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

2015-05-28 12:11陈云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堂教学

陈云鹏

【摘 要】本文从当前在地理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就多年来的地理教学和近几年来实施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实践的体会中,提出了一些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心得。

【关键词】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 使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乐园 联系生活实际,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民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强化师生互动,激发师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努力营造一种开放、和谐、宽松的教育教学氛围,从而构建和谐的中学地理课堂。

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知识变被动为主动,课堂自然也就和谐了。那么在地理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利用课件巧妙导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我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新课引入的方法就打破了传统新课引入法的局限,它不求知识的完整与体系,而是从学生的兴趣、心理、生活入手,用一个或少数几个内容来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探索,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讲“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时,用flash制作的《沁园春·雪》和《村居》给同学们展示图、文、声并茂的课件:“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为我们描绘了哪个地区的壮丽画面?而下面这首诗中所呈现的又是哪个地区的迷人春色?“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不用说,大家都能立即判断出它们分别代表的是北方和南方地区。本节课让我带领同学们去神游祖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由此可见新课导入的关键不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在哪里、是什么,而是要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创造的灵感,从而寓教于乐。

(2)在课堂上强调地理学科在生活中的用途比较大。①举例:诸葛亮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战争中取得了像“草船借箭”等辉煌战绩;②开车做买卖经常与地图打交道——必须学好地理;再如,在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李咏主持的《非常6+1》)中提的一些竞猜问题,有很多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些都能够激起学生学好地理的欲望和决心。

二、要使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乐园

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师生关系和谐、互相尊重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做的:

(1)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授课模式。我在讲授《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时,为了使学生掌握日本的经济特点“进口-加工-出口”型时,我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说出自己身边有哪些日本进口的产品?一位同学经思考后站了起来回答说:“衣服!”。这位同学的答案与老师的答案截然不同,教师是想让学生举出本田汽车、摩托车,松下、索尼牌电视机等等。日本虽然不盛产棉花,但棉纺织工业较发达,侯勇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大染坊》也证明了100%的棉花需从国外进口,衣服也属于工业产品。当时我认可了她的答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当理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入讨论。只要教师尊敬学生,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能在一个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相信什么东西都能学好,学生讨论问题的参与率也提高了。

(2)提供直观、新颖、有趣的认知材料。认知材料的呈现方式,大致有语言、文字、事物和图形等基本方式,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展现时都应贯彻形象、直观、新颖的原则。在对各种地理景观进行描述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采用图片、幻灯和录像带。如在学习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时,让学生先通过看录像,获得感性认识,引起学习兴趣。再指导学生通过屏幕展示我在互联网上收集的图片资料,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

(3)地理课上做游戏。在地理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如通过拼板游戏,能很快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由学生扮演导游在课堂上“周游”全国、世界;让一名学生担任“国家水利部部长”答“记者”问等等。

三、联系生活实际,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水产业和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水产品的种类及分布、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所保护的珍稀动物,出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现象在所难免,甚至比比皆是,但教学中如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则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利用温州地处东海之滨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出所吃过、见过或了解的鱼类,再把这些鱼类按生活在淡水或海洋进行分类,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把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与国内的旅游景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原本对珍稀野生动物本身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平时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这种潜意识去识记野生动物或自然保护区就成了他对以往旅游的美好回忆。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都是为了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自觉学习,在愉快中学习,在创新中学习,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成绩,这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课堂教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