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留白”之处,展想象翅膀

2015-05-28 10:53孙莉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骡子大黑留白

孙莉

留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图画中留下空白之处,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文本中也有不少的留白之处。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好这些留白,就能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由空白处走进文本,放飞思绪,进入“虚灵”佳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那么,我们该怎样利用好文本的留白,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呢?

一、抓住情节的留白,强化学生的体悟

我们语文课本的内容是极为丰富多彩的:有悲怆壮烈的英雄故事,有妙趣横生的神话传说,有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致,也有激情满怀的时代颂歌。根据教材的这些不同特点,抓住典型的情节,创设情境,营造相应的氛围,就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因有了前面情感的基奠后,学生基本能感受到彭德怀决定枪杀大黑骡子充饥时的复杂情感。为了加深学生的这一体悟,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彭德怀“向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一典型情节,在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彭德怀在想些什么。学生就会结合前面彭德怀与大黑骡子间如战友般亲密的情感,展开想象。在活跃的思维碰撞过程中,学生对彭德怀深爱他的大黑骡子的情感就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同时,人物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的反映也会逐渐清晰丰满起来。

二、利用插图的留白,丰富学生的情感

课文的插图是内容的图解,是形象化的文本语言。图画内涵丰富深邃,最易引发人的想象,具有创新的潜在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图画这一形象思维载体,发掘深层内涵,进行合理的补充、连接与组合,进行再创作的思维活动。然而,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一瞬间的状态。要想使画面“动”起来,就必须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揣摩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

在《月光启蒙》一课中绘制了一幅插图,展现了夏夜忙完一天活计的母亲在如水的月光中,搂着“我”愉快地讲着什么。怀中的“我”轻托双腮,入神地听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插图后,想象他们在谈些什么。同时关注图中所绘的如诗意境,以理解“柔和”、“洒满”、“玉石雕像”的含义,进而体味他们母子间浓浓的爱。学生依靠平时储存的表象,使画面由静止到变化,从外表到内心,从画内到画外进行创造想象,使自己的表达更生动、形象,想象力得到拓展,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聚焦标点的留白,加深学生的理解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情感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书面语言中言语主体借以传达情感信息的特殊表达方式,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在小学语文文本中有些地方比较“模糊”,往往会出现一些耐人寻味的标点符号。其实,这是作者刻意在“留白”。它们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因为,面对复杂多样的情感,语言有时候显得很苍白,标点符号就会成为文本不可或缺的细胞。聚焦这些标点符号,借助丰富的想象,进行适当填补,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

重视文本的“留白”,能突破时空,调节教学节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意境。巧妙利用“留白”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打破思维定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习变得更有成效。为了有效“补白”,我们就必须合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要知道,想象力原本就是孩子们头脑中天生的宝藏,我们老师就是要开发它,并让成功的想象给孩子的学习带来无穷乐趣。所以,我们只有认识到发展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性,于“留白”之处,送还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孩子们有了“起飞”的理由,才会有创造的源泉和动力。

猜你喜欢
骡子大黑留白
被子的骡子
尊贵的骡子
大黑
杨得志巧计活捉“野骡子”
逻辑思维
大黑兔做了一个春天的梦
浅谈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使用
绕口令、谜语
不幸的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