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主持人素质和直播节目质量

2015-05-20 18:53马云艳马雪艳
记者摇篮 2015年4期
关键词:口语化业务素质政治素质

马云艳 马雪艳

近年来,由于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方式的改变,节目的形式和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传统单一的播音方式改变到现在多种形式的播音方式。特别是随着直播形式和大量的栏目化节目进入广播电视宣传后,节目主持人所处的地位就更加突出了。自从实行直播节目以来,节目量不断增加,节目内容不断丰富,每位节目主持人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工作挑战,另外听众的欣赏水平也不断提高。节目主持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进一步增强节目质量。那么,作为一名主持人,应该提高哪些方面的素质呢?

一、提高政治素质

新闻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质,夯实新闻宣传的政治基础,承担和肩负起宣传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使命和职责。新闻单位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使命;节目主持人可以说是广播电视“喉舌”中的喉舌,政治素质在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中毫无疑问地应该排在第一位。政治素质是节目主持人必备的根本素质,是衡量一名主持人是否合格的标准。主持人的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所主持的节目是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是否弘扬了主旋律,是否收到好的宣传效果。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一些主持人政治素质不高的问题比较严重。个别的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以自己的喜好、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信口开河,随意性很大,完全忘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还有一些主持人,对新闻媒体的特点和新闻事业的规律不去认真了解,又不努力学习新闻理论知识,没有完全掌握新闻业务的技能,缺乏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较多,人们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这就更需要主持人提高政治素质,站稳政治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热点和难点问题,主持节目才能把握正确的导向,节目质量也才能进一步提高。

二、提高文化素质

主持人的文化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也关系着宣传效果的好坏,更关系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笔者认为,主持人不一定是专家,但应该是杂家,必须是一个知识比较渊博的人。一名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可能会遇到各行各业的人、形形色色的事,如果主持人成竹在胸,就会在节目中驾驭自如、妙语连珠。想要达到这一程度,就必须要有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在直播节中,丰富多彩的栏目设置、包罗万象的传播内容,要求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目前,各地广播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大都来自三个方面:过去的播音员转型为节目主持人;过去编辑、记者拿起话筒,成为主持人;在社会上招聘的来自各行各业、有一定语言基础和文化修养的人员。节目主持人构成的这一现状,造成主持人的学历文凭普遍不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节目主持人工作量大,体力、脑力和心里每天都要承受一定的压力,使主持人很少有时间有机会增加知识,充实自己。这一状况必然会导致知识与经验的“光出不入”或“多出少入”形成恶性循环,最后知识枯竭,江郎才尽。现在一些主持人不读书、不看报,全靠耍小聪明和吃以前的知识老本儿来主持节目、维持工作,结果主持的节目内容平淡、错误不断。比如目前各台都开办了谈话类节目,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大都能耐心地倾听听众的心声,体谅他们的难处,但等到主持人发表观点、看法的时候,一些主持人的回答含糊其辞、不得要领,或者意见肤浅、议论偏激。这样的主持人如果还不加强学习、丰富自我的话,恐怕就会掉队和落伍了。所以作为节目主持人,不断增加知识库存的容量,更新知识的内容及品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在当前就显得格外重要。文化知识的积累,也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只有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进,象海绵吸水那样不断地吸吮知识营养,才能成为一名有文化底蕴、魅力十足的主持人,使节目备受欢迎,不同凡响。

三、提高业务素质

节目主持人的业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语言能力的培养和采编能力的培养。我们先来说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广播是一门语言艺术,而节目主持的艺术也是语言艺术的一种。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节目主持人传播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工具。对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要求应该有这样几点:首先就是语音准确、发音清晰,主持人必须要讲普通话,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其次,主持人与听众的语言交流是靠不同的词组合而成的,在运用词语的时候必须要语义精确、用词恰当。最后一点要求是主持人的语言要语流顺畅、干净利落,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如果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即使内容十分精彩、用词特别丰富,节目仍然会显得支离破碎,不能吸引听众。主持人直播节目之所以受到听众的普遍欢迎就是因为主持人语言的口语化。主持人的语言脱离了播音腔,打破了一些正统规范的局限,具有了生动、亲切、自然、通俗等特点;然而,有些主持人在追求口语化的同时,忽视甚至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如有的主持人把口语化搞成了土语化,在主持节目中,发普通话的音,用本地的方言词,像把“收拾”说成“搞吃”,“絮烦”说成“磨叽”等等。还有的主持人把口语化变成了港台腔,在主持节目中时不时来上一两句“哇!好开心啦!”“好可爱好可爱呦!”自己感觉这样说很时髦、很甜美,但他忘记了自己的职业重担和社会责任。更有甚者,个别节目主持人把口语化等同于语病化,随意乱加“嗯、哈、呢、啊”这些叹词和语气助词,还有的“那么”不断,一句话中竟然有几个“那么”。这些主持人语言上的毛病,应该在主持节目中努力克服,完全避免,这也是提高主持人业务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采编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主持人业务素质的另一方面。一个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掌握采访、编辑、播音技巧,这三方面的技巧构成了主持人的业务素质,节目主持人应该是采编播全才。然而,一些节目主持人存在“轻编重说”的倾向,认为做好工作的关键是能说会道、临场发挥,编不编稿关系不大;在这些主持人编排的播出稿件上,只是一些现成的文字材料的简单罗列,根本没有或者很少有编辑的痕迹;更有甚者,临上节目才匆匆翻杂志、剪报纸。这样的现炒现卖,必然会导致编辑能力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导致节目质量的下降。主持人要说得好,节目做得好,必须要在编辑上下功夫,因为编辑的过程,是对材料进行调整和取舍的过程,也是理顺文字、查纠补错的过程。

四、提高综合素质

节目主持人素质的内涵,实际上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除了以上谈到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以外,还包括很多方面,节目主持人的应变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无时无刻都要准备应对直播过程中瞬息万变的种种“不测”,面对尴尬的场面,意外的事件,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策,善于以巧妙的辞令“圆场”,遮掩“纰漏”。节目主持人的应变能力主要表现在直播节目当中,虽然主持人在正常情况下有稿件可以遵循,但在直播节目或热线时常常会遇到难以预料的情况,这就需要节目主持人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只有头脑灵活、反应迅速、遇事沉着,才能稳妥巧妙地处理突发事件。另外,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要谦恭平和,节目主持人不能远离群众、居高临下,而是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把听众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当然,节目主持人这些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的结果。

(作者单位:抚顺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口语化业务素质政治素质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口语化歌词语言的长处
浅谈企业保卫人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探究如何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业务素质
浅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论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
邢非的诗
提高医院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思考
创办中学生业余党校 提高学生政治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