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2015-05-30 22:57辛贵梅
文化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创新性新时期

辛贵梅

摘 要:在新时期的今天,传统的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了,这就需要高校革新管理方式,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有效性。本文分析了高校教育管理的存在的问题,根据时代的要求,探索实现管理创新的良策。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一、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适应高校未来发展形势的需要

全球化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而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加剧,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实行了公开招生,只要学生足够优秀就能够被录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校要创新管理形式,增强自身优势,提高知名度,使高校屹立于世界名校之林。但是旧的教育管理模式,把学生当作纯粹物质上的人,忽视了学生心理生理需求,忽略了学生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为了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高校要革新管理方式。

(二)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人员规模越来越大,可是,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管理却仍旧用原来的那套,这样就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因为教育管理与学校规模的扩大不同步,那么教育管理就会拖后腿,使学校难以扩大声誉,提高影响力,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转型已经成了很多高校的代名词,所以高校必须进行教育管理创新,以培育社会所需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有效性的需要

传统高校教育的管理是被动式的,也就是学生和教职员工都处在被管理之中,这就没有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和教职员工对学校的认同度和归属感不高,所以高校教育管理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注重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职员工的自觉性,提高民主程度。

二、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内容缺乏创新

很多高校都把教育管理当成一种纯粹的行政管理,不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情感需求,把管理当作是一种服从命令,不注重民主性,把上级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忽略学生的个人需求。在另一方面,高校的管理还具有盲从性,当某新行业兴起时,一窝蜂地开办该行业相关专业,不去考虑学校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上,大多高校也是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自然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水平也差不多,削弱了学生的竞争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师生地位缺乏创新

传统的教学管理中,教师是占主导的,对学生有支配、命令的作用,而且,传统教学普遍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成了听课的主要对象,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学生成了纯粹的知识接收器,这就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堂上,往往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玩手机、刷微博等,由于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很少给学生表达观点和看法的机会,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阻碍了学生与老师的有效沟通,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三)评价方式缺乏创新

传统的教育管理中,往往是以管理者为中心,管理者的意志支配着学校的运行,这就导致学生需求与管理制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管理者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更像是一种信息收集,而非征集意见和建议。而且,评价往往不够全面,寥寥几道题,怎么可能真正了解一个教师的教育质量呢?还应该丰富评价方式,关注教师教学时的优缺点,然后在期末给教师反馈,希望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三、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措施

(一)创新管理观念,合理分权

创新管理观念,首先,要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民主意识,多听取民意,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要求教师和学生,注重较适合学生个人的发展,做到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权力的合理分配。高校之中又有各个学院之分,往往权力集中在学校,学院权力小,不利于学院的发展,在大事小事上都要上报学校,这就可能导致裁决不合理,毕竟学校管理者可能没有学院管理者对学院的认知比较深,然后容易造成判断失误等现象。所以学校要合理分配权力,下方一定的权力,让学院在院系小事上拥有自主权。另外,教务处要落实工作,切实行好监督的责任,保证教师的教务水平,为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学校的各种制度要透明化,实现公平公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防止权力的滥用。

(二)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以人为中,注重人文关怀,了解被管理者的需求,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管理的对象就是学校的所有教职工和学生,那么从他们本身出发,站在他们的位置,考虑他们的需求,来进行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无疑是符合他们切身利益,有利于他们的,既然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那么教职员工和学生怎么会不拥护呢?所以,管理者要从被管理对象的视角出发,制定合理的条例。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结束课堂垄断,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尊重学生需求,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性,并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切实提高课堂有效性。还要实行多样化教学,增强学生兴趣。在课外教师也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到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三)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大学生对祖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教育,让学生拥护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还要加强对学生现今形式的教育,让学生对国家面临的现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不能做只会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要做到有理想有目标。另外,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视频教学、音乐教学等。教师也要注重教学形式,利用情景教学、研究教学,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课堂教育和远程教育相结合,毕竟大学的课程不会像初高中那样满,所以远程教育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请业界资深人士来跟学生互动,已达到对本专业的深刻认识和了解。

(四)创新教学评价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重视教学评价。据笔者了解,很多学校的教学评价都只是一个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学生自然也就不去重视,随便评价,草草了之,这无疑对教育管理是消极的,所以学校要提高学生评价意识,作出真实的评价。学校要明确评价的各项指标,并规定不合格的老师需要进行进修等,并落到实处,由此说明评价并不只是个形式,学校是重视这项工作的。其次,评价系统要合理,合理性体现在对老师教学情况的认识要全面,不能片面,也就是说除了学生这个评价来源之外,还需要其他老师或者教务处的评价,管理者可以设置督导,安排督导去听教师的课,并予以评分,综合各方面意见,以便对老师教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四、结语

单一的教育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达到培养新型人才的目的了,所以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学校不能固守原来的那一套教育管理模式,要顺应时代潮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做到在管理中满足学生的群体利益,以学生为中心,创新管理方式,进而实现学校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艳男.人本主义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探索与实践[J]. 科技资讯. 2012(04)

[2]王林毅,于巧娥.科学发展观与高校人性化教育[J]. 教书育人. 2012(03)

[3]杨爱君.构建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探究[J]. 教育与职业. 2011(29)

[4]吴志全.如何完善教学管理及健全管理制度[J]. 才智. 2011(26)

[5]老士翠.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性化教育[J]. 职业技术. 2011(09)

[6]柯炳生.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Z2)

[7]李腾.论大学教育教学中的人性化管理[J]. 科技风. 2011(12)

[8]王义刚.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现象及其改革[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06)

[9]韦敏.基于人本管理视角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1(06)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创新性新时期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