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视系统设计物化

2015-05-30 10:48王冰
艺术科技 2015年8期

摘 要:导视系统作为园林风景区整体环境设计的重要一环,其环境导视是风景区的一部分而呈现在我们面前,它要求要溶于环境,服务于大众。作为风景区的识别符号,它要具有信号、标志、说明、指示、预示等多种含义。那我们要清楚,导视不仅仅是停留在图纸上或者电脑里的方案,要实现其落地,达到其真正地服务于风景区功能,就必然要牵涉到导视系统的设计物化及其设计实施,只有将设计创意方案物化,实施于风景区环境整体中,才能发挥其服务风景区及其人的作用。侯冲风景区导视设计实例实施,就是从设计,物化、实施等为系统工程而进行设计制造。从而解决设计落地等诸多问题而给出具体的办法。

关键词:风景区导视;设计创意;设计物化;设计实施

侯冲风景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永宁镇侯冲村,地处苏皖交界之处,毗邻老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美丽的滁河从风景区边蜿蜒的流淌,作为一个新建的风景区,区内风景秀丽,散发着迷人的乡土气息。侯冲风景区依托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地域优势,以滁河风光带古河新治为契机,沿滁河风光带利用原生态湖泊、沼泽,集中力量打造姚徐老街景区、生态湿地公园。姚徐老街建筑群作为景区打造之重点,赋予了浓厚乡土气息以及具有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群、乡村美食街、大食堂,同时打造了包括古床馆、魔术馆、算盘馆、地契馆、婚庆馆、老匾联馆、老电影海报馆、木艺花雕馆、小人书馆、老将军书画馆等独具特色的展览馆,吸引了包括手工油坊、豆腐坊、酒坊等传统农特产品商铺,在这里,可观,可赏,可游,可食。

侯冲风景区按照景点的布局及结构分为知青故里景区、姚徐老街景区、湿地公园、那在此次的导视系统设计中,并无采取统一的风格进行设计打造,而是根据各景区特色分别打造各自风格,其主因是每个景区景点的环境设计上相对独立,从空间上看,是面到线,线到面的格局。所以在导视设计过程中,致力于按照片区进行设计,保持各景区的相互独立且通过景区标识来达到整体的统一。

姚徐老街作为侯冲风景区导视系统设计的二期工程,也是作为全景区的重点,在导视系统创意设计上采用了典型的建筑景点造型的意象化设计来赋予导视的风格,重点体现姚徐老街的建筑特色,姚徐老街在名字上是“老”街,实际上整个老街景区是一个全新的景区,基本无文化历史可以追寻。所以导视系统的设计创意源泉为“以景立意”、“以意设型”、“以型施色”。

1 侯冲风景区标志设计立意

景区导视,作为一个系统设计工程,其类型基本可分为导览牌、方向牌、解说牌、名字牌、警示牌、厕卫牌等。那作为任何一个类型的导视牌,其基本的导视元素又包括景区标志,景区平面图、文字解说、方向箭头、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标志作为整个景区的视觉识别系统,同时作为导视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向游客傳达景区特色及其提升导视系统的统一性具有视觉的感知性。标志,作为旅游风景区的“窗口”,就像人们形容的那样:“标志就像是世人面前打开的一扇小窗,它悄悄地让里面的精彩溢出来,又静静地让外面的世界融进去”。[1]侯冲风景区标志设计的创意元素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如图1)手狮、花瓣、屋舍、溪流。侯冲具有“手狮舞之乡”称号,通过艺术的手法进行图形化处理,赋予元素缤纷的色彩,花瓣粉、手狮黄、房舍灰、碧蓝水来表达美丽乡村风景如画。从而突出侯冲风景区的形象定位。

2 侯冲风景区姚徐老街导视系统设计创意分析

姚徐老街,主要是由石牌坊、博物馆群、乡村美食街、大食堂所构建的建筑群,建筑式样以硬山式屋顶造型为特色,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此建筑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简单、朴素,且前后有两面坡,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俗称“人字顶”。明、清以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作为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我们在皇家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姚徐老街入口石牌坊采用的是“四柱三开间”,“五山屏风”牌楼样式,石牌坊建筑大多呈现于重要建筑入口及其村口的醒目的位置。红色灯笼作为老街所布置的一道风景,可以看作为非常具有乡土风情的装置艺术。此为老街建筑特色基本的分析,“以景立意”也是此次导视系统创意的源泉。从这个角度分析景点的特色,更加有利于导视系统与整体景观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创意“点”与景观“点”也正契合老街的整体风貌。从而达到其指示等功能的视觉传达外,同时也作为个性的景点立于老街景观空间的各点之上。从而创造出景中有景的老街景观效果。

2.1 姚徐老街导视系统设计造型元素提炼

姚徐老街导视系统设计元素也正是基于老街的建筑特色而进行元素的提炼,“以景立意”、“以意设型”、“以型施色”。(如图2)在造型元素提炼过程中,重点是把石牌坊,老街建筑,灯笼通过抽象概括出造型元素,从而创造出与老街建筑特色相统一的“典型形象”,也就是艺术提炼的再现性写实形象,通过此法,不仅概况抽象的对老街建筑的表象进行概括,同时在元素形象的描绘上也具有抽象的意味。正如恩格斯谈到数的抽象时说:“和数的概念一样,形的概念也完全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而不是在头脑中由纯粹的思维产生出来。必须先存在具有一定形状的物体,把这些形状加以比较,然后才能构成形的念”。[2]老街石牌坊的“五山”,建筑群的“硬山”,灯笼的“椭圆”,这些具体存在的形状也正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再造,提炼出具有概括抽象元素的导视牌造型。

从游客的角度讲,导视牌不仅为游客提供导视信息,同时也是作为景区一个景点而存在,独显其个性,又统一于整体景区环境中。如此设计的导视牌形象既是具象的,使人能够看到建筑文化的缩影,同时又是抽象的,给人一种抽象知觉形式感。正如黑格尔在谈艺术抽象时指出:“雕刻所塑造的形象事实上是具体的人体的一个抽象方面”。所以姚徐老街导视牌造型不是舍弃具象的抽象,而是一种具象性抽象,即对老街建筑具象的一种提炼,概括和简化。(如图3)是为老街导视系统的设计方案,从图上可以看出,导视系统的造型设计来源于老街建筑的印迹,将建筑造型里的“五山”,“硬山”等特色形式美有机的运用于导视设计中,体现老街的特点,同时又保持了导视系统独特的个性,以此来塑造出“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典型形象”。曾经在一个国际建筑会议的宣言中指出“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品”,那换个角度讲,风景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整个景区规划、建筑、雕塑、绘画、园林、设计艺术于一体的巨大艺术品。那导视系统就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的雕塑,为整个景区的环境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典型形象”的作用。从而美化环境,美化景区。

2.2 姚徐老街导视系统设计色彩元素提炼

导视系统的色彩设计对导视自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型施色”,不仅是对导视自身创意造型的一种色彩诠释,同时也是风景区环境色调对导视整体色调的一种色彩空间的限定。这就要求我们在导视色彩设计提炼过程中,要把导视的色彩与姚徐老街整体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有机吻合起来,倘若在色彩设计时,我们所提炼的色调与导视自身及其环境色彩空间限定背道而驰时,必会使导视色调脱离环境色彩空间而显得格不相入。

在《考工记》里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所记录为冶炼青铜的技艺,实则是操作者观察冶炼冒出的气体色彩变化,由黑浊到黄白再到青白,而后看到青色气体,合金就练成了,并可铸器。这种通过色彩来反映鉴别,检验的手法,从侧面反映了抓住色彩的规律,以此作为工艺的准则。换句话说也就是通过千百次的对气体色彩变化的提炼,从而得出色彩变化对铸器工艺的规律。那从《考工记》的这段文字里色彩提炼的方法经验,对于姚徐老街导视系统的色彩提炼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对老街色彩元素的提炼过程中,面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赋予的老街色彩的千变万化,我们如何提炼出最符合老街特点的色彩装饰于导视系统,就显得尤其重要。作为导视,在风景区里要独显其色彩个性,同时,此个性必须是在整体景区色彩限定的条件下而安稳于老街色彩,这就要求在导视色彩提炼中需要拿捏得当。所以我们就从老街的建筑色彩、环境色彩、户牗色彩提炼导视系统的主色调,使其符合自身造型的色调外,又融于整体环境之中,即作为导视的主色而存在,又作为老街整体色彩的点缀而有意识的丰富和加强不同空间主体的色彩气氛。(如图4)是为老街导视系统用色提炼的过程,从图上可以看出,共提炼了四种主色调。即灰、青、赭、白四色。从这四色主调来看,其整体色调偏冷,具有优雅、明快之感,(K30)的亮灰色作为第一主色给人清新愉快的心情,(C30,K80)的青色调则更加沉稳宁静。作为老街景区导览牌的字体用色,与灰色同处一个色系,在统一中赋予了导览牌古朴之气息。其中(一方山木纹样品色中等半哑)赭石色提炼来源于老街的户牗之色,此色即作为导视系统的主色,又作为辅色来诠释老街的典雅,古色古香之感。(K0)白色作为整体导视的字体用色,在视觉传达上给予游客清晰,一目了然的视觉作用。所以,通过以上色彩提炼分析的方法,其目的就是要使导视系统的色彩符合自身造型特点用色外,又能使导视色彩更加与风景区的色调保持一致性。

3 侯冲风景区姚徐老街导视系统设计物化

所谓设计物化,就风景区导视系统而言,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图纸上或者电脑里的方案,要实现其物化落地,达到其真正地服务于风景区功能,就必然要牵涉到导视系统的设计物化,只有将设计创意方案物化,实施于风景区环境整体中,才能发挥其服务风景区及为人提供视觉传达的作用。作为一个设计师,若在导视系统的整体设计中,仅仅完成设计创意方案,那只能说只完成导视设计的三分之一,只有将其导视物化,安装到位,才能说明一套完整的导视系统基本完工。

3.1 姚徐老街导视系统设计材料工艺物化

要实现其导视系统方案物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导视材料的问题,当然,此过程大多也在制作工厂来完成,所以作为设计师,跟单显得就尤为重要,这关乎到最终成品是否能到达设计方案的效果,方案是在甲方认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方案物化,若成品与方案出入较大,不能准确表达设计创意等,对于设计师来说,那能就意味着失败,对甲方来说,其成品是不能通过的。所以材料的选择对导视物化至关重要。

就风景区导视物化材料而言,现常用材料通常分为两类:一为自然材料类,即大理石,防腐木。二为人工材料类,即镀锌板、不锈钢、亚克力。那在众多的材料中,设计师如何选择,这就要和导视系统的整体预算经费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也知道,从生态的角度上来讲,自然类材料在风景区的运用更加符合老街的创意特点,融入景区也更加自然。若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自然类的材料比人工材料在价格上要贵许多。从后期维护的角度看,人工材料在自然的风化过程中比自然材料更加坚实,耐用。而且在后期出现错误等问题上更加易于修改。所以我们就老街的导览牌为例为大家提供选择材料的参考,做一番“探赜索隐”的工作,对较多设计师不了解导视材料给予一点帮助。(如图5)所示,为导览牌工艺生产用图,那在老街的导览牌上,我们采用了不锈钢与亚克力结合的工艺手法来进行打造,从工艺用图面上看“五山”的墙体采用的是不锈钢材料,而导览牌上的围边字,风景区平面图,复古隔窗采用的是亚克力材料。这种材料选择打造的方式,从价格上来说,处于适中的位置。若在预算经费适中的情况下,可以舍弃自然材质。镀锌板也虽为人工材料,价格也便宜,但它的材料比较软,对于大型导览牌来说,容易变形,后期会出现导览牌走形等不良的工艺反映。正如左丘明编撰的《国语》里记载:“美金以铸剑戟……恶金以铸锄、夷、斤、斸”。[4]从这可以看出,材料的优劣对于导视系统的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导视系统的选材上,可以从好,中、劣三个方面去决定,经费充足,可自然材料,经费适中,可不锈钢等,经费不足,可镀锌板等。不管我们采用何种材料,要保持在設计造型上不可过于复杂的原则,因为过于复杂的造型,在工艺实施上会出现无法实施,或者工艺实施非常困难的窘境。如何实现其在材料限定的条件下设计导视系统,作为设计师不仅要知其设计论,同时也要掌握材料论。

3.2 姚徐老街导视系统设计色彩工艺物化

在上文中,我们对于导视的材料给予了一些具体选材的方法,但只有这些,显然不能完成导视所具有的视觉传达的作用,要实现其服务风景区功能化,就必须对导视进行施色,我们知道,对于游客来说,材料的好坏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他们关心的问题是导视对他们进入景区所起到的传达的作用。所以,色彩物化就显得极其重要。自然材料所特有的色彩纹样无须过多修饰就可以直接用在导视系统上。但是,就老街的人工材料而言,就必须施色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施色而言,我们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在于,我们所设计的方案,也就是电脑的屏色与现实材料施色是有差距的,在现实中,施色主要的色彩原料为油漆,如何实现其与方案色彩的一致性,在导视系统的色彩物化过程中就要与方案色相比有机的吻合起来。在现实制作物化中,通常的手法可以采用制作小样的手法来进行色彩的调制及其校色。正如墨子译注里所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这变,其色亦变。五人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5]从这句古语中,可以看出施色对物体的重要性。他不仅关乎施色的成功已否,同时也影响其整体色调准确性。

老街的导视系统在此次的色彩工艺物化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烤漆工艺、UV工艺、丝印工艺三种手法,(如图5)所示,老街导览牌的主色(K30),(一方山木纹样品色中等半哑)赭石色所采用的施色为烤漆工艺的手法,作为单色,在烤漆过程中工艺相对简单,不过,若有底纹色的在烤漆时,我们就要注意其工艺上有两种方法:其一为通过在材料上绘制的技法控制纹样后烤漆。其二为通过底纹纸转印烤漆方式来进行,特别要注意的是第二种技法,因为,这需要设计师在设计之前要对制作公司现有的底纹纸的纹样是否了解来决定的,若设计师设计的底纹在现实中无法找到,那在色彩物化工艺实施中就无法实现,所以在此要慎重考虑所用的工艺手法。一般情况下,风景区的入口大型导览牌上都会有景区的全景平面彩图,通常在自然材料上是通过雕刻的方式将平面图刻于石材或者木头之上,后用油漆施色,而在人工材料上,通常平面彩图是通过在透明亚克力材质背面UV打印的方法,此法的好处在于所施之色的彩图更加清晰。因其在透明亚克力材质背面,所以一般不会出现掉色的现象。丝印工艺主要是针对导视系统上文字而采用的通常做法,在景区里,方向牌、解说牌、名字牌等都会有较多的文字来为游客传达意思,方向等。

4 侯冲风景区姚徐老街导视系统设计实施

导视系统的设计,除了在设计过程中对尺寸阈值的把控外,那其在风景区设计安装实施的位置则要更加符合人机工程。通常可以通过景区平面图纸结合目测的方法来实施安装,那其在安装过程中的方法,就要根据各导视牌所处的环境给予不同的安装实施工艺。就老街导视牌看,采用了立式,壁挂式,壁卧式等安装方法。首先,从立式安装工艺来看,其安装主要为两种方法:(如图6)一为直埋式,直埋式安装主要是针对软质土地上而言,大多情况下,景区导视牌多安装在景区入口的软土上,那在安装时,首先,就要根据导览牌尺寸来进行掘土挖洞,正常洞深60CM,后将导览牌底部构建置于洞内,调节导览牌垂直地面,再将水泥砂浆注入洞内摊平。在这里要注意,水泥砂浆的注入一般要低于洞沿20CM,其目的是在这20CM的距离上要培土植草,若洞砂浆被注满,植草就无法实施。二为膨胀螺钉式,针对的是硬质地块。例如,水泥地,铺砖地等,安装这类导视牌时,通常是在导视牌的底部焊接1CM钢板,四周开4洞,直接立于地面,通过电锤打膨胀洞眼,置入膨胀螺钉旋紧即可。此法操作简单,设计实施更加方便,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导视安装的工艺手法。其次,壁挂式与壁卧式在老街上主要是名字牌和解说牌,壁挂的安装工艺是其在侧面打葫芦眼,在墙体打入膨胀螺钉,将导视牌挂上即可。而解说牌则采用壁卧式安装,在其背面贴上高黏性泡沫胶,四周注入玻璃胶,直接贴在墙体,压紧即可,方法简单,耐用,不过此法要注意的问题在于,阴雨天切勿安装,以免受潮。风景区的导视安装工艺主要也就是以上几种,作为设计师,不仅要掌握设计创意,色彩物化,同时还要了解安装工艺。

5 结语

导视系统,作为服务于风景区彰显其个性化的设计创意,同时又融于风景区而成为景点,其设计创意、设计物化、设计实施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而存在的。只有将其物化,才能真正掌握导视设计的真谛,才能在工艺实施过程中了解造型,色彩等所存在問题。物化实施于风景区环境整体中,才能发挥其服务风景区及其游客起到视觉传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晓晴.现代奥运会标志设计本土文化意蕴解读[J].体育与科学,2002(3):22.

[2] 陈池瑜.现代艺术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03-204.

[3] 郭廉夫.中国设计理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2:474.

[4] 左丘明.国语[M].济南:齐鲁书社,2005:603.

[5] 蒋玉斌.墨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609.

作者简介:王冰(1975—),男,江苏南京人,硕士,讲师,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