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视野下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015-05-28 00:43郭先锋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城镇化互动

郭先锋

【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农村义务教育则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内生动力。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存在学校合并速度逐年加快,条件不断改善,寄宿制突出,学生数量减少等特点,需要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机遇,以方便就近入学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前提,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义务教育;互动

农村义务教育在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

一、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深度互动关系

(1)新型城镇化是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新世纪以来快速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历程,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现代化。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进度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全国各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公平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有利于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

(2)农村义务教育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内生动力和智力支持。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开始把目光投向农村义务教育之外的城镇教育,有实力的农民都把孩子送到镇上或县城读书,以接受更加优质的义务教育。随着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原本打算将孩子送到城里去的农民,逐步放弃了原有的想法,更有甚者将孩子从城里转学回来,就近接受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自己也不再进城舍家抛地进城陪读,从而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的必要的人力资源。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办学条件逐年改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2020教育规划纲要》)的颁行,国家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各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办学条件在不断改善,学校设备现代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2)在校学生数量逐年减少。近年来,农村适龄义务教育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办学规模不断缩小,师资配置矛盾突出,校舍资源闲置严重。在保证入学率总体不降低的前提下,全国农村普通小学在校生规模从2002年的8141.7万人减至2012年的3652.5万人,比重从67%锐减至37.7%;同期普通初中在校生从3108.8万人减至974.1万人,比重也从47.1%减到20.5%。

(3)学校合并速度逐年加快。由于受适龄义务教育人口不断减少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合并速度越来越快,数量明显越来越少,而大量农村中小学生涌入城区和经济交通较发达乡镇的中小学,导致这些城镇学校规模激增,教育资源紧张,校舍、师资严重不足。

(4)教师与学生联系度降低。近几年,随着教师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的交通工具不断升级换代,越来越多的乡镇教师开始将家搬到了县城,教师白天、平时上课在学校,晚上、周末在县城的现象日渐显现,从而导致教师在校与学生的联系、交流逐渐减少,将会影响到师生关系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出路及展望

(1)以方便就近入学为原则,合理规划新型城镇化条件下的学校布局。在新型城镇化迅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不能简单地把城乡教育一体化等同于农村教育城镇化,将教育资金大量投入到城镇学校扩建上,而是应该不断规范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配套政策,在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学校布局规划和调整,因地制宜办好乡村小学和必要的教学点。

(2)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为根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农村义务教育上的效益。当前,应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将资金用在提高教育质量这一刀刃上,改善学校办校条件,提升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学生伙食补助标准,确保农村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确保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上的不断提升,真正缩小与城镇教育的差距。

(3)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前提,不断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差距。应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这个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待遇倾斜政策,探索推行城乡统一的农村义务教育编制标准,通过设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岗位津贴和补贴制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各种待遇,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同时,也应不断创造和拓宽教师教育培训渠道,切实提高教育培训效果,不断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

(4)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机遇,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的不断落实,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将进城务工,迫切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将随迁子女或留守儿童的纳入义务教育的全局中考虑,在新型城镇化给农村和农民工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切实解决新型城镇化带的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教育发展共同均衡发展的和谐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力:《纵论我国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城镇化互动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贵州农村各类型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