 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高校开展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时间还比较短,实验教学的规律还在摸索中。对于“如何开展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如何实施实验教学管理”等基本问题仍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国内学者对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1.1 针对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意义、必要性及原则的研究

部分学者通过分析目前电子政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目的、意义以及重要性进行理论探讨。例如:王元珑(2006年)从电子政务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1]。安翔(2007年)则在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目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开展实验教学的具体途径和措施[2]。田钦(2007年)首次谈到了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体系,并说明了建立高校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体系的应该遵循的原则、建设思路[3],但对于其体系的具体内容没有进一步研究。张战勇(2009年)从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内涵的角度,指出了创建电子政务实验室的目的及应注意的几个特殊问题,并分析了目前电子政务实验室所应面对的任务[4]。卜质琼(2010年)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在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创新教育在电子政务学教学中的实施[5]。

总的说来,这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原则性和建设思路上,并没有明确提出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

1.1.2 论述具体学校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

还有部分学者主要针对自己学校开设的电子政务实验课程进行了简单论述,比如: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燕妮(2008年)就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讲述了公共管理实践教学实验课程的“融合”设置、实验内容的“模块”建设、“模拟体验式”的实验教学方法[6]。刘劲宇(2008年)则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电子政务实验室具体的建设情况,阐述了目前存在的困境和对策[7]。徐越倩(2009年)则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为实例, 从教学硬件与软件、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和教学时量四个方面对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情况进行了阐释[8]。这些研究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其研究结果更多的是结合了某一具体的软件厂商的软件来设计教学内容,没有相关的教育学理论的支持,因此不具有广泛意义上的推广性。

1.2 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对此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1.2.1 从技术角来阐述电子政务实验模拟教学

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来进行电子政务的教学模拟,如:Janssen(2002年)针对电子政务中政府流程重组、职能、职责,在实验室来使用新的IT技术进行角色模拟。而从教学角度针对本科生教学则没有相应的研究。Klievink B(2010年)则从模拟游戏的角度来研究和评估提供公共服务,发现基于技术的游戏有利于问题导向的学习和参与者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的合作。

1.2.2 以项目促研究、以项目促教学

国外对于电子政务实验的研究,较多是研究“以项目促研究、以项目促教学”的方式。其实验室教学主要集中于某一个具体的政府管理创新项目。如: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政府信息技术中心(center for technology in government,CGT)承担了不少政府管理创新的相关课题,以课题促进教学和研究。其教学模式不局限在某一个具体的实验室进行电子政务实际操作的模拟。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他们更加注重与实践的结合,能够直接带来社会效益,同时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基于以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本文认为,应该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一个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并在其具体内容设置上借鉴国外的方式,使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解决目前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和实践脱离的现象。

2 基于PBL理论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体系的设计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 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并将学习与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问题中;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1 电子政务实验相关的问题体系

一般说来,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来自于政府日常管理中的三个方面(见图1)。

图1 电子政务实验教学问题体系

(1)公共服务。电子政务中最主要也是遇到问题最多的,可能就是政府部门对公众服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由于服务对象的千差万别,其需求也各有差异,导致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提供也面临不同的需求。公共服务中问题的解决需要依据新公共管理中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

(2)部门协作。主要指政府部门之间协作、共享信息以及联合办公中遇到的问题。这部分内容涉及部门内部办公的常规性问题,需要学生了解一些具体操作性的内容。部门协调中问题的解决需要依据组织理论作为支撑。

(3)政府决策。这部分内容主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应急事件以及长远规划等问题。比如:传染病暴发、突发的自然灾害等。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政府决策中问题的解决需要决策理论作为支撑。

2.2 基于问题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基于以上三种不同的问题来源,可以将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成两大类,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问题来源的实验内容

(1)基础性实验课程。实验问题来源主要是部门协作中遇到的问题。这部分实验将按照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政府不同部门间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及角色扮演,使学生以各种不同的角色进行电子政务模拟系统的实际操作,主要目的是加深对课程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理解。实验主要内容包括:“档案管理” “政府办公系统”“公文传输平台”以及“国有资产管理”等。

(2)设计性实验课程。实验问题主要源自政府对公众服务以及政府决策。这部分实验设计将按照理想的政府机构的结构和政府运行方式,建立模拟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等。将最成熟的电子政务理念、技术、方法集成到一起,力求使学生通过这个环境深入理解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产生的影响。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政府门户网站如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政府如何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其流程如何?如何做出相关的决策[9]?

此外,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定位不仅要体现当前政府的业务运作模式,更要走在政府创新与技术发展的前沿,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内容还应该考虑未来政府在进行国家治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基础性实验中可以增加电子监察系统,设计性实验中增加电子选举系统、智能决策系统等。

在两大类实验中,所有的实验均应该设计成角色模拟的,由一组或几组学生共同完成。其中设计型实验是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重点,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学生利用多种资源进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为了加强学生对于电子政务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必须有效地开展电子政务实验教学。而实验课程体系应该是“问题导向”的,基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问题的三个不同来源,可以将实验课程设置为基础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同时考虑到目前和未来的政府业务流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能够解决目前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也能摆脱电子政务实验被软件厂商牵着鼻子走的局面,使学生真正做到的学以致用。

[1]王元珑,王华. 对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探讨 [J]. 中国行政管理, 2006(1):54-56.

[2]安翔.对高校文科实验教学的思考——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3):29-31.

[3]田钦.建设高校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体系的探讨[J].理论导报,2007(12):48.

[4]张战勇,谭乐.电子政务课程实验教学探索[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6):54-56.

[5]卜质琼.电子政务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78-79.

[6]高燕妮.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电子政务,2008(9):54-58.

[7]刘劲宇,王金红,李莉.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困境与对策思考[J].电子政务,2008(7):15.

[8]徐越倩.高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设计——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为例[J].电子政务,2009(1):57-63.

[9]彭芬兰.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下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探讨[J].大学教育,2013(6):32-33.

Research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E-government Based on PBL

MENG Chuanjin, ZHAO Ya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view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E-government. E-government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BL. We point out that E-govern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government practice, and consider the source of the problem of E-government experiment teaching should come from the public service, department collabor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these three dimensions, this paper points out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of E-government programs should contain basic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and design experiments.

PBL theory; E-government;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2014-03-13;修改日期: 2014-04-21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改课题资助(201213)。

孟川瑾(1973-),男,博士,讲师,电子政务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电子政务。

G642.0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5.01.023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