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培养途径

2015-05-14 11:54樊香兰孟旭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樊香兰 孟旭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而自我培养是通过内部影响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就农村教师而言,确立自我培养目标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自我反思是农村教师实现自我培养的常规途径;自主教育科研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快捷途径;读书学习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思想源泉;网络学习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最便利方式。

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 自我培养

德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要求教师要认识到自我培养的重要性,“一个人一贫如洗,对于别人绝不可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1]就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而言,自我培养的灵活性比较切合农村教师分布分散性、需求个性化的特点,使得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和不同区域的农村教师能够根据需要选择自我发展、提升的途径和方式。

一、确立自我培养目标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农村教师根据自己工作的环境自觉确立自我培养的目标,对其专业发展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作用,为了实现自我培养目标,必然会导致需要,而需要又会引起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动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过程,所以农村教师在确定自我培养的目标时,一定要关注其整个职业生涯的整体设计。

首先,要符合教师成长周期的规律。比如,教师成长周期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适应期、熟练期、创造期,每个阶段的需求、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不同,这就要求农村教师要设定阶梯式的自我培养目标,以此激励农村教师能够积极主动抓住各种学习的机遇,从而不畏困难、信心百倍、勇于实践,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使专业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发展。

其次,要符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农村有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别于城市,农村教师确定自我培养目标应涵盖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具体、明确、细化且具有操作性,能促进农村教师素质螺旋上升、整体提高,从而得到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自我培养目标具有时代性,农村教师要确立与时俱进的自我培养方案,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能力列入目标之中,保证农村教师的学识素养和时代需求合拍[2]。

第三,要有行之有效的目标管理措施。有效的目标管理可以使农村教师明确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合理地分配工作、学习、生活时间,并及时调整自我培养方案。为此,农村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爱好确立自己的学习方向、途径,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针对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每个阶段都有量化的目标任务,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孜孜以求、脚踏实地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最终有效地实现自我培养目标。

二、自我反思是农村教师实现自我培养的常规途径

教学自我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再思考、改进,选择更合理的教学实践趋向的过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能力有效提升的方式之一,是教师实现自我培养的有效路径。

首先,教师应有自我反思的意识。课堂教学中农村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能动体,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故农村教师要创造有趣的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出高超的教学艺术,就必须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将自己的学习、发展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联系起来,才能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努力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才能把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所做、所思、所想、所感都写下来、记下来,在不断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其实是一种自我再学习的过程。在不断反思中发现问题,时时改进教学,会促进教师不断发展自己、更新专业自我。农村教师教学反思的关键是要有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教师只有从复杂多变的教学现象中捕捉到核心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有效反思,才能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才能探索问题解决的办法,提高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

其次,合理的反思方法是取得有效反思结果的前提条件。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各具特色,农村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要根据当地的地域文化以及学校教学中的具体教学类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选择灵活多样的反思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反思的效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三、自主教育科研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快捷途径

农村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是对实践经验的理性思考、升华,是自身发展、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开展密切配合教育教学实践的自主教育科研活动,提升农村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首先,自主教育科研可以丰富农村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由于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往往有许多在城市学校中非常有效的教育理论在农村教育教学中派不上用场,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很难奏效。应该说,这既是教师自主科研的优势,又是自主科研的特点。为此,农村教师通过研究可以将科学理论知识和自己创造性的劳动结合在一起,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具体化、个性化,赋予农村特色,形成贴近农村教育实践的教育理念。

其次,农村教师从事自主教育科研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变得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系统地、持续不断地探究反思过程可以促进农村教师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创新知识的能力也得以发挥,并且教育教学在研究中得到不断的改进,教学水平、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再次,农村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可以提高工作热情和兴趣,孜孜以求的科学研究可以使农村教师从单调、平凡的工作中发现新的东西、新的细节、新的特质,将他们从繁重的机械性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成为富有教育智慧的教育者。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研究,依据自我探索研究改进教学工作,将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或从教学实践中拓展理论发展,或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发现新的知识,促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得到螺旋式的提升[3]。可以说,正是科研才成就了这些农村教师,做研究的过程促进了他们专业的迅速发展与提升。endprint

为了使农村教师从事教育科研行之有效,我们建议: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其自主科研活动:第一,农村教师要规划专业发展生涯,定位专业成长的方向,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和教学工作紧密相连,把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一切科研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把教育科研当作一种学习的过程,是内在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和专业素养提高的过程。第二,农村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捕捉关键的问题、典型的问题。农村教师自主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因此,要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应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

四、读书学习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思想源泉

读书学习是农村教师提升自己理论素养、积淀内涵、丰富知识、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把握前沿理念、跟随时代步伐的良好方法与手段,且这种学习的途径可以克服农村教师的“工学”矛盾,可以在坚守工作岗位的同时进行。

首先,要精读一些教育经典名著,提升农村教师理论素养。教育名著积淀了人类各个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辉煌成就,一部教育名著代表了那个时代教育发展的理论至高点,深邃的思想内涵如同取之不尽的丰富矿产资源一样,每次阅读学习总有收获,可以帮助农村教师深刻认识教育、理解教育、掌握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所以农村教师在阅读名著时一定要扎扎实实,不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对名著要细嚼慢咽、仔细品味,彻底理解和领会书中的观点,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要多下功夫,反复琢磨、反复研究,直到彻底领悟为止。

其次,要读一些学科专业方面的书籍,包括学科领域的重要期刊杂志。学科知识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处于中心位置,扎实的学科知识是农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农村教师要保持所掌握的学科知识系统深入、组织良好,形成该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界限、层次及思维活动的工具和方法,需要不断读书、自我培养、及时掌握自己专业领域学科发展的新动态。一方面,读学科领域内代表性的著作,能系统深入获得学科知识;另一方面,阅读学科领域内的重要期刊杂志,学术杂志能及时反映当代学科发展的最前沿状态,能以最迅捷、最快速的方式呈现学科领域的新观点、新知识、新手段。

最后,要读一些专业外的书籍。读哲学类书籍,可以增加和提高农村教师思考问题的深度和高度,可以高屋建瓴地把握工作的方向,用一种更科学的方式从事教育实践工作。读时事新闻类的杂志报纸等等,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知识视角。读艺术类书籍,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农村教师自身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资源。只有打破学科界限,扩大自身知识视野,才能增强教育智慧,促进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4]。

五、网络学习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最便利方式

网络资源的便捷性和广泛性,可以使农村教师的学习突破时间、空间和经费不足的限制,网络信息可以传播学习教育领域、学科领域的新观念和新思想,成为教师可以信手拈来的教育资源。实现农村教师网络学习的常见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视频。网络教育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教育视频就是一种很好的农村教师学习资源。农村教师只要联网,一方面,可以聆听国内外知名学者、教育专家的讲座,领略大家风范,了解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充实自己的教育思想理念;另一方面,可以观看同行的课堂教学视频,分享这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处理模式、成功之处。比如:中国教育网“空中课堂”每天播出11个小时,内容包括“同步课堂”和“教师培训”等。另外,中国教育资源网、中国基础教育、k12中小学教育教学风采等都有优质的教育视频资料,可以满足农村教师自学的需要[5]。

第二,教育博客。农村教师由于居住分散,承担的教学工作任务重,要在固定的时间外出学习非常困难,而教育博客可以使农村教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上网就可以进行学习交流。一方面,教育专家通过博客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理念,对群里的教师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引领;另一方面,农村教师可以把自己工作中的所想、所感以及发生的教育事件以博客的形式发出去,恳请专家帮助,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跨区域的其他教师也可以针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使农村教师在这种研讨、交流中开拓视野、发展教育思维,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6]。

第三,移动学习。这是信息化时代教师自我培养的独特途径之一。移动学习是教师借助智能手机、掌上电脑,针对自己的专业需求进行随时、随地连线学习。农村教师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针对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直接指向实际问题解决的学习,这种学习具有情境性、即时性,符合农村教师学习的特性[7]。

总之,农村教师尽管身处农村学校之中,但在信息化时代,他们实现教师自我培养的方式与路径仍旧随处可以找到。在追求城乡教育质量均衡的新时代,农村教师承担着更为艰巨的教学质量提升任务,相信自我培养方式的采用一定能够成为他们在新时期不辱社会使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德]第斯多惠著.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葛建华.精确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的“领路人”[J].中小学管理,2014(9).

[3] 蔡京玉.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 韩冬梅,李昕阳.终身学习: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4).

[5] 朱春俐.学习科学视域下农村教师基于网络学习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4(10).

[6] 汤婉青.利用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学刊[J],2008(4).

[7] 袁亚妮.网络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思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J],2014(14).

[作者:樊香兰(1972-),女,山西夏县人,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硕士;孟旭(1963-),男,山西文水人,太原师范学院科研处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