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为什么衰败等

2015-05-30 10:48
新营销 2015年9期
关键词:农资京东制造业

最近,HTC官方公布了2015年第二季度的销售业绩:实现营收330亿元新台币(约合64.7亿元人民币),只有去年同期的50%,净亏损51.4亿元新台币。HTC不仅销售额逐年下跌,就连股价估值也在下跌,最近还宣布在全球裁员2300多人。

反观HTC的发展,我们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利”与“下跌”。为什么曾经的手机强者最后却沦落到如今这步田地?

产品亮点不明显

HTC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手机代加工厂,但却始终持有代加工厂的思维。手机市场瞬息万变,一味的“啃老本”的策略完全适应不了市场竞争。在性价比方面,HTC近几年来的手机没有特别吸引消费者的亮点,消费者自然会选择性价比高的其它手机。差异化方面,HTC没有自己的产业链且难以做到根据市场形式与时俱进的创新。在外形设计上,HTC近几年来一直沿用其“古老的”外形设计上的优势,对于消费者而言显得太过于单调乏味。

不重视国内市场

起初,HTC将重点放在手机高端市场,想要与苹果等高端品牌一较高下,对于中低端市场不屑一顾。虽然此举依据自己起步时的便利条件在国外赢得了一些市场。但随着时间推移,国外市场趋于饱和。自从HTC与苹果的专利案失利后,其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业绩也不是很理想。国内市场虽然前景 看好,但是进入太晚失了先机。

营销策略不足

HTC董事长王雪红在内部信中表示“HTC的问题在于营销而非产品”,就是说HTC一直觉得业绩下滑的原因在于其营销策略的问题。

难以放下身段

在产品定位层面上, HTC把定位锁定在手机的高端市场。同样把定位放在高端市场的三星,随着市场发展,已经形成自己的整套生产链、而苹果也有自身的硬件支撑,反观HTC,仍然停留在自身的高端设想中。以HTC目前的情况,这一定位与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已经不相符合。

总观以上几点,HTC的主要问题除了其营销跟不上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没有自己过硬的核心技术的支持。一个企业的发展,核心技术永远是关键。(YL)

钛媒体

京东、淘宝谁将赢得农资电商发展先机

相比于早已宣传多时的淘宝农资,京东8月11日正式对外正式宣布旗下农资频道上线。正如淘宝依托于其“千县万乡”计划,京东则重点依靠其“县级服务中心”体系的建设和自营优势。据了解,京东计划年内建成600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乡村推广员10万名。京东的县级服务中心可为客户提供代下单、配送、展示等服务,并管理该区域所有乡镇的合作点。而在物流方面,京东已有覆盖2000多个区县的配送站点、近3万名自营配送员队伍,自营物流对于农资配送速度和质量的把控更有优势。

另外,当 “农商一号”正式入驻京东商城后,农民消费者将通过京东“农商一号”旗舰店直接选购金正大与国内外农资行业冠军品牌的农资产品,由京东农村电商提供覆盖全国的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而金正大成熟的农技服务网络也将通过京东电商平台进一步延伸至农民的日常耕种实践中,为农民的农资使用与耕种问题提供解答与指导。

据京东农资电商部总监范天阳介绍,京东计划用1-2年的时间,将从种子、化肥、农药开始,逐步将电商业务拓展至农机农具、农技服务、农村金融等领域。京东还将利用自身的供应链体系,为所有农资产品提供可追溯体系,以及配套物流解决方案和农技售后等打包服务。农民均可以在京东乡村推广员手把手帮助下,选购到正品低价的农资产品,享受京东送货上门、货到付款甚至分期付款的增值服务。京东还将与农资公司、经销商合作,推行农资白条,打造“农户—农资龙头企业—京东”的产业链闭环。

相比之下,阿里的农资电商则采取将产品库从淘宝店铺资源上整合管理分类进入农资产品类目,基于淘宝的平台模式,让线上线下全都集中在阿里农资的平台上,从阿里角度讲,此举能够继续稳固阿里大平台的发展战略。不过,新型农资产业要发展则需要对产品管控有非常高的标准,这也是需要阿里在做农资电商时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对淘宝农资电商而言,京东农资电商的发展模式与思路主要是通过自营、平台能力开发合作与提升服务的方式来为农资用户进行服务,以解决当前农资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开辟了一条农资电商发展的新模式。

砍柴网

广告业的未来是显示广告+品牌内容

显示广告是否即将灭亡?容我提醒,显示广告在搜索、富媒体、分类广告和移动类别中还处于茁壮成长阶段。这一效应的结果之一就是显示广告在网络出版业务上占有根深蒂固的地位,以至于就算之前有保留意见,许多社交网站仍然会接受这一形式。早在2010年,Tumblr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大卫﹒卡普曾说过,“我们非常反对广告,它确实很令人反胃。”然而最近,他宣布,Tumblr将从本周开始销售最热门帖旁边的广告位置。虽然这并没有被吹捧为一个传统的广告单元,但是该广告位置估计每天有1.2亿次广告印象数,而且有足够的可测量的内容包含在标准广告活动管理平台上。

但是,其它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的营销工作却有所不同。虽然媒体买家可以衡量“喜欢”和分享的次数,但消费者与原创内容或再发布内容之间的大部分互动却更难追踪。品牌商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可能是一个Facebook帖子令消费者导航至其在线商店,而不是可以留下持久印象的Facebook广告。就如我们所知的,行动并不总是紧急的、迅速的。

这一媒体的转变也要求战术上进行一些调整。不要像处理传统显示广告那样处理社交网站广告和品牌内容,应该尝试接受社交广告的独特渠道和方式。既然我们不期望这两种广告形式会产生相同的效果,那就应该将它们区别对待,因为它们可能对搜索广告或户外广告产生威胁。虽然在信息和语调上两者会保持一致,但广告的投放位置、管理方式和衡量成功与否的方式完全不同。其中一种广告形式的存在并不能令营销人员低估另一种广告形式,也不能说其中一种就一定会有危言耸听的前景。这些只是简单的两种独特营销机会,如果采用得当,就能使品牌受益。

很少有行业像广告行业一样流动性那么大。作为数字营销人员和媒体买家,我们的工作就是先退让,然后找到合适的方法令这些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可见,广告行业的未来并不是显示广告,而是显示广告再加其它元素,例如品牌内容。

亦观察

中国制造产业危机如何应对

最新公布的中国制造业PMI的初值仅为48.2,突破了15个月以来的最低值。这项用来衡量中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现状的数据在PMI50是一个临界点,而再创历史新低的数据表明我国制造业正在面临空心化,产业危机问题严重。

内外市场萎缩,制造业市场饱和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有200多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随着每年工业产值的不断上涨,制造业产能和产量已经明显过剩,在外需萎缩、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的市场早已饱和,随之而来的是制造业空心化的不断加剧。

成本——收益杠杆失衡 成本优势渐失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依靠廉价的生产成本在短时间内实现迅速扩张市场的目标,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中国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领域的竞争优势正在丧失。

品牌溢价失效

细数中国的制造产业,没有哪家企业能够像可口可乐那样敢夸下海口:“哪怕一夜之间全世界的工厂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但只要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存在,很快就能东山再起”。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的更是凤毛麟角。中国的制造企业多数都是依靠“薄利多销”来创造利益价值,品牌难以形成企业的可变现资产,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面前难逃厄运。

中低端制造业中心转移

通过政策补贴和低成本投入的优势,中国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制造业迁移的主场;但随着中国国内经济改革的深化,这些低成本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东南亚国家凭借政策和当下的低成本生产要素的优势,参与到世界制造产业的生产当中,严重削弱中国制造业的市场当中的竞争优势,撼动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

欧美国家高端制造倒逼中国制造业变革

如今的中国制造业,一方面难以应对来自低生产成本国家的竞争,造成中低端制造产业外流,另一方面,在高端制造领域难以与欧美国家相匹敌。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道路愈发艰难。

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

随着消费者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国正在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进入到了精益求精的定制化时代。中国的制造产业只有经过精工制造,拥有了切合实际的工匠精神才能够将我国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品质融入到产品当中,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口碑,摆脱粗制滥造的形象,用品质获得今后品牌的高溢价能力。

定制化时代的到来

新一代的消费者们从出生之日起就已经陷入到了定制化的生活当中,对自由和个性生活的追求使他们越来越多的享有特权。在定制化时代,制造企业完全可以将市场销量的选择权放到消费者手中,根据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加工生产,“有理有据”的进行产量预估,而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此形成的生产方式将会减轻制造企业的资产负重,也能有效的规避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

小众品牌成精

制造企业在走向定制化的生产经营模式的同时,必须明白一点,他们的细分市场正在变小,目标市场的也绝不会是大范围的人群,小众化品牌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年青一代消费者所追捧。用小众品牌打入消费者市场既保证了制造厂家客户的稳定性,又制止了制造厂家价格战的竞争模式,让我国的制造产品拥有更多的溢价主动权。(李光斗)

猜你喜欢
农资京东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
在超市快送上超越京东
小黑犬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