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2015-05-19 17:44罗瑞雪
课外语文·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教育性趣味性

罗瑞雪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体现出教材中的文学性,还要对教材中的教育性和趣味性进行深入的挖掘。只有将“教育性”与“趣味性”充分结合、高度统一起来,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对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和“趣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教育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旨在能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材;教育性;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与“趣味性”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的学科,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正是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体现。如何让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与“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示,是语文教师应当不断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只注重文学教育,还应重视语言教育,这两种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语文教育是任何学科进行教育的基础,学生只有学好母语,才能更好地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重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更好地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提高对人、对事的理解,形成对世界的正确判断和表达。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教材教育性特点的把握,帮助学生真正地提高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材中的“趣味性”

我国的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积淀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学知识,而小学语文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启程。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应当增强语文教材中的趣味性,语文教材只有充满足够的趣味,才能吸引学生更好地去学习,这些趣味可以带着学生的求知欲到语文知识的海洋里去探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的古诗《草》中,教材用想象的图画勾勒出那一望无际的草原,配合着古诗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语句,不禁把学生带入到那苍茫的草原上去,语文教材的“趣味性”无疑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趣味性”不仅是指儿童当下对于语文学习的“趣味”,更是指学生在阅读中与书交流的“趣味”,语文教材中的“趣味性”,将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更加顺利。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教育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语文教学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趣味性以及文学性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重视教学中的文学性问题,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记忆学习过的内容。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将趣味性和教育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将这三者特性平衡起来。

“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关系通常认为,教育者关注更多的是语言及知识的标准化与快速习得,不会特别重视教材的文学艺术高度;而文学家则重视审美,认为枯燥的语言知识无法引起孩子的兴趣,因此哪怕是拼音和识字课文,也应当具有文学审美价值。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与“趣味”确实并非是天然对立的。小学语文教材不同于思想政治教材,它的“教育性”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性,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语感的培养、健全人性的发展等。它是在认识儿童、尊重儿童基础之上的引导语创造,而不是限制与模式化;它的“趣味性”也不仅指幽默、游戏、幻想等儿童情趣,还包括文字本身、形式、思考、深入理解、自我认同等更进一层的趣味。因此,二者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教育性”和“趣味性”是相互关联的,这种教育性指的是对学生将来发展的一种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趣味性也并不是单纯地指课上教学内容要多么的“搞笑”以及通过做游戏的方法来实现,而是涵盖着对于语文学习本身文字的趣味性认识,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字教学中对于文字本身进行抽象趣味的解读,这也是教材中“趣味性”的一种表达,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在一定程度是高度融合的,是高度统一的,也只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展“教育性”和“趣味性”的高度统一,才可以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学意识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和“趣味性”的研究是目前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课题,也是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只有将“教育性”和“趣味性”充分统一起来,才能顺应当今时代下小学语文发展的要求,才能在一个充满趣味性的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将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媞.小学语文教材练习系统比较研究[D].长江大学,2013.

[2]张琦.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臧霜.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4.

[4]俞明雅.小学语文教材“能力训练”的编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教育性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的教育性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浅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