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民科学健身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2015-05-17 04:39杨至刚王丽娜陈建强孙自俭董静梅郑宏源
体育科研 2015年5期
关键词:上海市市民科学

杨至刚,王丽娜,陈建强,孙自俭,董静梅,郑宏源

上海市市民科学健身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杨至刚1,王丽娜2,陈建强1,孙自俭1,董静梅3,郑宏源4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选取上海市部分市民(健身场所随机抽样)作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市民科学健身的现状及对策进行调查,调查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体体能了解情况、产生的健身困惑情况、对自己科学健身的认知的情况、对科学健身知识的了解情况、所得到的健身辅助情况、所用的健身监测仪器情况、对科学健身需求的认知等方面现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对策。

全民健身;现状;问卷调查;对策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发展服务市民健康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增强市民体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建设体育强市”的奋斗目标。上海市政府又在2011年12月提出了“力争到2015年,把上海基本建设成为全民健身体质增强、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产业发展迅速、重大赛事效益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郁的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体育强市”的总体目标。2013年上海又将“三十分钟体育生活圈”纳入了重点建设。可见上海市已经将体育健身作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向健身场所进行健身。如何保证体育的健康性,市民健身的科学性,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背景下,研究上海市民科学健身的现状与对策,就显的格外的必要和重要。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上海市部分市民(健身场所随机抽样)。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章和资料。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和较深入的分析,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对本文有关观点和数据进行论证,并总结出有一定指导和参考价值的观点。

1.2.2 专家访谈法

对本文相关的专家进行访谈,回答有关方面的问题。

1.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进行效度、信度检验,对健身场所中随机抽样的部分市民发放问卷,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5份,收回率为97%,其中有效476份,有效率为98.14%。采用spss17.0软件,对相关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现状

科学健身属于体育运动科学范畴,是以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有研究分别对科学健身与人体健康、科学健身与运动处方、科学健身的常用方法、不同身体部位的科学健身、不同年龄人群的科学健身、不同时期与阶段的科学健身、科学健身的医务监督、常见疾病的科学健身与康复等问题进行了论述[1]。

还有学者对“科学健身观”进行了阐述,指出这种观念将体育健身看作为是一个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以体育健身的各种基本规律和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依据,采用科学的健身方法与手段所从事的卓有成效的体育实践活动过程的观念和认识。并在体育健身实践中加以贯彻。“科学”是指反映某种客观规律的知识和信息的集合,是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客观规律,也是人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现[2]。

学者认为:科学健身的表现特征首先是健身目标的专一性;其次是健身内容的多样性;第三是健身方法与手段的科学性;第四是锻炼者的群落性与个体性;第五是健身锻炼的参与性;第六是健身锻炼负荷的适宜性;第七是健身锻炼的区别对待性;第八是健身锻炼的系统性;第九是健身锻炼的实效性。科学健身的必要性和盲目健身的危害性科学研究表明,科学的健身运动可以大大提高健身锻炼的效果,避免因不科学健身而造成的对身体的伤害和损害[3-6]。

国外发达国家的市民科学化锻炼程度高,国家重视程度高,资金投入大,市民对科学化锻炼的要求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人数多,并且有固定的岗位和服务场所。

上海已经将体育健身作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向健身场所进行健身。如何保证体育的健康性,市民健身的科学性,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背景下,研究上海市民科学健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就显的格外的必要和重要。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对身体体能了解的情况

健身一般可以分为两个种类,一种是有氧运动,一种是无氧运动,在健身的过程中,都是对机体形态、机能、素质的一种重复的刺激、破坏与塑造,因此健身之前、健身中、及健身后应该对自己身体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以便实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科学健身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4.20%的市民对自己的身体的体能非常了解,有12.39%的比较了解,有19.33%的不了解,有15.76%的部分了解,而有48.32%的很少了解。

3.2 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调查结果显示,有61.13%的市民在健身过程中经常遇到困惑,有30.25%的市民偶尔遇到健身困惑,8.61%的市民没有遇到任何困惑。在访谈中也了解到,这些困惑主要来自于锻炼的量的多少以及强度的大小,锻炼与工作的矛盾,锻炼与家务的矛盾、疲劳的恢复,运动损伤的康复等。

3.3 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对科学健身的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上海市民在健身过程中对自己科学健身认知的问卷调查,发现有9.03%的市民觉得自己健身非常不科学,40.97%的市民认为自己健身不科学,15.76%的市民觉得自己健身一部分是科学的,8.61%的市民认为自己健身较科学,1.89%的市民认为自己健身是非常科学的,还有23.74%的市民不知道是否科学(图1)。调查结果说明很多市民感觉到自己的健身不科学,或者是无法感知是否科学。从访谈的情况来看,很多人健身还是存在盲目性,健身也不考虑是否科学,就是以出汗为目的。

图1 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对自己科学健身的认知的情况Figure 1 Awareness of One’s Scientific Fitness of Shanghai Citizens in the Course of Exercise

3.4 上海市市民对科学健身知识的了解情况

科学健身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有助于健身的科学性,调查结果显示:有4.41%的市民对科学健身知识非常了解,有6.9%的市民对科学健身知识了解,有18.4%的市民对科学健身知识部分了解,有25.84%的市民对科学健身知识很少了解,而有44.33%的市民对科学健身知识不了解。从访谈中得知,很多市民对科学健身知识的获取往往不够主动,轻视了科学健身知识的重要性,觉得锻炼就是实践,理论的学习既没有那么多时间,也觉得没有必要。

3.5 上海市市民的健身目的

健身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健身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健身行为。健身目的也反映了健身者的健身意识和思想,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选择健身的目的是“长寿健康”(90.55%)和“为工作、生活、学习保持充沛的精力”(80.67%),其次的目的是为了“快乐”(73.74%)和“结交朋友”(62.81%),还有为了“聊天”(56.09%)和“消磨时间”(8.82%)。

3.6 上海市市民健身过程中得到的健身辅助的情况

在健身中如果配合健身检测或者监控会更好地掌握身体情况,并且对健身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图2是上海市民健身过程中得到的健身辅助的情况,显示:1.26%的市民寻找运动检测中心检测身体状况;有7.56%的市民请到专业教练指导;有13.45%的市民自己进行监控,主要通过心率、血压、速度来监控;有28.57%的市民接受过体质测试;还有67.44%的市民定期去医院体检。说明去医院体检是目前市民得到健身辅助的主要途径,而去专业的运动检测的人依然很少,另外自行检测的人也不多,这主要说明市民对于科学健身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是不够,特别是没有认识到科学健身中实时检测的重要性。这也进一步说明,今后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宣传科学健身,让市民对健身的科学性重视起来。

图2 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健身辅助的情况分析Figure2 Analysis of App lying Auxiliary Means by Shanghai Citizens in the Course of Exercise

3.7 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所用的健身监测仪器

使用运动监测仪器,可以帮助锻炼者实时掌控锻炼数据,实时调整锻炼的量和强度,保证锻炼的效果。图3是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使用监测仪器的情况,可以看出,有94.75%的人使用了体重计;有22.06%的人使用了手机锻炼软件;有51.47%的人使用计时器。而对于心率表、血压计、脂肪测量仪、计步器等却很少有人使用。说明大多数人还是停留在关心体重的变化以及锻炼所运用的时间上,而未认识和重视真正监测锻炼强度和量的心率表、计速器等。调查结果也说明,近年来手机锻炼软件的研发越来越多,下载安装方便,使用简捷,得到了很多人的亲睐。同时也说明,运动监测仪器的推广和宣传十分重要。

图3 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使用监测仪器的情况分析Figure 3 Analysis of Using Monitoring Instruments by Shanghai Citizens in the Course of Exercise

3.8 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对科学健身需求的认知

图4是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对科学健身需求的认知情况,从中可以看到,有93.91%的市民认为科学健身中应该注意饮食控制及营养摄入;有91.81%的市民认为科学健身需要实时掌握运动数据;有91.39%的市民认为科学健身应该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锻炼;有89.50%的市民认为科学健身需要有规律的锻炼;有88.45%的市民认为科学健身需要锻炼前做好准备活动;有87.50%的市民认为科学健身应该中等及低强度的有氧锻炼。以上内容依次排列需求的前六位,这集中反映了部分市民对科学健身的看法,说明大部分市民还是很希望进行科学健身,而且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提到这些科学健身的内容,也是能意识到科学健身应该包括以上内容,但是实际锻炼中,往往忽视了这些,究其原因是没有养成科学健身的习惯,周围也没有科学健身的环境,大家都进行盲目的,随意的健身锻炼,并没有将健身锻炼上升到科学化的层次。

图4 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对科学健身的需求情况分析Figure 4 Analysis of the Requirements of Shanghai People for Scientific Fitness in the Course of Exercise

3.9 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希望政府部门保障的条件

图5是上海市部分市民对健身过程中希望政府部门提供的保障,从图中可以看到,有95.17%的市民希望提供更多先进的锻炼仪器和设备;有95.17%的市民希望建立更多的体育锻炼场馆;有90.54%的市民希望提供先进的科学健身宣传和资料;有87.18%的市民希望有体育明星及教练的长期教授;有86.13%的市民希望定期组织监测体能;有85.17%的市民希望定期举办运动科学专家讲座;有50.63%的市民希望提供器材的使用指导;有56.93%的市民认为政府应该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这集中反映了市民对体育场馆、先进锻炼仪器以及专业人士的科学指导的需求和渴望。

图5 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希望政府保证科学健身所提供的保障Figure 5 The Guarantee for Scientific Fitness Which the Shanghai Peop le Expect to Obtain from the Government

4 对策建议

上海市市民在健身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体体能情况了解不够,而且在健身中经常遇到困惑,也很难得到解决,市民的健身目的主要是健康长寿,保持充沛精力。市民都渴望科学健身,但是较多的人反映自己健身锻炼不够科学,对科学健身知识的掌握较少,平时很少有运动的检测与监控。

建议学校、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应该鼓励给市民减压减负,倡导积极的生活状态,合理的分布时间安排,建立更多的体育健身咨询部门,来满足市民科学健身的需求。

政府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加大力度建设“30分钟体育健身圈”,更重要的是在“30分钟体育健身圈”中如何科学健身,配备先进的体育锻炼仪器以及配备专业的指导人员。而且应该加大力度宣传科学健身,让更多的市民走上科学健身的道路,让更多的市民真正做到为何练,练什么,怎么练,练多少,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

政府和各个职能部门应让市民对健身的科学性重视起来,培养市民的科学健身习惯尤为重要,这不仅要从老年人开始抓起,更重要的是要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抓起。

[1]程琳.浅谈科学健身与终生体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141.

[2]徐本力.试论“现代体育健身观”[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 25(10):1-7.

[3]卢先吾.全民健身大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4.

[4]王则珊等.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4:12.

[5]徐本力.老年人科学健身[M].上海:上海市空中老年大学教材,2002:3.

[6]王安利等.健身运动的误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7]昌沦等.中老年强身顾问[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3.

(责任编辑:杨圣韬)

Survey of the Status Quote of the Scientific Fitness of Shanghai Citizens and the Related M easures

YANG Zhigang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tudy,expert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the author selected some Shanghai people(picked at random at some fitness corners)as the subjects for a survey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scientific fitness of Shanghai citizens and the related measures.The status quo surveyed in the course of fitness includes the awareness of one's physical functions,the confusion problems during the course of fitness,the cognition of one's scientific fitness,the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fitness know-how,the available auxiliary means of fitness,the fitness monitoring instruments used,the acknow ledgment of scientific fitness requirements and so on.The relate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fter a careful study.

massfitness;statusquo;questionnaire;measure

G80-05

A

1006-1207(2015)05-0052-04

2015-7-30

2014年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课题(TYSKYJ2014024)

杨至刚,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能训练对健康的影响与促进。

1.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2.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399;3.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4.云南大学体育学院昆明 650091。

猜你喜欢
上海市市民科学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6月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2017年闵行区“四季风·人文美·修身行”市民修身行动计划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
科学拔牙
“意义”的问题所在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