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使”字类致使句与维吾尔语使动态致使句的对比

2015-05-28 16:09王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维吾尔语汉语

王华

【摘 要】致使是具有普遍特征的一种范畴意义。通过对汉语“使”字类致使句与维吾尔语使动态致使句的句法层面对比,力图为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维吾尔语学习者提供参考,深化对汉语“使”字类致使句(兼语式)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对维、汉双语教学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汉语;“使”字句;维吾尔语;使动态;致使句

致使范畴作为一个重要的句法语义范畴,具有跨语言的特征,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从语法结构的三个平面,指出致使结构反映着这样一种客观事实:某实体发生某种情状不是自发的,而是受某种致使主体的作用或影响而引发的,不管是汉语还是维尔语,判断一个语句是否是致使句,都需依据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从形式上讲,动词是一个句子的表达核心,致使句中首先要有表〔+致使〕特征的核心动词。从意义上讲,一个致使句,其语义句模内部必须有致事、使事、结果、致使四部分。本文将从句法角度进行分析:

一、汉语“使”字类致使句与维吾尔语使动态致使句在句法方面的异同

汉语中有“兼语”现象,而维吾尔语中没有“兼语”,在句型上汉语的“兼语”在维吾尔语里附加宾格,是宾语。由此可以看出,兼语式是汉语的特殊句式,但维吾尔语的使动语态也是一种特殊形态。维吾尔语中的典型致使含义属于语法范畴,主要用使动语态词尾来表达。一般在谓语动词词根后附加表示致使意义的词尾“t”“dur/tur/”等表示。

汉语致使句的典型句式――“使”字句与维吾尔语致使句的典型句式―形态致使句两者之间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诸多不同。下面我们从句法层面对维、汉致使句致事、使事、结果、致使这四个部分的同异进行比较。

1.致事在句法方面的异同

(1)相同点。

①表致事的词类性质基本相同,致事部分都主要由名词性词语、代词等来担任,也都会出现空位现象。

②致事部分的句法性质基本相同,两种语言的致事都可在句中做主语等成分。

(2)不同点。

汉语中的致事部分可为介宾短语或形容词性词语,但在维吾尔语中没有。

2.使事在句法方面的异同

(1)相同点。

使事部分的词类性质基本相同,两种致使句的使事均可由名词性词语或代词来充当。

(2)不同点。

汉语“使”字句与维吾尔语形态致使句的使事在句法性质上有所不同,在句中所做的成分也不同。汉语中的使事身兼宾语和主语二职,为兼语;维吾尔语中的使事有时可为宾语、状语、主语。

3.结果在句法方面的异同

汉、维两种致使句的结果部分有很强的相似性,这主要体现在:

(1)结果部分的词类性质基本相同,表结果的词语都可由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构成。

(2)结果部分的句法性质基本相同,这是因为它们的词类性质都以动词为主,而动词一般做句子的状语。

4.致使在句法方面的异同

汉、维两种致使句式在词类性质上存在不同之处,这主要体现在:

(1)两种语言中表致使的标志性质不同。维吾尔语中的致使标志为词的附加成分,不属于词;而汉语中的致使标志则为词,具有词的功能。

(2)汉语中的致事部分可以是介宾短语,但在维吾尔语中却没有。例如,通过学习,使我们开阔了眼界。(介宾短语充当句中状语)

二、在句法方面异同的原因分析

汉、维两种致使句存在共同点的原因是: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在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时,会形成思维上的某种共性,因而在语义的表达上,各民族之间有其相同点。“致使”作为一个句法语义范畴,反映了不同民族对语言的共同认识。

从总体上看,汉、维两种致使句的句法结构不相同。维吾尔语形态致使句的两种结构原型:

(a)A+Bni+CD

(b)A+BKa+CD(NPni+VP)

其中A代表致事,B代表使事,C代表结果,D代表致使。不管属哪种原型,主要成分及其排列顺序均为:主语―宾语―谓语。

而汉语中,主要成分及其排列顺序则为:主语―谓语1―兼语―谓语2―(宾语)。

这种不同,主要是因为:两者语言的形态学分类不同。根据语法结构特点,汉语属于孤立语。汉语中没有或缺乏形态,“使”类字作为一个词,可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结果动词并不会因“使”类词的存在而改变词义。维吾尔语作为黏着语形态丰富,形态为主要的语法手段。使动态附加在动词后可以改变词义,从而影响使事的句法性质。

从类型学上来看,汉语的致使表达以“使”字句(兼语式)为主,属于句法表达,在形态上属于零形式,而维吾尔语是具有显性派生词句(谓词+使役形态)的语言,[致使]范畴用轻动词表达(参见力提甫·托乎提2004)。

汉语的典型致使意义主要用单纯兼语动词句型表示,其致使含义靠兼语式表示,由此构成汉语特殊句式。维吾尔语典型致使意义靠使动语态词尾表示,这些词尾附加在谓语动词后,在句型上构成使动句型。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汉语属于轻动词用空语类表达的语言,维吾尔语属于轻动词用显性语法形态表达的语言,这不仅局限在[致使]轻动词上,还可以体现在其他轻动词范畴上。

参考文献:

[1]邢欣.现代汉语与维吾尔语致使句型比较[J].汉语学报,2008(02)

[2]吾买尔江·库尔班.现代维吾尔语动词语态研究[D].新疆大学,2001

猜你喜欢
维吾尔语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汉语新韵》简介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维吾尔语人名识别方法
维吾尔语指示词的语用研究
维吾尔语话题的韵律表现
指称在维吾尔语语篇中的衔接方式及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