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015-05-12 18:33刘锐
甘肃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效率语文教学

刘锐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习规律;读写结合;课标精神;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6—0092—01

语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逐渐提升的过程,它强调积累、诵读、感悟、综合运用。应坚决执行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目,降低做题数量,增加读书时间,并丰富、充实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重视学生练笔的重要性,把课内外的读写相结合,不限教学形式、模式和手段,只要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喜欢阅读、背诵、写作的方法,都可以灵活运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规律

语文学习必须注重日常的知识积累。我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都体现了积累的重要性。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学科,它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它强调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不经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可能提高的。

在积累的同时,还要强调背诵的重要性。如果中学阶段学生能识记、诵读大量的优秀诗文,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提笔成文,词句表达通顺,言简意赅且直抒胸意。课堂上那些语文素养好的学生,并不是教师天天教出来的,而是他们爱读书,不管课内还是课外,书目庞杂,涵盖各个方面。这些学生因为读得多,在平常的习作中,常常表现得比其他同学高一个层次。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体现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指导者、引领者,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名篇,坚持几年,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

二、强化练笔,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语言的运用。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现代语文教学不能仅是让学生诵读,更应提高写作训练的地位,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重要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加强学生的练笔训练。

如,培养记日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写读后感;组织文学社,增加同学间的交流;鼓励学生往校报投稿、每学期自己编写读写报告等等都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中编写读写报告是一种很有效的训练写作能力的方法。教师规定每个学生在每学期末必须上交自己的读写报告,它主要由四大版块组成:1、读书笔记:主要呈现学生平常的课外阅读的内容;2、同步读写:记录平时在课堂教学中作文写作训练的内容;3、每周报告:规定学生把每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或新闻报道的重要热点社会事件等记录下来,独自思考,并把自己的心灵感悟写下来;4、创作汇报:这部分主要是学生创作作品的展示,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形式、不限内容。只要是自己的内心表达就可以,可以写诗歌、散文、小说、寓言故事、记叙、议论、科幻小说等。实践表明,通过这种编写读写报告的方式,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能力都有了大幅提升,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三、依据课标精神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过于注重语文概念、定义、规律的讲解,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这必然削弱、减少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用于阅读积累、练笔训练的机会和时间必定减少。我们知道语文学习必须重视积累,包括素材、文章体裁、表现手法、情感体验等的积累。新课程就强调了课外阅读、课外练笔的重要性,提倡学生语感的培养,它是建立在几十年的语文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的,是语文教学实践的概括,为现代语文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如新课标规定了教材中必背的优秀篇目,推荐了课外阅读的精品篇目和数量,规定了课外练笔的字数。这些具体规定使我们看到了语文发展的希望,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可量化的执行标准(最基本的标准),使得教师教学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直击重点,提高效率。

而要真实落实这些规定目标,笔者认为可从课外阅读、课外练笔入手:1、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个性体验、有效积累,减少精讲、分析所占用的课堂时间;2、突破教材限制,用教材教。教师可以有效重组教材,从教材中挑选一两篇典型文章精讲或精读,不必篇篇都讲,其余的篇目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地自读或略读,使教材内容教学最优化;3、保证练笔时间和空间。每一周至少要抽出两个以上课时,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并采用读书笔记、读后感等方式来练笔。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可以最大程度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大量自读、自悟、独思中形成自己的人文素养,顺利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教学效率语文教学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