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2015-05-28 00:36冯中会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语法高中语文教学

冯中会

【摘 要】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换言之,语法就是一种语言中词语之间相互组合的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语法学习,让学生规范使用母语,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法;教学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进一步深入,高中语文教学渐渐的出现了“淡化语法”的教学现状,严重的制约着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发展。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系统地分析了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几点教学见解,在此和大家交流探讨,望能促使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

一、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语法是语言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总结,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淡化语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虽然《新课程》标准规定不考“语法”,但最近几年的高考中几乎每年都有运用语法知识的题目,例如,文言文仿句、选择题中语病的判断等都需要运用语法知识作答。在高中语文语法过程中,我们抛开高考的考察点不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其语法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①它是驾驭、传承母语的基础:语法属于先进文化,是人们在几千年的语言运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这是智慧、是文化的积淀,它能提高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人对语法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准确学习、理解掌握好语法有助于更深刻地感知、自觉地把握和自由地驾驭汉语,使其博大精深能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发展。②它是学生学好各科目的有效保证:语法是语言运用的规则,没有哪一学科的学习能脱离语言文字的,而文字是句子的组成元素,所以任何一门课都会涉及句子语法问题,即便是外语,我们学习它有时都得依靠汉语语法来解决问题。③它是学生打好写作基础的基本要求:写作必须有语法知识作基础,如果说作文是一座建筑,那语法知识是重要的基石,文采是建筑的外表装修,学生掌握好语法,写作起来学生们的底气就会十足。此外,学好语法,还有助于学生迅速准确地提取句子的主干,理清复句间的关系它是辨析病句的尺度;有助于学生通过比较理解掌握古汉语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它是学习文言文参照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现代文中结构复杂、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它是做好语言表达题的保障;有助于提高提取句段主要信息和推断文意的能力,它是开启阅读理解之门的钥匙,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等等,搞好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是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的关键所在。

二、高中语文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很多教师的目光都转向了课堂,加之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得我们的高中语文语法教学越来越不受重视,教学过程问题重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方面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语法的认识上就存在错误,很多教师都一致认为高中阶段的学生不需要学习语法也能把语文知识学好,唯有英语才专门讲语法。这就使得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愿化过多的时间去深究语法知识,都把目光投向了高考的热点、重点,即便一些教师意识到了语法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但碍于自身语法知识的限制和教学策略的不正确,致使语法教学一直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2.学生方面的问题

平时学生大量地阅读文摘或是其他文学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语言更富内涵,但是要使得语言精练优美,还是要在学习语文语法的基础上才能有明显的提高。现如今的大多数高中学生 谈及英语的词法、时态、句式句型时反倒很熟悉,却连自己母语的基本语法都不知道,尤其是涉及到文言文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时更如坠云里雾里,很多学生甚至连语句的主语、谓语、宾语都无法区分,更别说定语、状语、补语了。语法知识作为一个难点贯穿于整个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是学生头疼的问题。由于语法教学在初中时期就不受重视,在高中由于教材没有直接涉及语法,其内容又较为枯燥,加之很多教师不愿意花时间教授语法,因此学生对语法也没有学习的热情,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个“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不良现象,使得学生的语文水平不但没有进步,还逐步的偏向倒退趋势。

三、开展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几点有效策略

1.转变观念,正视语法教学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作为新时代下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师,教学生如何考试应不在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在高中语文语法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充分的意识到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语文语法对高考语文多方面的促进作用,积极地开展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如实的贯彻好“精要、好懂、有用”的六字教学方针,尽可能创造更新的语法教学模式,尽可能的让学生参照已知语法体系来掌握未知语法体系,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记忆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在高中语文语法教学中,碍于语法知识抽象性、枯燥性较强的特点,加之学生学习态度上的问题影响,使得很多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吃力和缺乏积极性,严重的致使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此,教学中,教师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帮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俗语有言:“态度决定一切”,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语法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语法对语文学习以及成绩的影响,使他们激起学习语法的动力,不再认为语法学习与否都无所谓。例如,在讲解文言文语句“大王来何操?”时,让学生先进行语句的分析,学生在分析时能够调动自己的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在了解学生时如何理解以后可以再进行点拨,将句子转换为“大王来操何?”,这种点拨会让学生茅塞顿开,了解语句的真正含义,了解了语法的重要性。这样,通过学生真正的参与学习,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激发,从根本上端正了学生对语法学习的态度,利于学生的长久学习和不断提高。

3.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提高

阅读是学生吸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语法知识也是如此。在高中语文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只知道死板的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要学会合理的渗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这样会更有利与教学效果的提高。对于语法知识的渗透,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例如,读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我们能够看到美妙的修辞,使用得当的动词和叠词,可以领会蕴含在优美意境中的语法知识(如排比、拟人等),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的恰当,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也可以从语法规范的课文中汲取一些语法知识,不断的促使学生进步、提高,教学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开展高中阶段的语文语法教学,既是教师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和有效发展的需要,更是祖国灿烂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的研究教法,除了传授重点知识以外,还要注重方法的传授,让学生能够通过在课堂的学习以后进行课外的拓展,不断促使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樊小琴.关于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方法的几点看法[J].学理论,2010(31)

[2]曹斌.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法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08(51)

[3]陈丽.认清现状,抓好衔接――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思考[J].中学语文:下旬,2012(9)

猜你喜欢
语法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