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满堂灌”“放羊” “自主”“形与神”与“自主学习”

2015-05-11 03:10毛振明
体育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满堂灌形神自主学习

毛振明

【编者按】:本期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专题讨论围绕着“体育课堂中自主学习与放羊教学的区别”而展开,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基础与待探究的问题、“自主学习”与“放羊教学”有哪些区别等方面展开讨论。2015年本专栏的选题在“2015年《体育教学》选题指南”里刊登,同时在“体育教学论坛(bbs.tyjx.net.cn)”中进行在线研讨,欢迎老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撰稿投稿。

摘 要:本文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带着铁链跳舞”“放羊”“满堂灌”“科学放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常规”“自主学习”等诸多概念和说法逐一进行辨析。以期体育教师对“自主学习”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关键词:放羊;自主学习;形神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4-0014-03

一、问题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多形容中国政府管理怪圈和困境的词语,也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行并转轨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管理现象。很遗憾的是,这“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也成了体育课程教学中一个怪圈和困惑。历史上,我国的体育课程教学在“带着铁链跳舞”“放羊”“满堂灌”“科学放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常规”“自主学习”等诸多听起来很矛盾也很对立,甚至不知道孰为好、孰为坏、孰为对、孰为错的概念和说法之中困惑着、彷徨着。为什么体育课程教学会出现这种状况不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在此无需赘言,但体育学科目标的不明确、不具体和没有强制性,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差,教学条件差异大、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差异大等特点都必然是其重要的成因。而除了上述的这些成因之外,体育教师对什么叫作“放羊”、什么是“满堂灌”、什么是“教师主导性”、什么是“学生主体性”,为什么要有“课堂常规”,为什么、什么是、怎样进行“自主学习”,如何促进“自主学习”等都缺乏清晰的概念。因此,他们往往望文生义地去判断是非,然后去盲从、去跟进、去教学、去发表观点、去传播经验,使得中国在这个领域显得特别的乱象丛生。依据我在日本学习多年和多年研究日本体育教学的经历来看,日本体育教学理论界就没有这么多关于此方面的争论,也没有什么“放羊”“课堂常规”“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等如此多的概念和说法,当然就更没有什么像“科学放羊”这样听着就让人晕眩的说法了。

二、“满堂灌”的不足与批判

“满堂灌”是对那种教师在课堂上赶着进度,努力去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维持着井然的教学秩序,传授着预设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讲究效率的教学形态。这种教学并不一无是处,它的优点是有着良好井然的教学秩序和效率(至少从表面上看是有较高效率的),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1)这种教学大都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2)这种教学大都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和进步;(3)这种教学大都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4)这种教学大都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和答案选择;(5)这种教学大都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6)这种教学大都忽视了学生所获得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效果。

体育课中也有“满堂灌”。体育的“满堂灌”理念和意识基本与其他知识学科课程的“满堂灌”差不多,但在具体形式上有所不同,多年前有体育教师对体育的“满堂灌”做了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描述:

集合报数整队齐,三遍立正和稍息。

教师高声宣任务,齐步跑步一二一。

队列之后几节操,一年四季差不离。

讲解示范走一遍,抓紧时间做练习。

主教材后副教材,副教材后做游戏。

三十五分上高峰,四十分后下心率。

放松活动不能少,闭上眼睛深呼吸。

总结部分做讲评,表扬多点批评稀。

收拾器材离操场,解散声罢人皆去。

体育的“满堂灌”教学可能有利于学生的身体锻炼的实效,有利于运动技能的教学训练效率,但是可能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形成。因为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还需要学生形成体育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很有可能在急匆匆的“满堂灌”教学中被忽略和挤掉了。

三、“放羊课”和“科学放羊课”的危害

与“满堂灌”基本正相对立的教学形态是“放羊式”教学,但与“满堂灌”教学不一样的是:“满堂灌”还是一种有责任心、有秩序、有正效果的“笨教学”,它还是有着某些优点的教学,而“放羊式”教学则是没有任何优点可言的教学,其实根本就不能称“放羊课”为教学。因为“放羊课”里既没有教,也没有学。“放羊课”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也有其共同基本特征:(1)这种课没有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不负责任教师的敷衍了事和蒙混过关;(2)这种课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只是体育教师的任意和放纵;(3)这种课上多少遍学生都不会有任何知识技能方面的进步;(4)在这种课上学生受到的是负面的教育,其品行受到危害;(5)这种课面临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放羊课”是降低体育课程教学意义和价值、降低体育学科地位、毁坏教师形象、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课,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课,必须把它钉在学科的历史耻辱柱上。

不幸的是,在21世纪初的新课改初期阶段,“放羊课”差一点儿借“科学放羊”的说法“借尸还魂”了。那时,“学生是上帝”“教师是商场导购员”“学生不叫老师而叫妈妈”“学生上课不用集合整队、随便站着最好”“学生不用练素质、因为跑得快、跳得远也未必健康”“淡化运动技术”“淡化运动技术教学色彩”“学生跳箱跳不过爬过去也可以、爬过去也有意志”等奇谈怪论甚嚣尘上,于是“科学放羊”的说法也随之出现了。什么是“科学放羊”,主张者的解释不多,也无需多作解释,无非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更加自由,更加随意,以此换取学生对体育课的好感罢了。由于主张者会把这种随意自由与“自主性”“自主学习”等相联系着说,以让人感到这样的“放羊课”更具有科学性。

但是,只要是没有清晰的教学目标、没有既定的、正确的教学任务,没有经过认真备课的教材教法研究,没有严格有序的教学过程设计,没有锻炼身体和学习运动技能的良好效果,这样的课就不会科学,这样的课学生也不会真正地喜欢,这样的“放羊课”就是在前面再加上多少个“科学”的字眼,也是低质量的课,也是应该力戒和加以批判的。

四、“自主”和“自由”的边界与困惑

“自主”在教学理论界历来就是个褒义词,没有人会反对学生的自主。在体育教学领域里,“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性教学方法”“自主性教学模式”以及新课改以后出现的“自主学习方式”等都是体育教师趋之若鹜的好教学理念和实践。但是说得多、信得多未必清楚的人就多,“自主”“自主性”“自主学习”就都是这样的概念,体育教师很难说清楚什么是“自主”“自主性”,更难以在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和自由、任意加以区别,那么,自主性和“任意性”之间有什么差别?记得当年笔者就对这个问题做过如下的比较(表1)。

可见,“自主”和“自由”的区别是:(1)自主是一种学习行为,而体育课中的自由和任意通常不是学习的行为,即便是学习行为,也不是教学计划中的学习行为;(2)自主往往是教师设计的,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行为,而自由往往不是教师设计的,脱离了教师指导和管理的行为;(3)自主是一种有秩序的学习行为,而自由往往是散乱的,没有秩序的任意行为;(4)自主是一种教育意义很强的学习行为,而自由往往是教育性很差,甚至是危险的行为。

而“放羊”指的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自由活动,其中没有有计划的教学和锻炼;而“自主”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在体育教学中完成有一定选择可能性的学习任务,以个人或集体形式探究着、思考着去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行为,两者其实有很大的区别。

五、体育课堂的“形”与“神”

体育课中有“形”也有“神”。所谓“形”即为教学的形态、形式,体育课堂中同学们或整齐划一地活动,还是三三两两地活动;体育课中同学们是动如脱兔,还是静如处子;体育课中同学们是欢天喜地,还是严肃认真;体育课中同学们是相对自由地活动,还是一直在教师的管理下进行活动等,这些都是“形”。而“神”则是指学生对学习目标追求的关注度和集中度,是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态度等。“形”是表面的、具象的、可视的,而“神”则是内在的、抽象的、不可视的。体育教学中的“形”与“神”,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体育教学的形态、本质、质量和效率。如果我们只从“形”来看体育教学时,我们通常很难判断学生是在进行自主学习,还是在自由地玩耍。有时,“形”与“神”还是分离的,看似学生很欢乐但他们未必体验到了真乐趣,看似学生们很严肃但他们也可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看似学生很自由但他们未必有真自主,看似学生在集体中秩序井然地活动但他们的学习可能充满着自主性等。因此,我们绝不能简单地、仅从表面现象去判断哪个课堂更自主,哪个课堂更欢乐,哪个学习更有合作性,哪个学习更富有探究的因素等,这就是体育教学中的辩证法。

体育教学追求形神兼备的高效体育教学,而当形神不能兼备时,我们应主要关注体育课的“神”,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更不能去追求表面的“形”,而忘记了“神”,这是我们看待和对待“自主学习”的最为重要的态度。

六、对“自主学习”的辨析

“自主学习”可以说是“学生面对特定的学习课题时,努力不受他人影响,尽可能去独立思考,独立作业地完成任务的学习倾向与行为方式”。如果一个人养成了正确的“自主学习”的方式并具有了相应的能力和习惯,这个人就具有了较强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就是一个我们常说的“会学”的人。这也是我们要提倡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因所在。但是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有许多难点的工作,这些难点有:

1.学生的自主学习课题要符合教学目标,且两者必须吻合,也就是说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在方向上是一致的。

2.学生的自主学习课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超出学习基础和能力的课题,会使得自主学习遇到挫折,甚至是失败。

3.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有最后的评价,要有正确的学习评价,否则学生的自主学习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4.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要有安全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作为保障,如教学辅助材料、安全措施等。

5.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能形成能力,因此自主学习的过程要归纳,自主学习的规律要总结,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以上这些工作要求体育教师首先要对“自主学习”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然后要做许多工作,要研究学生、准备教材、发现时机、创造情景、设置环境、有效组织、予以评价等,因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体育教学要比普通的教学更复杂,更需要教师的智慧,这绝不是用简单地写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一句话就可以一蹴而就的,更不是用一句荒诞的“科学放羊”就可以蒙混过关的。

猜你喜欢
满堂灌形神自主学习
摒除“满堂灌”,探索新方法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向40分钟要质量
浅析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赵养军·老兵石屋
“以形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