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原藏《聊斋诗集》钞本研究(续)

2015-05-15 15:27邹宗良
蒲松龄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钞本七绝聊斋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续2014年第1期]

(303)早行  五绝一首:早起。

(304)夏客稷门僦居湖楼  七绝二首:西来;半亩。

(305)寄王玉斧  七绝一首:三冬。

(306)二月朔日雪  五律一首:酿雪。

(307)清明后微雨马上作  七律一首:芳草。

(308)麦秋旋里  七律一首:迎门。

(309)避暑旧石隐园,蓬蒿没径,借亭为廪,不可斋矣,感而书此  七绝一首:山色。

(310)七月酷暑  七古一首:六月。

(311)齐民叹  五古一首:圣明。

(312)秋夜临池  五律一首:涨落。

(313)鉏园歌  七古一首:雨后。

(314)寄安十三兄去巧  七古一首:梓潼。

(315)重阳前一日  七律一首:节近。

(316)重阳载酒柳亭作,呈毕七兄莱仲  七古一首:彭泽。

(317)志梦  七绝一首:银河。

(318)十六日途中得灰字  七律一首:衮衮。

(319)归途大风  七律一首:朔风。

(320)二月十五日赴郡,作钝蹇行  七古一首:雨后。

(321)风寒泛舟  七古一首:一苇。

(322)出城见杏花  七绝一首:雪馀。

(323)历下吟  五古一首:试期。

(324)石隐园  七律一首:年来。

(325)击魃行  七古一首:六月。

(326)寄李希梅  五古一首:白雪。

(327)唐子向以近作见示  七绝二首:离忧;画阁。

(328)王司寇阮亭先生寄示近刻,挑灯吟诵,至夜梦见之  七绝二首:花辰;自从。

(329)毕子光小阁落成索题,戏为长歌  七古一首:少白。

(330)初见耕者  五律一首:东作。

(331)挽朱子青  五律一首:蕴藉。

(332)红梅  五律二首:烂熳;丹砂。

(333)途次阴雨  七绝一首:红桃。

(334)祝年词  七古一首:天行。

(335)五月黄花  五绝一首:篱菊。

(336)十日雨  七律一首:潦水。

(337)珍珠泉  七律二首:稷下;一曲。

(338)面壁斋  七古一首:聊斋。

(339)兀[寂]坐  五古一首:张廌。

(340)课农  五古一首:沃田。

(341)(坐久)  五律一首:脉脉。此诗清华本失题,接排于《课农》之后。

(342)答毕振叔  五古一首:君方。

(343)五月晦日夜,梦渔洋先生枉过,不知迩[尔]时已捐宾客数日矣  七律三首:遥忆;高轩;昨宵、驴背二首之一,具体诗作不能确定。

(344)雨后李澹庵至  七古一首:朝雨。

(345)自青州归,过访李澹庵,值其旋里,绕舍流连,率作俚歌  七古一首:伟人。

(346)二十七日旋里,至夜大雪  五律一首:行旋[旅]。

(347)春日  七律一首:芳春。

(348)苦寒  五律一首:过岁。

(349)十月孙圣佐斋中赏菊  七古一首:我昔。

(350)赋得阴阴夏木啭黄鹂  七律一首:夏日。

(351)老慵  五古一首:老慵。

(352)感怀  五古一首:一村。

(353)自适  五律一首:七十。

(354)六月十一日晚呼箬共饮  五律一首:欲饮。

(355)怜竹  五古一首:种竹。

(356)暮饮  五律一首:炳烛。

(357)悼内  七律六首:人生;自嫁;烛影;古人;二十;浮世。

(358)绝句  七绝一首:五十。

(359)过墓作  五古一首:野有、朝看二首之一,具体诗作不能确定。

(360)奂山小憩  七绝一首:五年。

(361)读史  五古三首:宦竖;仲尼、谄言、君子三首之二,具体诗作不能确定。

(362)登台共饮  五绝一首:昔日。

(363)十二月[日]孙圣佐见招赏菊  七绝一首:登台。

(364)扫迳  五绝一首:埽径。

(365)贫女  五古一首:东家。

(366)刘士安  五古一首:士安。

(367)元稹  五古一首:才人。endprint

(368)慕容垂  五古一首:我笑。

(369)褚遂良  七绝一首:金管。

(370)秋  七律一首:独趁。

(371)午睡初就枕,忽荆人入,见余而笑,急张目,则梦也  七绝一首:一自。

(372)雪夜  七律一首:暮来。

(373)除夕  七绝一首:三百。

(374)雨后次岩庄  七绝一首:雨馀。

(375)赠妓  七绝一首:秃衿。

(376)闻孙树百以河工忤大僚  七律一首:西风。此诗与(104)题《署中见邑事烦苦,凄然有感》分别为同一诗作之定稿与初稿。

(377)大风  七古一首:崑岡。

(378)呈树百  七律一首:万里。

(379)早春  七律一首:近城。此诗与(93)题《署中》重出。

(380)登高  五古一首:游子。

(381)为青霞选唐绝百首  七绝一首:为选。

(382)听青霞吟诗  五绝一首:曼声。

(383)长句  七绝一首:旗亭。

(384)树百问余可仿古时何人,作此答之  七绝一首:重门。

(385)夜雨  七古一首:凄风。

(386)对月寄般阳诸朋旧  五古一首:对月。

(387)舟中  五绝一首:小船。

(388)湖上留别  五绝一首:湖上。

(389)中秋无月,客出太白捉月图,因赋得把酒问青天  古体一首:鱼鳞。

(390)湖津夜泊  七古一首:朔风。此诗与(109)题《舟中夜坐》重出。

(391)早过秦邮  五律一首:茅店。此诗与(86)题《早渡》重出。

(392)寿赵夫人  七绝一首:笙歌。

(393)树百家宴戏呈  五绝一首:誖謑。

(394)树百宴,歌妓善琵琶,戏赠  七绝五首:丽人;垂肩;凤翘;小语;笙歌。

(395)客署作  七律一首:鹤亭。此诗与(110)题《客署》重出。

(396)感愤  七律一首:漫向。此诗与(112)题《十九日得家书感赋》重出。

(397)秦邮官署  五古一首:春花。此诗与(95)题《秦邮署中》重出。

(398)漫兴  七律一首:芳草。

(399)旅邸戏成  七绝一首:曾向。

(400)大人行  七古一首:金貂。

(401)甕口道夜行遇雨  七古一首:日暮。

(402)榻上  七绝一首:解衣。

(403)至树百家  七绝一首:风颠。

(404)冒雨归家  五古一首:千里。

(405)拟古  古体一首:妾如。

(406)拟边衣  七古二首:天高;凉风。

(407)过东郭故斋  七律一首:微风。

(408)希梅斋中  七律一首:芳草。此诗与(114)题《卧友人斋中》重出。

(409)留别  七律一首:山村。

(410)拨闷  七律一首:白云。

(411)独酌  七律一首:独酌。

(412)咏怀  七律一首:谋生。

(413)田家苦  古体一首:稻粱。

(414)廷尉门童子谣  古体一首:夕阳。

(415)秋闺,拟李长吉  古体一首:秋风。

(416)古意  五古一首:月光。

(417)寄弟  古体一首:六月。

(418)赠新城郎邑侯  七律一首:桓台。此诗与(248)题同题重出。

三、清华本是一个《聊斋诗集》合本

经过钩沉与复原,我们终于可以得睹失而复得的清华本的庐山真面目了。钩沉所得的清华本《聊斋诗集》,共存诗四百十八题,六百○四首。我们知道,曾经存世的聊斋诗,总数在一千三百首上下,在今所知见的各种《聊斋诗集》钞本中,清华本算得上是一个存诗甚夥的钞本了。那么,清华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钞本呢?

据笔者考察,这是一个《聊斋诗集》的合本。也就是说,它是钞录者将自己所见到的两种不同的《聊斋诗集》钞本合钞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聊斋诗集》钞本。

说清华本是一个《聊斋诗集》的合本,有什么证据呢?

我们可以把清华本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即:

(一)第一题《青石关》至第三百七十三题《除夕》,共三百七十三题,五百五十四首。

(二)第三百七十四题《雨后次岩庄》至第四百十八题《赠新城郎邑侯》,共四十五题,五十首。

这两个不同的部分,分别对应的是两种存传于世的《聊斋诗集》钞本。

先说第一部分。自第一题《青石关》至第三百七十三题《除夕》的三百七十三题五百五十四首诗作,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甲、乙、丙三大段,即:甲段,第一题《青石关》至第八十五题《侠女行》,共八十五题,一百二十五首;乙段,第八十六题《早渡》至第一百十五题《寒食阴雨,怀刘孔集》,共三十题,三十五首;丙段,第一百十六题《读张视旋悼亡草并传》至第三百七十三题《除夕》,共二百五十八题,三百九十四首。endprint

经对勘可知,清华本第一部分甲段,自《青石关》至《侠女行》的八十五题诗作,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聊斋文库收藏的传为蒲松龄儿孙所钞的《聊斋诗草》甲本(以下称“传甲本”)编次、内容大体一致。由此可以进一步认定,这部分诗作最初的底本,应该是传甲本系统的某个钞本。

八木章好先生在《蒲松龄儿孙钞本聊斋诗草校勘记》中列出了传甲本的诗作排列顺序和首数  [5],传甲本共收诗作九十三题,一百二十八首。经与清华本对校可知,清华本的这八十五题诗作,较传甲本缺失《寿赵夫人》、《甕口道夜行遇雨》、《田家苦》、《寄弟》、《戏柬高鲁坛》、《秋夜雨》、《怀如水》、《同长人、迺甫、刘茂功河洲夜饮,即席限韵》,八题八首;在传甲本原诗题之下少收《怀晋石》、《喜雨口号》二题四首,其中《喜雨口号》二首为八木先生发现的仅见于传甲本的蒲松龄佚诗。清华本第一部分甲段又在传甲本原诗题之下增入《贵公子》一首、《元宵后(传甲本无后字)与树百赴扬州》一首、《寒食阴雨,有怀刘孔集》二首、《客斋》一首、《中秋微雨,宿希梅斋》一首、《寄孙树百》二首、《草庐》一首,共九首诗作。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清华本第一部分甲段的诗作确实是据传甲本系统的钞本钞录的,为什么会出现部分诗作的缺失和在原诗题之下增减诗作的情况呢?

笔者曾做过考察,传甲本不避“曆”、“奕”、“载” 等清帝名讳诸字,也不避孔子的名讳。因为避孔子名讳在清雍正三年乙巳(1725)以后,故笔者判断传甲本大致抄成于康熙末年至雍正三年之前的数年之间 [6]237-251。而据罗尔纲编订的《三种目录对照表》,清华本的《王鹿瞻在瓜州(对照表作洲,诗集二作州)邱荆石先生幕,作此寄之》诗题,已由传甲本的“丘”字改作“邱”字,说明或是清华本第一部分甲段诗作的底本出现较晚,或清华本第一部分甲段诗作钞录的时间较晚。就底本而言,清华本第一部分甲段钞录自传甲本系统的钞本是一个显在的事实,但清华本这部分诗作的底本在辗转流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部分诗作的缺失,而后来的钞录者在过录这些诗作的时候也会据自己所见到的与原钞本中同题的诗作进行增补,将同题一首增益为一题数首。笔者以为,清华本第一部分甲段的底本并不是今存的传甲本本身,而是在后来流传的过程中有所增减的传甲本系统的某个钞本。

清华本第一部分乙段,即自第八十六题《早渡》至第一百十五题《寒食阴雨,怀刘孔集》的诗作,其底本则出自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聊斋文库收藏的传为蒲松龄儿孙所钞的《聊斋诗草》乙本(以下称“传乙本”)的系统。

庆应义塾大学聊斋文库收藏的传乙本共收诗三十三题,五十二首。经与清华本第一部分乙段对勘,我们发现了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传乙本的三十三题五十二首诗作,在清华本中被缩减成了十五题十八首诗;其二,是清华本第一部分乙段另有十六题十八首诗作,就性质而言与传乙本完全相同,它们同样应该出自传乙本。传乙本未收这部分诗作,说明今日所见的传乙本极有可能收诗不全,它很可能只是一个聊斋诗的残本。

先说第一个问题。传乙本的三十三题五十二首诗作,在清华本中被缩减为《早渡》、《长堤》、《中秋》、《把酒问青天》、《射阳湖》、《夜微雨旋晴,河汉如画,慨然有作》、《正月三日呈安宜孙树百,时得大计邸抄》、《署中》、《离别曲》、《秦邮署中》、《挽淮阳道》、《公无渡河》、《孙树百先生寿日,观梨园歌舞》、《辛巳冬,闻历友自湖北归,怀以二律》、《用高少宰题》等十五题十八首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经过对勘,笔者发现原因在于传乙本所收的诗作,与传甲本中的诗多有重复。其中有些诗作,在传甲本和传乙本中重复出现;另有一些诗作,传乙本虽然与传甲本诗题不同,但诗作内容却是相同的,属于同诗异题的情况。由于传甲本和传乙本所收的诗多见重复,而清华本或之前的钞录者则是在钞过传甲本之后再钞录传乙本的,所以他在钞录的时候对传乙本中与传甲本重复的诗做了删除。具体说来,传乙本中与传甲本同题的《早行》、《平河桥贻孙树百》、《清水潭决口》、《途中》、《夜发维扬》、《旅思》、《寒食阴雨,有怀刘孔集》、《湖上早饭,得肥字》、《漫兴》、《养蚕词》、《九月望日怀张子历友》,凡十一题十三首,因为已经据传甲本系统的钞本钞录于前,所以在据传乙本系统的钞本钞录时被钞录者直接予以删除;传乙本另有《写意》一首,即传甲本的《途中》其一;《寄王子鹿友兼呈邱氏诸兄弟》一首,即传甲本的《王鹿瞻在瓜州邱荆石先生幕,作此寄之》一首;《寄人》二首,即传甲本的《寄家》二首;《署中》其二,即传甲本的《射阳湖》一首;《舟中偶成怀历友》四首,即传甲本的《舟中独酌》、《黄河晓渡》各一首,《舟过柳园,同孙树百赋》二首;《湖上怀历友》六首,其一、其二、其四、其五传甲本作《河堤远眺》四首;其三、其六传甲本作《客斋》二首;《夜坐有怀郢社诸兄弟》一首,传甲本作《怀郢社诸游好》一首。以上共七题十六首诗作,在传甲本与传乙本中同诗异题。因为这些诗作已经被钞录者据传甲本系统的钞本钞录于前,故而在据传乙本系统的底本钞录这部分诗作时,钞录者也对这些与前诗同诗异题的诗作做了删除。

第二个问题,清华本第一部分乙段另有《登岱行》、《崂山观海市作歌》、《读唐人诗集》、《夜坐怀张历友》、《署中见邑事烦苦,凄然有感》、《呈树百》、《大风行》、《夜电》、《舟中夜坐》、《客署》、《又呈树百》、《十九日得家书感赋,即以呈刘子孔集、孙子树百两道翁》、《霸王祠》、《卧友人斋中》、《寒食阴雨,怀刘孔集》,共十六题十八首诗,不见于传乙本。笔者思考后认为,这些诗作虽不见于今存的传乙本,但却应该是传乙本所遗失的部分,可以补今存传乙本之缺失。

提出这一看法的理由有二。其一,笔者曾考察认为,传乙本不避清道光、同治诸帝讳而避孔子名讳,其钞成的时间大约在雍正三年之后到乾隆初年这段时间。[6]237-251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传乙本方被平井雅尾自蒲家庄蒲氏直系族人手中获得。在其钞成之后存于蒲家二百年左右的时间里,“闻先生所作藏于其家一小楼,后阴雨楼圮,遂多损坏。及咸丰壬戌,捻匪突至,复罹兵燹,焚毁无节” ① 。在历二百余年保存不善且经兵燹战乱之后,很难保证今存的传乙本仍为全帙。从八木章好先生《蒲松龄儿孙钞本〈聊斋诗草〉校勘记》对传乙本所作的介绍看,今存传乙本仅十二页的篇幅,不像是一个独立钞本的规模。传乙本正文之前只有“聊斋集”三字,并无全部诗作的目录,因此也就不能断言今存的这十二页即其全帙。endprint

其二,笔者在《对传为蒲松龄儿孙钞本的两种〈聊斋诗草〉的考察》一文中曾经指出,“传乙本《聊斋诗草》中的诗作,从诗题到诗句都处于创作的原初状态,它与蒲松龄纪念馆收藏的《聊斋偶存草》抄本性质大致相同,是属于聊斋诗初稿本系统的一个钞本。”而清华本第一部分乙段的这些诗作接排于今见传乙本诸诗之后,就其性质而言则同样属于聊斋诗的初稿本系统。

下面举两例以作说明。一是清华本第一部分乙段所存《署中见邑事烦苦,凄然有感》七律一首,其诗云:

西风无尽雁声酸,碎筑狂歌泪未干。

星斗夜摇银汉动,芙蓉醉击玉龙寒。

故人憔悴折腰苦,世事风波强项难。

吾辈只应焚笔砚,莫将此身老江干。

再看清华本第二部分所收的《闻孙树百以河工忤大僚》七律一首:

西风策策雁声残,酌酒挑灯兴未阑。

星斗夜摇银汉动,芙蓉醉击玉龙寒。

故人憔悴折腰苦,世路风波强项难。

吾辈只应焚笔砚,莫将此身葬江干。

罗尔纲先生在《诗集一》钞本此诗的天头位置作校注云:“这一首《闻孙树百以河工忤大僚》与清华本的全同。又这一首与清华本中的《署中见邑事烦苦,凄然有感》一首,亦几全同,惟首两句作‘西风无尽雁声酸,碎筑狂歌泪未干,第六句‘世路作‘世事而已,当系一诗两稿。”按前后二诗中出现的异文,除罗尔纲所云外,还有末句“老江干”与“葬江干”一处。比较前后二诗,我们不难作出判断,《署中见邑事烦苦,凄然有感》为此诗的初稿,《闻孙树百以河工忤大僚》则为后来的定稿。

二是清华本第一部分乙段的《寒食阴雨,怀刘孔集》七律一首:

十年尘土叹遭逢,魂断高楼细语(按疑为雨字误钞)中。

独坐屋梁看落月,怜依睡鹭梦征鸿。

十围杨柳连朝发,千里星河此夜同。

休教城头吹画角,离人幽恨正无穷。

这首诗也见于蒲松龄纪念馆收藏的《聊斋偶存草》钞本,但诗句又有不同。下面是《聊斋偶存草》钞本中的原诗:

几年尘土叹遭逢,魂断高楼细雨中。

独坐屋梁看落月,怜依鸥鹭梦征鸿。

十围杨柳连朝发,千里星河此夜同。

何处东风吹画角,离人幽恨正无穷。

在清华本第一部分甲段,则保存了据传甲本系统的底本钞录而成的《寒食阴雨,有怀刘孔集》七律三首其三,其诗云:

几年漂泊叹遭逢,魂断高楼细雨声。

独坐屋梁看落月,怜依鸥鹭梦征鸿。

满城桃李连朝发,千里星河此夜同。

何处高楼吹画角,客窗幽恨正无穷。

仔细比较这首诗三种版本的不同之处,其首联应是由“十年尘土”→“几年尘土”→“几年漂泊”,由“细雨中”→“细雨声”;颔联则是由“睡鹭”→“鸥鹭”;颈联由“十围杨柳”→“满城桃李”;尾联则由“休教城头”→“何处东风”→“何处高楼”,由“离人”→“客窗”。就这首诗的递次修改而言,由清华本第一部分乙段→《聊斋偶存草》钞本→清华本第一部分甲段,修订的过程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

须要指出的是,初稿本系统的诗作在存传于世的诸《聊斋诗集》钞本中是比较稀见的。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这类钞本,也仅有传乙本和《聊斋偶存草》两种而已。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笔者认为清华本中位于传乙本诸诗之后的这十六题十八首属于初稿本系统的诗作,极有可能与前面已见于传乙本的十五题十八首诗同属于传乙本。换言之,清华本第一部分乙段《登岱行》等十六题十八首诗虽然不见于今日所见的传乙本,但却极有可能是传乙本在流传过程中散佚的部分。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部分属于初稿本系统的诗作接排于性质相同的传乙本诸诗之后,不会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下面要说明的是这样一个重要事实,清华本的第一部分,即第一题《青石关》至第三百七十三题《除夕》的部分,编次、内容与王怡之旧钞张序五卷本大致相同,有助于认识张序五卷本诗作的编排次序与面貌。要说清这个问题有些费辞,我们且从路大荒先生对聊斋诗的整理说起。

据路大荒《整理蒲松龄诗文杂著俚曲的经过》 ① 和路编《蒲松龄集》所附的《编订后记》、栾调甫《〈聊斋诗集〉序》,路先生数十年间对聊斋诗所作的整理,经历的是这样一个具体过程:(1)早年得《聊斋诗集》钞本二卷,存诗三百五十五首,编为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版《聊斋全集》本《聊斋诗集》 ② ;(2)1955年,自栾调甫处借得《聊斋诗草》钞本一册,起康熙四十一年壬午,迄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存诗二百三十一首;(3)自《齐鲁遗书》中录出《聊斋诗草》一种,起康熙四十九年庚寅,迄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存诗九十七首,其中与栾藏本重出九首,与二卷本《聊斋诗集》重出四十首;(4)辑佚的工作:自王士禛《系河饮饯图》墨迹辑录一首,自《淄川西关赵氏家谱》辑录六首,自《历亭诗文汇编》辑录一首;(5)1955年冬得王仲衡藏《南游诗草》,未编年,存诗七十八首;(6)1956年夏,得淄川王怡之旧钞《聊斋诗集》五卷,首有张鹏展序,第一卷未编年,第二卷至第五卷为编年诗,起康熙十四年乙卯,迄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存诗五百三十三首;(7)自蒲松龄故居(今蒲松龄纪念馆)得《聊斋诗草》钞本,补栾调甫《聊斋诗草》钞本、《齐鲁遗书》本《聊斋诗草》所不载的诗作十一首;(8)得崔介寄钞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藏《聊斋诗集》;(9)得淄川孙氏藏《蒲柳泉先生诗抄》残本;(10)人民文学出版社代借北图藏《留仙吟坛留迹》钞本;(11)《蒲松龄集》排印期间,又借得中山大学图书馆藏《聊斋诗文集》钞本,将诸本所无的十馀首诗收入未编年的续录一卷;(12)《蒲松龄集》初版之后,又得《聊斋偶存草》钞本一册,再次印刷时将诸本所无的七十九首诗分别收入编年诗和未编年的续录部分。endprint

路先生对聊斋诗的整理,大致是以王怡之钞五卷本《聊斋诗集》为底本的。路先生说:

至五六年(笔者按,指1956年)的夏天,又自淄川借到王怡之先生旧抄《聊斋诗集》五卷,附《诗余》一卷。首有嘉庆癸酉张鹏展序云:“余初读淄川蒲柳泉先生《聊斋志异》,忄厷奇变幻,极众态之形容,托深心于豪素;迹其缠绵悱恻,俶诡环伟之情,皆抑郁无聊,所不能已于世道人心之故,而诗人之旨寓焉。壬申,余征《续山左诗钞》,于其嗣孙庭橘获先生《诗集》五卷,《诗余》一卷。”存诗五百三十三首,词四十二阕。第一卷第一首为《青石关》,正与《南游诗草》同,但没有注明年次;第二卷至第五卷均按年编次,起乙卯,迄甲午,这是使我把《诗集》按年次编定良好的基础。①

传世的王怡之旧钞五卷本《聊斋诗集》,卷一的诗作本未编年。也就是说,路编《聊斋诗集》卷一的系年,全部出自路先生本人的考订。对蒲松龄的南游诗(康熙九年庚戌至康熙十年辛亥),路先生以王仲衡藏《南游诗草》的编次为据做了系年的工作;康熙十年辛亥、康熙十一年壬子诗,路先生据《般阳诗萃》所署干支做了系年的工作;康熙十二年癸丑、康熙十三年甲寅诗,路先生仅对其中少数作品做了系年。这样,在路编《蒲松龄集》本《聊斋诗集》卷一,这些经路先生改动了编排顺序的部分已经看不出王怡之旧钞《聊斋诗集》五卷本的面貌。但笔者发现,在那些未经路先生改动的地方,这个五卷本的面目仍然依稀可见。如路编《蒲松龄集》本《聊斋诗集》卷一,路先生在康熙十二年癸丑《又寄孙树百,兼贻鲁坛》题下作按语云:“按:以下各诗为张序五卷本第一卷所编订之目次,然未注年代,兹考之亦未得其究竟,因亦不能移于他处,姑附于此。”这里所说的“以下各诗”,指的是被路先生“姑附于”康熙十二年癸丑之下的原五卷本中的四十一题六十一首诗作。今据1962年8月初版的《蒲松龄集》本《聊斋诗集》,将这些五卷本中的原诗与清华本作对照表如下:

《蒲集》本康熙十二年癸丑“姑附”诗编次          清华本诗作排列顺序

(1)又寄孙树百,兼贻鲁坛七绝四首         (55)又寄孙树百,兼贻鲁坛七绝四首

(2)宫怨七绝三首

(3)答袁子续、孙湘芷重九见招七律一首     (56)答袁子续、孙湘芷重九见招七律

一首

(4)九日送袁子续七律一首                (57)九日送袁子续七律一首

(5)重阳送定甫北上七绝二首          (58)重阳送定甫北上七绝二首

(6)次韵和如水八音诗七律一首        (59)次韵和如水八音诗七律一首

(7)趺坐五律一首                    (60)跌[趺]坐五律一首

(8)赠惠公弟七律一首                (61)赠惠公弟七律一首

(9)九日再贻定甫兼呈如水七律三首    (62)再贻定甫兼呈如水七律三首

(10)秋兴五律一首                   (63)秋兴五律一首

(11)咏史五古三首                   (64)咏史五古三首

(65)宫怨七绝三首

(12)马嵬坡,拟李长吉古体一首        (66)马嵬坡,拟李长吉古体一首

(13)田雀行古体一首                 (67)田雀行古体一首

(14)贻希梅五古一首                 (68)贻希梅五古一首

(15)怀树百二章古体二首             (69)怀树百二章古体二首

(16)怀赵晋石五律六首               (70)怀晋石五律四首

(17)日中饭七古一首                 (71)日中饭七古一首

(18)灾民谣古体一首                 (72)灾民谣古体一首

(19)酬如水留别五古二首             (73)酬如水留别五古二首

(20)杂诗五古一首                   (74)杂诗五古一首

(75)王长仁园中讌集,因怀如水五古一首endprint

(21)喜如水至,贻长句七律一首        (76)喜如水至,贻长句七律一首

(77)和如水过大兵行营之作七律一首

(78)遣怀七律一首

(79)贻王淑子孝廉七律一首

(22)偶感七律一首                   (80)偶感七律一首

(23)秋斋七律一首                   (81)秋斋七律一首

(24)九日七律一首                   (82)九日七律一首

(25)喜雨口号七绝一首               (83)雨喜口号七绝一首

(26)卧万仞芙蓉斋,听棋客争道        (84)卧万仞芙蓉斋,听棋客争道七七律

七律一首                           一首

(27)侠女行七古一首                 (85)侠女行七古一首

(86)早渡五律一首

(28)长堤五律一首                   (87)长堤五律一首

(29)中秋七古一首                   (88)中秋七古一首

(30)把酒问青天古体一首             (89)把酒问青天古体一首

(90)射阳湖七古一首

(31)夜微雨旋晴,河汉如画,慨然有作   (91)夜微雨旋晴,河汉如画,慨然有作七

七律一首                           律一首

(92)正月三日呈安宜孙树百,时得大计邸抄

二首七律

(93)署中七律一首

(94)离别曲古体二首

(95)秦邮署中五古一首

(96)輓淮阳道古体一首

(32)公无渡河古体一首            (97)公无渡河古体一首

(98)孙树百先生寿日,观梨园歌舞七古一首

(99)辛巳冬,闻历友自湖北归,怀以二律七律

二首

(33)用高少宰题七绝二首

(34)登岱行七古一首               (100)登岱行七古一首

(35)劳山观海市作歌古体一首       (101)崂山观海市作歌古体一首

(36)读唐人诗集五古一首           (102)读唐人诗集五古一首

(37)夜坐怀张历友七律一首         (103)夜坐怀张历友七律一首

(104)署中见邑事烦苦,凄然有感七律一首

(38)呈树百七律二首               (105)呈树百七律一首

(39)大风行七古一首               (106)大风行七古一首

(40)夜电七古二首                 (107)夜电七古二首

(108)用高少宰题七绝二首

(41)舟中夜坐七古一首             (109)舟中夜坐七古一首

(110)客署七律一首

(111)又呈树百

(112)十九日得家书感赋,即以呈刘子孔集、

孙子树百两道翁七律一首

(113)霸王祠七律一首

(114)卧友人斋中七律一首

(115)寒食阴雨,怀刘孔集七律一首

由这个对照表中诗作排列顺序的比勘对照,可以获知以下事实:(1)王怡之旧钞张序五卷本卷一的诗作,编次为传甲本+传乙本+本文推考的传乙本散佚部分,也即传甲本+笔者所推考的传乙本的全帙;(2)路先生所列的这个“张序五卷本第一卷所编订之目次”,只是一个大致的五卷本原诗的排列顺序,因为本来排列在这个顺序之中的多首诗作,路先生认为可以系年,故被其从这个他认为不能系年“因亦不能移于他处”的顺序中抽离。endprint

由以上比较可知,与清华本相同,传世的《聊斋诗集》五卷本卷一的诗作,其实也是由传甲本+传乙本+本文推考的传乙本散佚部分接续而成的。因此,将清华本第一部分甲段、乙段的诗作与路编《聊斋诗集》卷一并观,可以见出传世的五卷本《聊斋诗集》卷一的大体面貌,这可以说是清华本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因为在厘清了这一事实之后,我们在对《聊斋诗集》卷一的诗作重新编年的时候,对于前人整理本中系年有误的那些诗作,就可以先依据清华本的编次找到其在张序五卷本中原来的位置,从而将其一一归位。这样,对这些诗作的准确系年而言也就有了可靠的版本依据。

清华本第一部分丙段,自第一百十六题《读张视旋悼亡草并传》至第三百七十三题《除夕》的诗作,则与王怡之旧钞张序五卷本卷二至卷五收诗大致相同。我们知道,张序五卷本本是一个聊斋诗的选本,其卷四、卷五即康熙四十一年壬午至康熙五十三年甲午诗,路先生在整理时已经据栾调甫藏《聊斋诗草》钞本、《齐鲁遗书》本《聊斋诗草》、蒲松龄故居藏《聊斋诗草》钞本等对编年诗做了大量增益,卷四、卷五的诗作已非五卷本原貌。路编《聊斋诗集》中基本保存了五卷本原貌的,只有卷二、卷三的部分。而清华本第一部分丙段,自第一百十六题《读张视旋悼亡草并传》至第二百四十八题《赠新城郎邑侯》,共一百三十三题二百四十八首,与路编《聊斋诗集》卷二、卷三正相重合。我们将1962年8月初版的路编《聊斋诗集》卷二、卷三与清华本的这部分诗作对勘之后发现,路编《聊斋诗集》卷二、卷三的诗作,与清华本所收诗作不仅编次一致,每题的首数绝大部分也是相同的。笔者考察认为,路编《聊斋诗集》卷二、卷三与清华本相关诗作编次不一致的地方,或同题诗作首数有所不同的,都是路先生在五卷本底本的基础上对诗作进行移置、增补的结果。因为清华本第一部分的诗作与路编《聊斋诗集》作为底本使用的王怡之旧钞张序五卷本收诗相同,编排顺序一致,那么以清华本为据,我们同样可以得悉路先生编次聊斋诗时对诗作进行移置、增补的情况,并对其系年有误的诗作进行订误。下面举几例以作说明:

如《四十二岁初度》七绝一首,为路编《聊斋诗集》卷二康熙二十年辛酉第一题诗。在笔者所知见的十馀种《聊斋诗集》钞本中,此诗仅见于崔介钞寄路先生的国图藏《聊斋诗集》钞本,排列于《麻姑雀》之后,《降辰哭母》之前,为路先生据国图藏钞本补入五卷本排列顺序的诗作。很明显,此诗与作于同一年的《降辰哭母》诗为同日之作,仍应据国图藏钞本的排列顺序置于《麻姑雀》之后,《降辰哭母》之前。

再如《子笏》一诗,本不见于清华本和张序五卷本,不在这两种钞本的编次之中。国图藏钞本、淄川张庆林藏本《聊斋诗集》收有《子笏》诗,俱排列于《示诸儿》之后,《饱食园中果》之前;二卷本《聊斋诗集》亦收此诗,排列于《示诸儿》之后,《九月至济南,游东流水,即为毕刺史物色菊种》之前 ① 。从这几种钞本的排列顺序看,《子笏》诗明显排列于康熙三十年辛未的诗作序列之中。因路先生未作版本考察,仅以诗中文字有错讹的“一侄七岁能说典”为据,误将《子笏》诗自数种钞本康熙三十年辛未的序列中删除,补入五卷本卷二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之下,从而导致了对蒲松龄诸子生年等问题的一些错误认识 ② 。由收诗相同的清华本可知,五卷本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之下本无此诗,《子笏》诗应归位于康熙三十年辛未《示诸儿》之后,《饱食园中果》之前。

作为合本,清华本的第二部分,自第三百七十四题《雨后次岩庄》至第四百十八题《赠新城郎邑侯》,则钞自一个较为少见的钞本,即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藏《听秋声馆钞书》本《聊斋诗草》的祖本。

白亚仁(Allan Barr)教授曾有专文介绍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听秋声馆钞书》本《聊斋文稿》、《聊斋诗草》,并从中辑录出路编《聊斋诗集》失收的《夜雨》、《舟中》、《湖上留别》、《中秋无月,客出太白捉月图,因赋得把酒问青天》、《树百家宴戏呈》五题五首诗作  [7]。这个《聊斋诗草》钞本共收诗九十九题,一百三十首。据钞本卷末的无旱子跋,其最后三题《咏史》五古二首、《和唐太史五亩园诸咏原韵》五古三首、《次韵答王司寇阮亭先生见赠》七绝一首本不见于原钞本,乃钞录者无旱子自《国朝山左诗钞》补入者。

《听秋声馆钞书》本《聊斋诗草》是一个国内尚不经见的钞本。如白亚仁先生所说,这个钞本所标示的辛亥(康熙十年)、壬子(康熙十一年)的干支并不可靠,笔者认为其所收诗作大约写成于康熙九年庚戌至康熙十二年癸丑之间。在今整理本《聊斋诗集》卷一编年讹误依然较夥的情况下,这个钞本值得高度关注。

清华本或其祖本的钞录者在钞录这部分诗作的时候,同样因为已经有许多诗作被钞录于前,故在钞录的过程中对《听秋声馆钞书》本《聊斋诗草》系统钞本的原诗做了较多的删除。其最后一题《赠新城郎邑侯》不见于《听秋声馆钞书》本《聊斋诗草》,应该是自他本补入的诗作。

清华本的第一部分与路大荒先生整理聊斋诗使用的底本张序五卷本大致相同,在整理本存在的问题较多而张序五卷本又不可复见的情况下,其对聊斋诗整理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清华本的第二部分则部分地反映了《听秋声馆钞书》本《聊斋诗草》祖本的面貌,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和发掘《听秋声馆钞书》本《聊斋诗草》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5]八木章好.蒲松龄儿孙钞本聊斋诗草校勘记[J].艺文研究,1984,(46):74-102.

[6]邹宗良.对传为蒲松龄儿孙钞本的两种《聊斋诗草》的考察[C]//邹宗良.蒲松龄研究

丛稿.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7]白亚仁.谈《听秋声馆钞书》本《聊斋文稿》、《聊斋诗草》[C]//山东大学蒲松龄研究室.

蒲松龄研究集刊(第四辑).济南:齐鲁书社,1984:352-261.

(责任编辑:陈丽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钞本七绝聊斋
明宁献王朱权《神隐书》版本与内容述评——兼述华南农业大学藏明初钞本价值
“花部”与“雅部”的融合——富连成藏《群英会》钞本浅议
论明义所见《红楼梦》钞本的文本史意义——以题红绝句的两处“缺失”为入口
积素凝翠(七绝)
圣洁(七绝)
永恒(七绝)
读破聊斋
关于《髹饰录》钞本与初注者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