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肺胶囊对COPD稳定期疗效及对SIRT1表达的影响

2015-05-14 02:43黄红铭杨玉湘
世界中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稳定期阻塞性胶囊

黄红铭 刘 丹 王 鹏 王 缘 杨玉湘

(1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凉山,615000;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成都,610041;3四川省凉山州州一医院中医科,凉山,61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属于一种呼吸道气流受限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现渐进性,即使致病因素去除或者施以强有力的治疗措施,此种进展仍无法避免的,随着疾病发展患者长期存在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常因继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美国胸科协会于2010年倡议将提高生活质量作为 COPD稳定期患者的管理目标[1]。SIRT1(Sirtuin Type 1)是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是Sirtuins家族成员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特征,尤其是细胞的炎性反应、基因调控转录密切相关。目前,有关SIRT1与慢性炎症相关性的论文已在诸多杂志上连续刊出[2-4]。

中医学认为COPD稳定期属于“肺胀”范畴,久病肺虚,子盗母气,病必及脾,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内生,水气上渍于肺,导致肺胀。本研究使用益肺胶囊从“补肺健脾”角度进行治疗并确有理想效果,但其作用机制并未进行探析。基于此我们猜想,益肺胶囊发挥临床疗效是否与SIRT1表达变化有关?因此我们拟通过检测COPD稳定期患者在使用益肺胶囊后疗效及外周血SIRT1表达量的变化,以期对COPD患者估计预后、指导临床产生积极作用。具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本院呼吸科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 18例,女性 17例,年龄 41~78岁,平均(55.8±2.8)岁,病程3~29年,平均(14.2±1.3)年;治疗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0~79岁,平均(56.1±2.2)岁,病程2.5~30年,平均(15.1±1.4)年。2组年龄、性别、病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过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排除标准 合并心、脑、肝、肾等主要脏器原发性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甲状腺亢进、重度感染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妊娠或者哺乳期者;不予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稳定期及急性加重的判断标准[5]稳定期: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者症状轻微。急性加重: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者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表现。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包括低流量氧气(1~2 L/min)吸入,纠正电解质紊乱,消炎抗感染。对照组: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商品名:舒利迭;规格:50/500μg揿;批号H2009056;厂家: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每日1吸,每日2吸。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肺胶囊(规格:0.3 g/粒;批号Z14021863;厂家:四川省成都市湔江制药厂),2粒/次,2次/d。益肺胶囊含有:炒党参12 g,炒白术 12 g,北沙参9 g,麦冬9 g,茯苓12 g,淮山药12 g,仙鹤草6 g,川贝母6 g,苏梗6 g,甘草3 g。2组均接受3个月治疗。

1.5 观察指标

1.5.1 肺功能 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AS-505型,日本美能公司)为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令患者配合操作者口令,以最大可能吸气,然后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呼出,注意夹住患者鼻子,嘱患者含紧口嘴,避免测试过程中漏气,以此获得FEV1%预计值。

1.5.2 运动功能测定 采用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D)[6],试验前检测员须向患者介绍全过程及注意事项,让患者站在约50 m长的平地起始线上,6 min计时开始后,患者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体能决定步行速度,嘱患者行走中不说话不跑跳,折返时不犹豫;必要时允许放慢速度或停下休息。检测员每分钟报时1次,提前15 s告知患者,6 min后试验结束。分为4个等级:1级少于300 m,2级为300~374.9 m,3级为375~449.5 m,4级超过450 m。级别越低心肺功能越差。达到3级与4级者,可说心肺功能接近或已达到正常。

1.5.3 生活质量测定 使用SF-36生活质量表进行调查,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生活质量测评工具,它评价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SF-36分值的升高而增加。

1.5.4 SIRT1浓度检测 采集治疗组及对照组人群清晨空腹外周抗凝血2 mL,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1×106/mL),加入100 μL裂解液,4℃持续振摇30 min,离心(12 000 r/min,20 min)后,将上清转人预冷的离心管,考马斯亮兰法测定蛋白浓度。灌制SDS-PAGE凝胶,凝固后按照说明安装电泳,每孔上样等体积样品与Marker在100 V电压电泳,电泳后用380 mA电流将蛋白转移至硝酸纤维素滤膜,滤膜经5%脱脂奶粉封闭1 h后,剪膜,根据分子量分开后分别以加1∶500稀释的一抗(SIRT1)及内参抗体(β-actin,1∶3 000)室温孵育2 h,洗膜,HRP标记羊抗兔二抗以1∶2 000稀释,继续孵育2 h,TBST漂洗,取出膜,滴加DAB显色液,5 min后封膜,洗片,扫描记录结果,Gel-analyze分析软件分析条带灰度。

1.6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数据间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及正态性检验,两项均符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LSD-t检验进行多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若有一项以上不符,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Dunn's多重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变化 2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VC、FEV以及FEV/FVC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具体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x±s)

2.2 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的比较 治疗前2组运动功能各级别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恢复至3级/4级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具体见图1。

图1 2组运动功能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使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治疗前2组SF-36总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SF-36总分均有所增加,其中治疗组增加的幅度更明显(P<0.05)。具体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x±s)

2.4 2组治疗前后SIRT1浓度的变化 治疗前2组SIRT1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SIRT1蛋白表达均有所上调,其中治疗组上调得更明显,具体见图2。

图2 2组SIRT1浓度Western-blot的结果

3 讨论

COPD的患者在稳定期虽然病情较为稳定,但稍有不慎,则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治未病”为中医治病、养生的主要指导思想,在《素问·四气调神论》就有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故应在稳定期及对COPD的患者进行治疗,以减少疾病的反复发作。

久病肺虚卫外不固,外邪侵入,气虚宣肃无权导致津液运化失司,积以成痰液,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7],正如《医学三字经》中描述:“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故益肺是治疗COPD的根本。同时我们认为由于脾肺为母子关系,子病盗母气,肺气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故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另外,脾肺两脏互相配合,共同参与水液代谢过程。如果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而为饮、为肿,影响及肺则肺失宣降而喘咳。其病在肺,而其本在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反之,肺病日久,又可影响于脾,导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于是,故在调节治疗COPD在益肺的同时应该兼以健脾。本研究采用益肺胶囊,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润肺,健脾理气化痰的功效,与陈士铎《石室秘录》中所描写的“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理念相吻合[8-10]。我们比较了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后发现,虽然经过干预后2组患者上述几个方面均得到提升,但是加服益肺胶囊的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活动能力、生活状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益肺胶囊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肺功能下降的速度,提升了COPD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我们使用益肺胶囊得到了理想的临床疗效,为了进一步探讨治疗机制我们对2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SIRT1表达量进行检测,Sirtuins[11]是近年来新发现位于细胞核内的第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其中SIRT1是其重要成员,SIRT1通过将转录因子的蛋白进行去乙酰化修饰而达到调控其代谢的目的,有资料[12-13]显示COPD患者肺组织内SIRT1的表达明显较正常人群肺组织低,由于COPD患者体内具有免疫抑制及慢性炎症效应,巨噬细胞在炎性微环境中被趋化聚集,导致P65的乙酰化增强,从而促进SIRT1发生转译后修饰,导致酶活性化或钝化。研究中我们发现益肺胶囊显著增加了SIRT1的浓度,我们认为益肺胶囊提升COPD患者肺功能可能通过上调SIRT1蛋白浓度有关。

综上所述,COPD的发病机制与SIRT1关系密切,而益肺胶囊可以部分减缓该疾病的发展,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修订版)[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1):255-264.

[2]Celli B R,Cote CC,Matin JM,et al.The body-massindex.airflow obstruction dyspnea and exercise capacity index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N Engl JMed,2004,350(10):1005-1012.

[3]Hallin R,Gudmundssonb G,Suppliulrik C,et al.Nutritional status and long-term mortality in hospitalis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J].Respir Med,2007,1(9):1954-1960.

[4]Casanova C,Cote C,de Torres JP,et al.Inspiratory-to-total lung capacity ratio predicts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5,171:591-597.

[5]苗丽君,张瑞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预后与体质指数关系的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1):35-38.

[6]TheCelli BR,MacNee W,Arusti A,et al.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a summary of the ATSIERSposition paper[J].EurRespir J,2004,23:932-946.

[7]黄波贞.补肺益阳化痰中药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炎症细胞IL-10,IL-8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2):144.

[8]吴蕾,林琳,许银姬,等.健脾益肺Ⅱ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178 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1,52(17):1465-1468.

[9]柴廉明.补肺健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4):46-48.

[10]周维,钟云青,杨红梅,等.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3):311.

[11]Rahman I,Kinnula VI,Gorbunova V,et al.SIRTI as atherapeutic target in inflammaging of the pulmonary disease[J].Prey Med,2012,54:20-28.

[12]陈平,许光兰,罗清,等.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2):2104-2106.

[13]肖义萍.补中益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3,8(9):1071-1072.

猜你喜欢
稳定期阻塞性胶囊
Shugan Jieyu capsule (舒肝解郁胶囊) improve sleep and emotional disorder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nvalescence patients: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时光胶囊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
聚焦“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