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投送课程的内涵建设

2015-05-09 03:48初海宁周飞飞李海华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员我军交通

刘 中,初海宁,周飞飞,李海华

(军事交通学院联合投送系,天津300161)

为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加快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的指示精神,担当起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院校的使命任务,打造“联合投送、一专多能”的特色品牌,军事交通学院(以下简称为“学院”)下大力抓紧以作战联合投送组织为龙头的联合投送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建设是一所院校的培养之本、办学之基、发展之要。实战化的联合投送组织作为面向学院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标志性课程,专业系应当深化理解、提高认知、把握内涵、加强建设、早出精品。

1 认清学科特性,找准课程复合定位

开国元帅刘伯承曾指出:“军事交通本身就具有战略的、战役的、战术的意义。”我军的军事交通既包含军事运输组织指挥,又包括交通保障与交通战备(如图1所示)。

图1 我军军事交通运输学科的组成要素

“军事运输”与“交通保障”构成了我军完整的军事交通体系,其学科兼具军事勤务性和工程技术性。既关乎部队机动力,又提供部队保障力;既属于部队作战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跨界于军事指挥学的学科范畴,又界定为我军后方专业勤务而隶属于军事后勤学。如此多元且复合的学科特征构成了军事交通运输学科的三维特性。

由此可见,进行军事交通运输学科的建设与研究也应该是多层级、多维度、多要素的,不能将其片面化和简单化,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与军情,充分认清我军军事交通建国以来取得的巨大建设成就和良好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基础,增强“军交自信”;客观认识我军军事交通随着国家“安全边界”与“利益边疆”的拓展在战略层级产生的滞后与不相适应,引发“军交自省”;准确认知军委关于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中对战略投送的顶层谋划与深远思考,注重“军交自觉”。目前,该学科领域内对战略投送、军事交通、联合投送、综合运输、多式联运等名词与概念的混沌理解和混用泛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误导了学科建设单位对自身职能与特点的准确把握与定位,既不能将战略投送等同于军交运输而降低其层级,也不能将联合投送混同于军交运输而模糊其内涵。

只有根据军事交通运输学科的三维特性,才能找准其课程体系中联合投送组织的复合定位,才能使该课程建设成为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院校的支撑,才能使其符合学院培养联合投送勤务指挥与工程技术人才的办学目标。

2 理解课程内涵,深入开展勤务研究

简要地说,战略投送就是具有战略意义或为达成战略目的的军交运输行动,也就是前已论述的战略层的军事交通。这个看似比《军语》上简单得多的定义反而有了更大的外延,内涵了某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太空投送”以及带来战略格局变化的“反恐斩首突击队投送”,一般意义上的战略投送具有大规模、远距离、多方式、成建制等特征。

联合投送强调的是“联合”,为研究军事交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应从3个方面理解其内涵。一是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即多式联运、综合运输、立体投送的组织筹划和整体优化;两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运组织等。二是军地运力资源的联合。即军队运力、国家运力、民用运力、企业运力的动员、筹措、征用、补偿等。三是指挥体制机制的联合。即应急、应战联合投送组织指挥机构的设立、指挥机制、指挥权限的确立、指挥手段与效能的评估。

2.1 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

铁、水、空、公4种运输方式可分为两个层级,即战略/战役层与战术层,空运、海运无疑是现代信息化战争中跨境运输的主要方式,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铁路运输也将担当起战略投送的重任,公路机动因其灵活便捷,自然成了前述3种运输方式的两端延伸段及中间衔接转运段的战术运输方式,特别是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中短途运输与配送。一次完整的部队机动或军事运输行动,往往需要用到上述4种运输方式中的两种以上,这就是我军正在积极开展的立体投送和综合运输,以充分利用我国、我军运力资源的综合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我军的投送保障效能,门到门、端到端地提升我军投送服务保障质量。

公铁(铁公)联运、铁水(水铁)联运、公水(水公)联运、空地(空公)接运等两种运输方式的衔接运构成了我军联合投送的多种形态与样式,特别是我军集装化运输的逐步兴起,使我军多式联运的比重逐年攀升,投送保障质量与效能也得到全面跃升。

2.2 军地运力资源的联合

近年来,我军军交运输部门和交通战备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总要求,以提高我军联合投送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依托国家交通运输资源,努力构建起军、政、民、企运输力量一体运用,铁、公、水、空多种方式综合运用,运防修建紧密结合、远中近程配套衔接的军交运输保障体系。在平时注重交通设施设备建设贯彻国防与军事要求的常态下,急时或战时就能快速完成“平战转换”,在军队自身运力不够时就能迅速动员、筹措、征集到足够的地方运力,用平战结合、军民融合、运力联合的方式即可共同完成战略战役投送任务。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是:国家或地方交通设施设备贯彻国防与军事要求的新常态机制;国家或地方运力的信息化动态掌控与快速动员体系;国家或地方运力动员和征用后的科学补偿机制与政策法规建设。

2.3 指挥体制机制的联合

2.3.1 联合作战时联合投送指挥体系的联合特性

现代战争中的快速投送,是为了掌握战争主动权,基于国防交通运输保障系统,综合运用军队和地方各种交通运输力量及保障设施,对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实施的综合、立体投送行动。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中的快速投送具有更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求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分工科学、紧密衔接的战略、战役快速投送保障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指挥体系。其中,灵敏高效、稳定可靠的指挥体系是保证各种保障资源能够有效发挥潜能的基础。立足我军现有投送保障条件,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快速投送指挥体系的构建问题,对于联合投送学课程的实战化教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2.3.2 联合作战对联合投送指挥体系的基本要求

联合投送指挥体系的构成呈现多元联合的特点,应从组织上强化其整合协调功能,必须以现行联合投送系统为基础,建立三军一体、军地兼容的快速投送指挥体系,才能协调众多方面的关系,对多元化、多样式、多维度的投送保障要素和行动进行整合,形成综合保障能力。联合投送指挥体系具有双重指挥性质而又相对独立,应强化其职权权威,必须同时考虑作战和后勤指挥两方面的需要,否则,就会削弱和破坏投送中指挥与保障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快速投送指挥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要求强化相应指挥机构的权威,以保证投送行动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联合投送指挥体系的结构和运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合理确定其职能和权限,制订相应的法规制度,清晰、准确地界定联合投送指挥体系中各指挥机构之间以及它们与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后方勤务指挥机构之间的指挥关系,以保证投送行动达到快速、高效的要求。

2.3.3 实战条件下联合投送指挥体系的构建设想

联合投送指挥体系,应根据未来作战行动的规模和样式,在各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直接领导下,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分设战略、战区战役和战役方向3个层面的联合投送指挥机构,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一个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指挥体系。战略投送指挥机构应当在统帅部联指直接领导下,以总后联合投送指挥机构为主体,吸收总参、总装的相关部门,以及参战军兵种和国家交通(交通战备)部门领导,共同建立军地联合战略投送指挥机构,视情下设综合协调、铁路投送、水路投送、航空投送、公路运输和交通保障等职能部门,对全国范围内的投送运输保障力量、交通防卫力量统一组织指挥。战区战役快速投送指挥机构应当以战区联合投送部为主体,吸收战区作战、装备有关部门和参战诸军兵种及省(区、市)交通(含交通战备)部门、公安交警的领导,共同建立军地联合战区战役快速投送指挥机构,视情下设综合协调、铁路投送、水路投送、航空投送、公路运输和交通保障等职能部门,统一组织指挥战区战役力量投送保障。战区快速投送指挥机构,既是战略投送指挥机构的计划和命令的执行者、落实者,又是战区范围内各类交通运输力量的指挥者、协调者,统管本战区范围内的各项投送保障活动,其任务更显具体、繁杂和持久。战役方向快速投送指挥机构,可以由战区快速投送指挥机构派出人员组建,也可以由战役方向作战部队的有关部门人员与当地国防交通主管机构人员共同组建,按照战区战役快速投送指挥机构的指示,在战区前指的直接领导下,统一组织指挥该方向的战役投送保障工作。

3 把握建设重点,教授领衔多轨并进

课程建设不是孤立单一的教材建设,而是以教材建设为核心的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学实验与实践条件建设、教学激励及评价机制建设,等等。其中,教学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和实践性教学条件建设是课程建设的3个重点也是难点。

3.1 教员队伍建设

在教员队伍建设上,要多渠道选调有部队任职经历的教员,高标准选留有深厚理论功底的教员,制度化选送青年教员深入部队代职锻炼,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员梯队。

3.1.1 选调有部队任职经历的教员

在教员队伍建设上,要从作战部队运输部门、驻交通沿线军事代表办事处、总部军区军兵种机关军交运输部门等多渠道选调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员,充实到院校编制内任教或采用编外聘请客座教员、兼职教员的方式为院校短期所用,构建部队指挥员与院校教员相结合的“双员型”师资队伍,从经历上确保实战化教学教员队伍结构的优化。

3.1.2 选留有深厚理论功底的教员

从军队或相关地方院校选留一些军政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高学历、高素质毕业生充实到联合投送专业的教员队伍中来。特别是数学功底好,参加过全国大学生或全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过奖励的研究生要优先选留,具有良好信息化技能且擅长软件研发的研究生要优先考虑,有科研院所工作经历并取得相关成果或专利的高职研究员要优先选调,从学历上确保高素质、高水平教员队伍的层次。

3.1.3 制度化选送青年教员代职锻炼

从院校到院校的高学历教员,虽然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对部队的了解和认知有限,特别是对一线作战部队的各种投送需求、实际投送条件、经验做法程序、被运装备更新、现场工作组织等并不十分熟悉,而部队已有的投送经验和教训也未得到及时总结。大批部队远距离成建制投送的组织筹划评估需要院校协助,部队既有的各种机动案例尚需专人编撰,这些均需要院校教员特别是青年教员定期深入部队代职锻炼调研。既可协助部队实施远程投送训练演练筹划总结,又能够从能力上制度化锻炼提升教员队伍的教书育人水平。

3.2 教学资源建设

在教学内容建设上,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学术成果。在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将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重点加强联合投送想定、案例库建设[1]。

3.2.1 编撰联合投送想定集

遵循《总后院校教学想定建设方案》,按照统一的作战背景、企图立案、想定教学编制和编写规范,分层级、分时段编写各战略战役方向联合投送典型教学想定,为联合投送实践性教学提供基础训练资源。

3.2.2 编写联合投送案例库

结合部队应急应战演习等联合投送行动确定案例编写计划,利用能力评估活动及现场调研收集案例素材资料,组织团队编撰案例库,在课堂上进行检验并修改完善[2]。重点围绕联合投送前期筹划、联合投送组织实施和联合投送训练演练3个方面编写。

3.2.3 制作数字媒体资源库

面向全院各专业开设联合投送概论、联合投送网上综合演练、实兵实装联合投送组织、应急应战联合投送交通保障等相关课程,并进行联合投送系列公开课的教学片录制。同步建设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并上网开放,最终整合形成联合投送系列开放式网络课程,实现军网远程教育。

3.3 实践性教学条件建设

在实验与实践环节建设上,要大力改革实践性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研究和实践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学术活动。通过基地化训练、网络化训练特别是实兵实装远程投送演练,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开展联合投送实践性教学[3]。

3.3.1 基地化模拟训练

充分利用学院综合训练基地的优越条件,对联合投送中的装、运、卸、衔4个核心环节进行分业训练,从计划提报、方案拟制、车辆选扣、捆绑加固、装车引导、乘降组织、装卸组织等各个动手实作环节逐一开展训练,与课堂讲授穿插交替进行,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和训练时数。

3.3.2 网络化虚拟训练

运用现代作战模拟理论和方法,利用虚拟仿真等多种信息网络技术,尽快启动联合投送虚拟训练系统研发,攻克电子沙盘研制、态势系统研发、仿真模型研究等技术难点。让参训学员在实战化基本想定和企图立案背景下开展投送方案生成、预案推演验证、投送全程监控、投送能力评估等全要素全时空对抗性训练与演练,检验或培养学员的联合投送组织筹划能力、投送方案拟制优化能力、突发情况应对处置能力和网络信息攻防技术的运用能力。

3.3.3 实兵实装综合演练

在基地化模拟训练及网络化虚拟训练的基础上,组织毕业或结业学员开展实兵实装联合投送综合演练。通过铁、水、空、公等多种运输方式进行立体投送,使参演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筹划并组织一次完整的军事运输行动,为走向第一任职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储备实战化技能,检验联合投送学课程教学效果。

4 结语

在我军大力开展实战化教学的新形势下,要学习借鉴国家精品课程铁路军事运输的经验与做法,按照国家教育部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将联合投送组织等课程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要建立起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领衔担当精品课程建设任务,建立并完善新的用人机制和梯队接力机制,确保精品课程的可持续纳新与出新。

[1] 布鲁斯·乔伊斯.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军事案例教学[M].2 版.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31-32.

[3] 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教员我军交通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
我军特色联合文化时代内涵探析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晚安,教员先生
一段往事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