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重视文体意识

2015-05-26 17:23王文丽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语言表达文体

叶圣陶先生在《文体》一文中指出:“写作文字,因所写的材料与要写作的目标的不同,就有体制的问题。” “一篇纯粹是叙述、议论或抒情的却很少,但只要看全篇的总旨,它的属类立刻可以确定。”这就既表达了不同表达方式要综合运用的思想,又指出了文章有体裁之分这样一个规律。

文章是承载思想的载体,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和创造性,都要通过文章来表现。如果写出的文章既像议论文,又像说明文或别的什么文体,怎么可能很好地表情达意呢?又怎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呢?

近些年来,高考作文要求之一必有“文体不限”,对此,我们必须清醒,“文体不限”不等于“文体意识不限”,文体必须“魂兮归来”,写作教学不能丢弃各种基本文体的训练。

(一)随文讲授文体知识

文体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工程,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方法形成的基石,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单单强调自主、探究,强调感悟、体验,是无论如何无法真正走进文本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必须要有“拐杖”的帮助,必要的文体知识的讲解就是有效的“拐杖”之一。讲清文体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体文章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把握总体的方向和思路,有助于学生更准确透彻地剖析文章的主题思路、布局谋篇和感情表达。因为不同体裁的文章自有不同的特点,品读方法定然不同,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必须授之以“渔”,随文讲授文体知识,该讲透就应该讲透,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记准记牢,从而为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服务。

(二)加强各种文体的基本功训练

在写作训练中,文体意识的淡漠贻害不少,看看我们学生的作文,记叙事件不清楚,议论剖析不深刻,说明顺序不合理。究其原因是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作文教学过早地进入话题作文训练,缺乏对各种文体的写作风格、谋篇布局、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的指导与训练,使得学生作文出现模仿抄袭、胡编乱造、立意狭小的文体混乱现象。这是因为文章的基本类型、基本写作方法、基本写作技巧,甚至连基本的阅读、词语句子的积累都达不到一定的量,怎么谈得上立意的创新、文体的自选呢?

另外,在评价体制上也要改变,建立一套细致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各级教研室在评价、命题上是否能抛开中、高指挥棒的影响,扎扎实实督促老师抓好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基本功训练,在命题形式上不同阶段也要有所侧重。

(三)树立明确的文体意识

所谓“文体不限”,只是说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不等于因而可以淡化文体,或不要文体。老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一旦“自选”了某种文体,就要严格按照这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去写。阅读和写作思维,都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不得要领,写作更是如此,没有“文体感”,就不可能有应有的“语感”。离开“文体”的规定,“语感”便落空,在写作方面,写什么文体,像什么文体,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四)结合感受体验的实际过程进行形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

指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美,其认识特点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指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语言再现生活中的美,其认识特点则是由理性回到感性,学生这一认识过程能否畅通圆满,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敏捷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敏捷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又一关键。实现形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卓有成效,一要指导学生学会用形象观察思考,既指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美时要捕捉住鲜活生动的形象观察思考,在形象间展开联想,探求形象所蕴涵的美与哲理,变意象为意境。二要指导学生用形象说话。即指导学生作文时,力求以精练清新优美的语言刻画出美的形象。或融情于叙事写人状景之中,或缘情叙事写人状景;或融理于叙议中,或缘理生发议论;做到情事情理情景交融、叙议理议结合。或记叙描写或抒情议论,或白描写意或工笔雕琢,力求形象逼真;或比喻拟人绘声绘色,或虚实相济动静结合,或对比映衬托物言志,或用典举例联类取譬,力求形象生动。

总之,作文教学呼唤着理性的回归,期待着实在、具体、深刻、多样的教学方式的出现,期待着学生语文素养包括写作素养的切实提升,减少在创新口号下的作秀,减少在作文长时间硬化条件下的僵化,让生动活泼的表达与交流的教学与评价能够一一地逐步回归本源。

王文丽,教师,现居辽宁建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语言表达文体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文体家阿来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