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聪明的学习

2015-05-28 00:34陈长映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聪明学习培养

陈长映

【摘 要】任何学科学习的主人都是学生,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引导者。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聪明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培养;聪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引导者。但是,在如今信息高速发展与共享的互联网时代,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还得要讲讲“粉丝经济”(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被关注者多为明星、偶像和行业名人等),而粉丝经济的关键是专业与情感互动。如果说教育本身必然是专业的,那么情感互动就是学校教育的稀缺品。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不仅是要教给学生必须的文化知识,还要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聪明的学习。除此之外,还要在学生课后作业时,成为解决学生作业时段困惑时的良师益友,并且要接受学生们的选择与评价。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聪明的学习呢?本文作者以下探讨:

一、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

虽然我们老师不能像“粉丝经济”里指的哪些明星、偶像和行业名人被众多的人关注、追捧、喜欢,但我们一样可以做到通过不断的改变自己来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语文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区别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其深远影响到人们终身的生活质量。也许我们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

然而一个优秀的老师和学生喜欢的老师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呢?许多成功人士认为:外在因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起着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我们教师本身。在每所学校里,都有这种现象:有的教师不求上进,一生随风逐浪,教学平平。而有的教师会有显著的成绩,名声远扬。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有的教师教这个班级,就会受到这个班学生的欢迎和喜欢,教那个班级,就受那个班学生的拥护、爱戴,当这个班的学生毕业了,还常常回来看她,她退休了,学生依然是她的座上宾。像这样的老师,肯定是成功的。究其根本原因,其成功不仅在于她会教书、会育人,更源于她的非凡的人格魅力。由此看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教学魅力起着关键作用。许多优秀的教育家、教育工作者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就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教育思想和他的一种自尊、豁达、乐观、睿智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同时更造就了学生,为学生所警仰。

二、培养学生思考

思考对学生至关重要,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培训班里看到了这样一位老师。他从最初默默无闻,到后来也拥有大量“粉丝”,他用了很短的时间,收获了学生们对他的认可和喜欢。在跟他的交谈中,他说:“这是我最开心的事情,而这半年的辅导时光对于学生和我来说,其实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在他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他一直坚信,对一道不懂的题目,让同学们自己寻找题型的突破口或者解题思路,才是最有效的手段。“思考对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倘若一味寻求答案而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会让学生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他上大学的时候,他就曾经带过几批中考的学生,现在回想起来,他发现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实际上他并没有为同学完整解答过一道题目,而是帮助他们理清题目意思,然后让他们自己思考,思考不出时再通过一步步诱导,直到他们自己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最后对题目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进行一个总结。最终,在中考自主招生考试中,他辅导过的几位同学物理获得了很高的分数。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何尝不可以像他那样来进行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学生作业呢?

三、重压之下寻求突破

学习,在大多数学生看来都是枯燥乏味的事情。而学生生活,除了,学习,做作业,到最后剩下的也许还是作业。

有一个学生做过一个周末作业统计:累计四套试卷和若干默写、背诵以及作文,当时他才明白,为何那么多同学每晚都要学习到很晚才睡觉。其实在学生时代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记得我们以前是从初中开始,班主任总是习惯在每周五的时候发几套试卷下来让我们带回家去做,很多同学都很反感他这种题海战术,但是这种高压却培养出了他的高效。

问题出现了不能只是一味地抱怨,而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寻求解决方案,所以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为什么在一道题目面前,有的人可以三五分钟就解决,而有的人却思考半天却得不到一点思路?归根结底是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一。有人半懂不懂就开始急于做题,有人理解透彻之后才开始动笔,其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其实在平常的教学和辅导中,我们时常可以发现这一现象,也许题目并不那么难,但是学生出于对概念的不理解而找不到正确的突破口。低效再加上现在繁重的课后作业,只能使得学生更加厌学。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应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亮点、优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学生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减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不谈有什么学习兴趣了。

对此,作为我们语文教师更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教学时如何有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对他加以表扬,肯定他的进步。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还可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和私下与他们谈心,真心与他们交朋友。可以对他们说:“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相信你自己,只要你愿意做,你一定能做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也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五、结束语

《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们作为一名在小学阶段任教的语文老师,应利用好课程改革给我们搭建好的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聪明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找到快乐,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才会有所进步。

猜你喜欢
聪明学习培养
如何做一个“聪明”的病人
未来马路真“聪明”
让农业生产更“聪明”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