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彰显魅力

2015-05-28 12:11李凌云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会学易学乐学

李凌云

【摘 要】多媒体,以它先进的表现方式,独有的显现特点,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加课堂教学密度。

【关键词】乐学;易学;会学;反馈与矫正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正逐步被许多数学教师所采用。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电化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命活力,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发挥多媒体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乐学”

中学数学,由于学科自身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使得知识自身缺少学生比较感兴趣因素。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合理选用或制作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融知识与趣味于一体,增强知识的感染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前提,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知识的积累与智能的发展,也多于无意下完成,创造学习数学的愉快情景尤为重要。

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色彩鲜艳,集画面、声音于一体,能静能动,能有效的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产生一种乐学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圆》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某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情境:课始,伴随着优美的乐曲,从网上摘取的由圆形图案构成的大量的美丽的生活图片一幅幅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巧妙地将音乐和图片相结合,积极调动了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把学生带入到欣赏的境界之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圆形的实用之美,继而通过欣赏播放水在湖中荡起的圈圈涟漪录像,观察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天坛祈年殿的图片,以及对比圆柱、圆锥和球体在不同状态下显现的不同形态以及滚动的球体在投影仪下展现的“相同”的投影……无不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圆形的动态之美和恒久之美。

多媒体的介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于圆形这一几何图形美的感受,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让学生愿学、乐学,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渴求愉悦的心理状态。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易学”

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以扎实的基础和自学能力等为前提的。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而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加之,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地自行探索、创造,可促进学生组建新的认知结构。

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同时行走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于接受,以往教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时往往准备大量的教具和学具,而且演示动作和过程的连续性较差,动态演变和教学信息传递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师在演示过程中既要进行操作,又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口头的信息传递,教得很累。而如果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分钟二人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5分钟,有5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会学”

数学教学,以从知识本位、能动本位,转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因此,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小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信息流向、流程的控制上,人机交互功能使得教师能根据信息特点、学生特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实时地控制信息的表现形式和频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计算机可以控制某些对象(文字、图形等)使它们自动演绎出结果(而不是由老师说出),使学生对这些对象及其演绎的过程有着亲切感;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功能可以充分展示某个思维的各种发展方向以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可以反复多次演示某些内容而避免板书和擦黑板的不方便。另外,在传统的信息单向传递中,学生接受信息时处于一种被控制的消极地位,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性使学生可以通过上机直接操作课件,控制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次数,或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还能实现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这些都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更强的参与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实现课堂教学的及时有效的反馈与矫正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及时的反馈与矫正。计算机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传统教学中,如用黑板演示参与人数少,局限性大;如用练习本做,不利于及时纠正;教学效果往往要通过批改学生作业或测验才能了解到,学生反馈的信息相对滞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这样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内实现形成性检测,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信息,当堂巩固,当堂矫正,更有效地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累积性知识误差。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发挥多媒体的功能,推动数学因材施教教学意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齐步前进,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多边互动,因材施教”问题。如在练习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焕发精神,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识。课件的反馈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精神,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达到了扩展思维,提高练习效率的目的。利用课件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做到每类同学都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与计算机的表扬和鼓励中不断进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

总之,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以扩展课堂时间和空间,优化教学环节,还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参与机会,使学生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动耳之中得到训练和发展。多媒体的魅力如此之大,何不尽情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增添课堂教学的魅力!

猜你喜欢
会学易学乐学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清初学者对“图书易学”的再认识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近二十年来朱熹易学思想研究述评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会学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