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2015-05-28 15:47司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多元化

司明

【摘 要】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开层次进行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分类评价;因材施教;多元化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 分层教学就是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同一班级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从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以获得最佳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呢?我们倡导的分层教学,原则上是“分层备课,分别侧重,分类评价”。 要实施这样的分层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差异性,分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教师的备课、辅导、作业的布置、讲评、测试和学生的预习、接受知识、复习和对教学情况的反馈之中。因此,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其具体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的基本的要求和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因此,我们首先经过测试,依据学生对知识的不同掌握情况,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或组,并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兴趣。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个出发点,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或者分组,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分层教学。

二、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及内容,综合班级各个层次学生的已有水平,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的原则。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而教学目标的分层就在于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以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因此,分层教学在目标设置中要注意因势利导地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素质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分层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便十分重要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不能有效反应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分层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推进教育和谐发展。

四、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优等生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差一点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中等生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五、课堂练习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

六、作业分层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在作业上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允许学生在作业上出现空题,防止强行要求完成,形成抄袭习惯,便于教师课后进行个别指导,增强了学生在作业要求上的弹性度,更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是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视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在不打破班集体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融入个性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的理念,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选择、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鼓励学生进步,不仅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2]汪小莲.初中数学分层递进教学策略探析[J].河南教育,2004,(6).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