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2015-05-28 14:43余云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读图气压创新能力

余云

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问题为载体,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地理学科教材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为学生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加强正、逆向思维训练,促进思维的流畅性

正向思维即顺势思维,在地理教学中时常得以运用。如:在讲解世界气压带的成因时,即采取正向思维的方法,让学生从“近地面气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在高空聚集后向南、向北流散——其结果,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气压。”这一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来开展思维活动,学生很快理解了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成因。但是,如果只有正向思维,缺乏逆向思维,面对需要创新的问题,当从正面难以突破时,若能反过来思考,往往能获得新想法、新思路。例如:在讲授“海底扩张学说”时,让学生阅读“太平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提出:①为什么海底岩石离海岭愈近,年龄愈年轻,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呢?②为什么大洋地壳岩石年龄都不超过二亿年?接着引导学生阅读“大洋析块俯冲示意图”,让学生自己了解大洋地壳的生成、移动、消亡的原理。最后教师归纳出“喷出——生成——推移——俯冲——消亡”这一循环原理。通过这样执果索因,启发学生自己去猜想、推理、判断、验证,启迪了学生的逆向思维,突破了习惯思维的框架,克服了思维定势的束缚,促进思维的流畅性。

二、加强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综合性

发散思维即多向思维,是从多方位、多层次、角度探究的思维活动。通过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拓宽思路空间,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其中“一题多解”和创设“矛盾氛围”尤为重要。例如:教师提出“东经170°与西经15°相比哪个在东面?”引起学生认识上的争论,促进学生努力思索。又例: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练习中“我国某一盆地,盆地外侧山地的东南坡A与内侧西北坡B,试判断A、B两地哪地为多雨区?”一般地,多数学生能根据我国夏季暖湿气流的来向,做出A坡为迎风坡——多雨区。除上述成因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副热带高气压下沉气流成为少雨带中受到启发,得出“盆地效应”产生下沉气流,也能作为内侧(B坡)为少雨区的成因。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激活思维的求异性,展示学生的创新本能。

为使学生在思维中散而不乱,还应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即归一思维,是将已有的信息集中分析、综合的活动过程,把各个要素、对象连接成整体,从而把握事物的整体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气压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中,学生会提出“同一纬度上,山区海拔高度高,气压较平原低。然而,同一季节,山区气温又比平原低,气压反比平原高。其结果,山区气压是比平原高?还是低呢?”面对这种复杂的问题,则应启发学生集中思维。经分析,理顺这些地理之间的要素关系后,不难发现,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理要素同时作用于一个事物时,其中必有一个要素起决定性作用。在这一问题中海拔高度对山区气压的影响作用是决定性的。因此,“在同一纬度上,山区气压比平原低”。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思维的时、空性相结合,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时空思维,实现思维灵活性

许多地理事物都具有明显的空间的时间的变化特征,只有充分调动时、空思维,才能正确了解地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例如:近年来,在青藏高原的一些高寒地区,发现了十分发育的喀斯特地形,试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学生一般都知道喀斯特地形发育的两个基本条件,即首先,要有范围广大的可溶性岩石,其次,必须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现在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不具备上述条件。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求解无路。若教师引导学生从青藏高原发展历史寻求答案,则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青藏高原在地质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沉积了厚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上升,在上升的初期高度不大,气候高温多雨,发育了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后,喀斯特地形亦随之上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个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时、空思维,又串联了有关知识,使学生以其所知解决其未知的新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加强读图、填图练习,强化思维的图像性

地理图像能直观,简明地表述了地理事象及其特征。注重地理图像的使用,特别是读图、填图技能的培养,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进而培养创新思维,另外,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图像外,还应结合教材创造将文字转变成图像来进行教学,从而在培养学生一般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思维的图像性。

总之,从地理学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注重激活学生的多种思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全方位地发展,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创造力得以发展。

猜你喜欢
读图气压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看不见的气压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