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个结合 有效随文识字

2015-05-26 12:46王洪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音形随文小羊

“随文识字”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随文识字”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自始至终融合在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要想有效“随文识字”,切实提高学生识字的数量和质量,就要做到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

一、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夯实识字基础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目前很多老师在随文教学生字时,侧重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而对生字的字义关注过少或者根本不关注,结果割裂了生字的“音形义”的教学,导致孩子朗读课文时不认识刚学过的生字;理解字词意思时出现断章取义、歧义;识记、书写字词时出现误写其他同音字或形近字等情况。因此,我们在教孩子识字时,要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有意义地了解并识记字形,进而了解字义,学会运用。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中的“善”字,如果在教学时教师只以谜语的形式教孩子识记“小羊藏着两块糖,一大口吃光光”,即使当时孩子们兴致很高,也能自己说出这个谜语,可时间一久,就一定有很多孩子再次出错。但如果我们在教学“善”字时,先从它的渊源“古文字”图片入手,让孩子猜猜它是哪个字?然后再结合图片讲解:大家都夸羊性情温顺、善良,所以请大家注意“善”字中有个羊,这样一来,字的音和形就都入脑了。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字义组词,先把“善”放回句子中读一读,启发学生思考:“青蛙说它没有善跑的腿,那你认为谁有善跑的腿呢?”学生说出“狮子、老虎”后,教师接着点出“善于跑步就是善跑,那善于画画,就是什么呢”?在学生会明白“善”在本课的意思后,接着引导学生“善”的另一个意思:在刚刚学过的《狼和小羊》中的小羊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善良”。进一步引导这里的“善”表示“好”的意思,你能给善找几个朋友吗?学生马上就会说出“友善”“善心”等。可见,随文识字,要将汉字的音形义巧妙结合在一起,采用多种适合孩子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牢记字形,丰富学生的词汇,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抓住特点,识写结合

写字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因此,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我们可以选择重点字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笔顺规则、关键笔画以及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以便指导书写时引起学生注意,把字写得匀称、美观。指导观察时,要遵从整体入手,逐步到部分,逐渐发现构字的规律及写好字的窍门的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哪些左宽右窄,哪些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哪些上大下小、哪些上小下大,独体字一般要注意哪些笔顺、主笔怎样占位等等。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识记了生字“狼”后,我又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各部分的宽窄、笔画的谦让等等,让学生明白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律,然后再找出并写好它的关键笔画(压线笔),接着老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并在书上描红。这样一来,既遵循了识记汉字的规律,又能让学生把字写漂亮。

三、识字与阅读结合

随文识字的意图在于将识字与阅读结合在一起,赋予了识字教学双重的目的。识字虽然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但不是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要把它作为基础,同时在识字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学语文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阶段。搞好识字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读书,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字能力,通过识字教学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如:《猴子种果树》一课中,引导学生随文认识了“耐”字,在读准音、记清形、知道义的基础上,把它放回到句子中,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猴子的没有耐心,不能“等得及、不着急”,从而让识字为阅读服务。总之,将识字和阅读有效结合,相辅相成,是实现识字作为阅读基础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要提高随文识字的效率,就必须做到识字随文进行,将生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识写结合,识字与阅读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为儿童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王洪义,教师,现居山东平度。

猜你喜欢
音形随文小羊
毛茸茸的小羊
巧用儿歌教拼音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狼和小羊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从词形、语音看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征
乐音音形的感知与谐和性分析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