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的中医隐性知识转移机制研究进展的分析与探讨

2015-05-14 02:42康小梅张华敏尚文玲侯酉娟
世界中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国医老中医医案

康小梅 张华敏 尚文玲 侯酉娟 刘 静 段 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话题,而作为知识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知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除了继承、研发先祖流传的数以万册的中医典籍之外,一个重要而不可忽视的途径就是“传承”。开展对名老中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的研究,从“鲜活”的临床经验中吸取营养,对中医药学科自身的发展、中医人才队伍的培养、推动中医学术研究的发展和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隐性知识”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1958年,英国学者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研究哲学领域问题时提出“隐性知识”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波兰尼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1]。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则是存在于个体大脑之中,来源于人们自身对事物本身的认知、感悟,并且是人们难以言述、难以掌握、难于规范的一种知识,也可以归为经验性的知识[2],是人类极不可忽视的宝贵“财产”。我国在20世纪初期开始进入对知识转移概念的研究[3],研究内容涉及到政府部门、企事业管理、医院、学校、图书馆、历史、教学等各个领域。目前,可查阅到的最早论述“隐性知识”的文献是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袁靖圻1999年撰写的“看得见的知识”与“看不见的知识”,该文对“隐性知识”在教育中的作用作了充分的论述。在医学领域中,“隐性知识”的研究涉及到医院管理、科研、临床医师行为、临床护理、临床教学、传承等各个项目中。

2 中医隐性知识文献的统计分析

本文数据统计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百度学术、国家图书馆等,检索年限至2013年底,采用题名、关键词、主题词、题名&关键词、文献中含有等检索方式,以中医学、中药学、隐性知识、中医隐性知识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见图1、2、3。

图1 “中医传承”论文发表年份统计(来源于万方医学网统计)

图2 中医隐性知识论文发表数量统计图

图3 研究文献发表形式统计图

3 中医隐性知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3.1 国家高度重视中医传承工作 “隐性知识”的研究是中医传承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医传承”工作,并做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议事日程之中。2007年,国家科技部、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等16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争取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4]”纲要的提出极大地提升了“中医传承”工作的地位。2012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承办的中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进站工作基本完成,在全国遴选出了133名传承博士后导师、134名中医药传承博士后进站工作。80名在京的中医药传承博士后举行了拜师仪式,标志着“博士后制度”被正式引入我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同年1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在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中说:“中医的发展需要靠传承靠创新,但是你先把东西得抢救下来,所以我们培养这批人才,他们本来就是高端人才,再跟上一些名老中医的学习、传承,更利于把经验传承下来”。

3.2 设立重点课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国家设立了诸如“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流派分析整理研究”“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中的“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管遵惠传工作室”建设项目等重点课题,加大了中医传承的研究力度。

3.3 研究文献发表的数量逐年增长 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是“中医传承”研究关注度的高峰年(见图1),其中探讨有关“隐性知识”在中医传承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占62%,2012—2013年的研究度处于相对高峰期(见图2),文献以期刊文章、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网络文献为主要形式(见图3)。

3.4 学术著作出版数量不断增加,形式多样 编辑、整理出版名老中医的专著,将国医大师们的学术思想、个人临床经验通过文字、符号等记录方式揭示给世人,是传承中医学术思想、深入挖掘其“隐性知识”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些著术中,有国医大师亲笔撰写临床及研究中个人经验的总结,有高年资学者从解读和赏析的角度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心得的阐发和提示,字里行间时刻都在显示、传授着大师们的“隐性知识”。主要出版形式有:1)系列出版物:如已出版的“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分别汇集了李玉奇、欧阳錡、徐景藩、颜正华、张学文、郭子光、颜德馨、李振华、李济仁、周仲瑛、路志正、何任、张镜人、邓铁涛、张琪、张灿玾、班秀文、方和谦等18位国医大师常用的临床经验良方,并由中医科学院等多单位高资的学者专家列出功用、适应证,从解读和赏析的角度精选了部分临证心得并做出了阐发和提示,以体现其临床用方特点及辨证思路。类似出版物还有国医大师学术研究丛书、中医师承学堂等。2)专题出版物:如国医大师学术研究丛书中的《国医大师医论医案医方》一书,该套书在收集、整理30位国医大师临证经验、学术思想资料的基础上,分肾系病症辑要、心系病症辑要、肺部病症辑要、肝胆病症辑要、脾胃病症辑要五个分辑出版,分别从医理阐释、临证运用、专病验效秘方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系统阐述了国医大师们在理、法、方、药认识和独到见解,剖析了国医大师们的临证医案,及自我临证运用的心得体会。3)以名医个人为主题的出版物:如《国医大师陆广莘学术经验集:创生性实践的“健康医学”论》《国医大师周仲瑛的养生之道:养生从养心开始》《张学文临证心得手记》《颜德馨心脑血管病医论医案选》《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萃》《朱汉章针刀医学传承与发扬》等。4)国医大师亲笔撰写的著作:为了能更好地传承中医,大师们不辞辛苦,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潜心钻研中医药理论所积累的学术观点、临证诊治心得、奇难验案实录、临床使用的方剂等“隐性知识”撰写成书,其内容丰富,论理透达,验案真实可靠,临证方剂实用有效,是中医传承中宝贵的财富。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国医大师亲笔真传系列(第一辑)的15部专著:任继学著《任继学医学全书》、张学文等编著《张学文谈中医内科急症》和《张学文论治瘀血》、张灿玾著《实用温病学》和《感证治法与类方》、张琪著《张琪脉学刍议》、李济仁等著《李济仁点评名老中医肿瘤验案》和《新安名医及学术源流考》、班秀文著《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和《班秀文妇科奇难病论治》、邓铁涛著《邓铁涛医话集》等。5)以地域为单位整理的出版物:如“名医遗珍系列丛书·江苏专辑”,《奚凤霖医论医案集》《张泽生医案医话集》《邹良材肝病诊疗经验》《贺季衡医案》《邹云翔医案选》《黄星楼内科临证识见》《吴门曹氏三代医验集》评按、《黄一峰医案医话集》等。“名医遗珍系列丛书·岭南专辑”,分别为《陈伯坛<读过金匮卷十九>》《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等。

3.5 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成熟,研究内容面不断扩大 近年来,中医药界的学者们高度重视并加强了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就“隐性知识”理论及运用方法在中医传承中的意义、特点、转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献检索显示,医学界较早进行“隐性知识”的研究者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包含飞、刘沁。2001年在《医学信息》杂志上发表文章—“计算机Computman”:医学知识工程学的新泛系,文中分析了医学信息学历史关于医学人工智能研究(包括医学计算机决策辅助研究)未能达到预期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在人工智能研究中忽视大脑中隐性知识库的存在及其作用为重要原因之一[5]。北京中医药大学赵宇明、王庆国2012年撰写文章—《浅析隐性知识理论在中医学术传承中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在中医知识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及相应的传承策略,隐性知识理论研究与应用,将为中医学术的传承提供有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现代信息技术是中医学术传承中“隐性知识”的获取、转移和转化的重要工具[6]。南京中医药大学刘艳、汤少梁、李婷等分别从“中医医者个体隐性知识的测评指标研究”“从隐性知识管理角度解读当代中医传承困境”“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中医知识创新促进机制研究”出发,探讨了“隐性知识”在中医传承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指出,中医蕴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但由于受其特有的师承教育模式及在中医传承中单个个体知识体系、能动性等因素的制约,使中医传承和发展遇到了困境,必须引进“隐性知识”的管理来解决中医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中医医者个体隐性知识的测评指标、通过营造一系列促进机制促使中医隐性知识显性化等建议[7-8]。

4 中医隐性知识表现的特点及传承中所面临的困境

4.1 “隐性知识”在中医学中表现的特点 在已发表的文献中,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了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南京中医药大学申菲菲等认为,中医“隐性知识”表现为“内隐性”“路径依赖性”“个体性”“可转化性”四个方面[9]。广东省中医院的范宇鹏等总结为“中医隐性知识的抽象性”、中医隐性知识与特定环境和背景的依附性”“中医药隐性知识与传承者的依附性”“中医药隐性知识传承的无意识性”“中医药隐性知识的象征性”五个特点[10]。

4.2 “隐性知识”的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中医传承教育经历了的师徒相传(父传子受、师授徒承)、院校教育(高等医药院、在职培训、讲习班)、多学科交叉传承、民间经验传承等模式[11],通过遴选优秀人才跟随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特殊技能的名老中医,以继承、挖掘其学术价值、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与传承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中医药高学历人才,为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中医学自身的特殊性及各种外在因素的限制,使中医在传承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其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名老中医数量减少与急需传带人数增加的矛盾:据统计,全国名老中医的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5 000人减少到现在不足500人,而至2008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已为国家培养约30万中医人才[12],比例相差堪大,给传承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2)传承方式方法的限制:a.院校教育与传承:目前,我国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院校教育,学生在校期间,课堂教学大于临床实际操作,真正接触名医临床生动、直观的教学基本上从大三下半年开始,五年制的本科生实际跟老师临床两年半就完成了的学业,真正跟师学习的时间相对较短;b.学业结束与传承: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在新岗位上从事工作,跟师学习链断开。3)“隐性知识”的特殊性与师徒间传承的困境:名老中医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技术、感悟、诀窍,形成了具有特殊价值的存储于个体大脑之中、且比较难以用语言或文字等形式表达的“隐性知识”,如何更好地将“隐性知识”转化为人们可以理解、接受、继承的显性知识,成为师徒传承中的一大难题。

5 中医隐性知识转移机制方法研究探讨

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及传承还应重视开展以下的工作:1)建立长效制的中医传承团队:改变以往在在有限时间内跟随导师、毕业后各自从医的行为,组建稳定的传承队伍,通过各种方式跟踪名医的行医活动,开展对名医个体的专项研究。2)继续开展中医“师带徒”工作:建立“一对一”“一带多”“多带一”等师承模式,通过个体化的路径开展中医传承工作,在师带徒过程中,通过与名老中医的交谈,名老中医的言传身教,将其隐性知识进行转移与共享,继承并领会大师们的为人、学术思想、临床经验。3)继续加强对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整理与出版,用文字形式将其学术及行医过程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4)重视开展对名医大师们的学术思想、临床医案的数据采集整理工作,建立病案数据库、方剂数据库等,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

[1]隐性知识.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8045.htm?fr=Aladdin],2015-01-15.

[2]吕卫文.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J].科研管理,2007,28(6):31-35,11.

[3]杨芳兰,郭东强.知识转移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2(4):127-131.

[4]李婷,杨坚,申俊龙.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中医知识创新促进机制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2):79-81.

[5]包含飞,刘沁.“计算人(Computman)”:医学知识工程学的新泛系[J].医学信息,2001,14(11):712-716.

[6]赵宇明,王庆国.浅析隐性知识理论在中医学术传承中的重要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2):80-84.

[7]刘艳,申俊龙,赵宁.中医医者个体隐性知识的测评指标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17):285-286.

[8]汤少梁,沈爱琴.从隐性知识管理角度解读当代中医传承困境[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2):75-77.

[9]申菲菲,申俊龙,魏鲁霞.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中医知识创新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8-119,131.

[10]范宇鹏,毛炜,吕玉波,等.从隐性知识管理角度探讨名医工作室在中医传承工作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3):193-195.

[11]金小洣,郑身宏.当代岭南中医传承模式浅析[J].中医药通报,2010,9(3):37-40.

[12]陶艳.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6):7-8.

猜你喜欢
国医老中医医案
“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国医大师金世元的养生经
重庆举办第十五届国医名师大讲堂
老中医教你睡眠养生
国医大师忘记年龄
老中医坐诊
医案聊斋续篇 吐泻案
医案聊斋续篇 晨泄案
老中医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呃逆验案1则
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