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班级管理的探究

2015-05-25 21:08谢发如
江西教育C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习目标品德教育凝聚力

谢发如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到来,很多家庭都拥有了电脑、手机,可以随时上网。或许是因为上面的一些因素,现在的中学生在教师眼中是越来越难教,尤其是农村有很多的留守学生。他们有了手机就有了寄托,上网几乎可以满足他们的一切。

关键词:品德教育 凝聚力 学习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家庭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到来,很多家庭都拥有了电脑、手机,可以随时上网。或许是因为上面的一些因素,现在的中学生在教师眼中是越来越难教,尤其是农村有很多的留守学生。他们有了手机就有了寄托,上网几乎可以满足他们的一切,导致厌学、逃课、暴力、早恋等不良后果。作为教师不可能去逃避,每年都要去面对新一届的学生,作为班主任更要绞尽脑汁去教育他们。

一、加大思想品德教育的力度

由于升学指挥棒的作用,教师对优秀率、升学率看得很重,将很多精力投入到文化知识的教育中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而笔者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和学习的效率跟他的思想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内心抵触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再怎么教也没有很大作用。初三的学生将面临几种选择:或读高中,或读职校,或走向社会。不管初中毕业之后走向哪条路都应该具有过硬的思想和良好的品德。这里所说的思想品德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内心能够明辨是非对错。如果学生能够真正明辨是非对错,那么他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学生真正想学习,那么进步是肯定的,班主任工作就更加轻松。所以做班主任工作总是从思想教育入手,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对错。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重视班会,开好班会。开好班会,为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打好基础,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大环境。所以接手一个班后的前几个星期的班会课不会去跟学生谈学习,而是跟他们谈一些学生认为的小事。经常花些时间让学生分析发生在学校或班上的一些小事,让他们分析其他同学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对,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遇到这种事的处理方法,站在教师角度又会怎么做。比如有时候教师在上课期间收缴了学生的手机或小说,学生不但不上交而且极力为自己辩解;学生随手乱扔垃圾,给其他同学取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外号;背地里说教师的坏话,因为同学之间的一些事而暴粗口打架;学生的发型和着装跟自己的“身份”不符等等一些小但常见的问题。在学生分析思考这些“案例”的过程中学到明是与非、辨对与错。通过别人的错误教育自己,通过转变角度换位思考理解教师的苦心,这样教育产生的印象更深,效果更好。只要他们真正认清了是非对错,那么在学习上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简单得多,学习就会更加自觉,今后遇到问题都能停一停、想一想,然后做出理智的选择。二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这方面主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在跟学生谈心之前也要备好课,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朋友圈、学生的家庭情况、其他学生对他的评价等。掌握这些跟学生的谈话就有针对性,谈话的效果也会提高。谈话的时间也要做好安排,就像前面说的不仅是在学生违纪之后,更多的是学生没有违纪的时候,这种情况下的谈话不像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像朋友之间的谈心,效果就会更好。

二、加强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中有很多是独生子女、留守学生,这些人在家庭中受到更多的呵护和宠爱,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集体感,只谈权利的享受不谈义务的履行。在班上也总是我行我素或只与少数同学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如果教师不能将班集体拧成一股绳,那么今后工作的难度就会加大。为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除了纪律的约束之外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邀请别的班举行一些篮球比赛、两人三足等集体体育项目的活动,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智力闯关、谜语大全等益智类游戏。通过这些游戏活动可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提高对班集体的认识。这样一来,班干部的管理有效了,同学之间的建议会听了,自我约束能力也提高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班主任的管理就更加轻松了,学生在班上的学习就更加“自由”了。

三、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

学生的思想态度端正了,班集体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发生改变。想让自己学点知识,但进入初三部分学生对升学失去了信心,而导致在学习上自暴自弃。这时引导他们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就能给予他们学习的理由、奋斗的动力。如果每个学生的目标都是为了读高中考大学,那么有很多人会失去信心,特别是进入初三之后,成绩差的一部分学生眼见考高中无望,这些人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这样的话就会成为班上或是学校的不稳定因素。作为班主任就是要让每个人“不虚度光阴”,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让他们学习有动力。

在教育学生时应注意三点:第一,要求学生不要把考高中当作初三努力的目标,而要将目标放在四年之后的考大学,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时间短,对于那些基础弱点的学生也会觉得努力还来得赢。而且要让那些想考大学的学生明白,不管你能不能考上高中但要想读大学高中是必须经历的三年,与其高中努力不如现在行动,这样时间还有四年。那现在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并能够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朝目标奋斗,只有这样才有希望。第二,对于少部分基础特差的学生,今后不可能去读高中,如果他们没有学习的动力就会虚度光阴破坏学习环境,笔者就会教育他们对初三的目标就要练就一份耐力、忍力,要坐得住、静得下,为今后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并对一些有技术特长的学生加以引导。如果实在听不懂初三的文化课,学生想做什么要跟教师申请,如果确实对学生今后人生有帮助,教师还是会允许的,让学生的注意力从没有用的小说手机中转移出来。第三,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活到老学到老”,很多的学习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在学校的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不应该把在学校的学习当作一种负担。

四、制定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

即使一个班上绝大部分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维持这种状态还要采取一定措施的。毕竟初三学生,还不是很明事,自制力也不够,要有必要的班级制度约束学生。关于班级制度不能强行让学生执行,而应该跟班委商量,让全班学生参与,让学生自己制定出班级制度,这样学生会更自觉执行。有了学生自己制定的班级制度,班主任工作成效也会更高。为什么笔者把班级的规章制度放在这里来说?如果学生的思想还没进入学习状态而跟他们谈要遵守这个遵守那个,学生执行起来就比较难。在班级制度中一定要有奖惩措施,对于表现好有进步(不只是学习而是学生的方方面面)的要奖励,特别是那些思想容易动摇的,只要有些进步就给予奖励,让他们觉得付出有收获。而对那些教而不改、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罚款。在学生的自觉性和班级制度的约束下,他们的求进步想学习的劲头就足了。

作为班主任,只是想让学生明白事理,遇事冷静;能够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有一个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明白只要坚持付出就有回报和懂得诚恳为人、踏实做事的道理。让学生自觉朝着“三好”努力,即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猜你喜欢
学习目标品德教育凝聚力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