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传统文化零距离

2015-05-30 10:48郭红春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小街民俗内涵

郭红春

常考命题

题目:我与_______零距离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注意:横线上限填地方民俗风情或地域文化,如:元宵、花灯、开斋节、庙会、兵马俑、长城、京剧、草原、香格里拉、火把节等。

思路爆破

本题为“民俗人文”类半命题作文,可以借鉴《社戏》《安塞腰鼓》等课文,对极具地域文化特征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人文景点等进行细致描绘或记叙,做到“以优美的风景打动人、以真挚的睛感震撼人、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只要留心你可以发现可写的对象很多,比如,身边的棋类文化、书画文化、流行音乐文化、网络文化等。因为命题有限制,对平时较少对这方面进行思考的同学,会带来一定的障碍,我们可以参考以下的思路。

描述民俗文化活动。民俗文化活动带有浓厚的民族性。在描述活动过程之中,要抓住民族性和典型性,描绘活动场面的热闹气氛,揭示民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涵。例如,彝族火把节,其本源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叙写参加民俗活动的观感和体验。从“自我”的角度,以观察者的身份,通过自己参加某种民俗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阐明该项民俗活动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现实意义。例如,“我”游西双版纳,有幸亲密接触“傣族泼水节”。人们用铜钵、脸盆以至水桶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人们认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灾除病,所以尽情地泼,尽情地浇。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凉透的感觉驱散了酷暑的炎热,一朵朵水花在人群的欢笑声中绽放,在太阳的照射下折射出绚丽的光芒。

以传说为依托,阐明民俗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每一个地方,每一处风景,每一种民俗,都有着极为深刻的文化内涵,都必不可少地附带着神奇迷离的神话传说。作文时,可以从讲述神话传说故事入手,揭示民俗活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例如,写桂林山水,可叙述刘三姐、父子岩、媳妇娘岩等传说,最后用“桂林山水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作总结,既可深化主题,又可丰富内容,大大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模拟演练我与夜街零距离马普媛

正月十六赶夜街,在我的家乡——寻甸县塘子镇这个回民聚集的地方,是乡亲们一年中最热闹、最欢快的盛会。

这一天,村里的男女老幼早早地吃了晚饭,换上节日的盛装,期待着傍晚的来临。夜幕降临了,迫不及待的人们三三两两涌向小街。小街不过一里长,弯弯曲曲横在村子中央。原先用石板铺成的街道如今变成了光滑平整的水泥路,一条窄窄的水沟与它蜿蜒相依,沟里流淌着清澈的温泉水,层层雾气飘溢在街面上。

街道两旁的灯争先恐后地亮了起来,照亮了夜幕。灯下,摆满商品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有卖水果的,有卖玩具的,还有卖凉粉、炸洋芋的……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听老辈人说:正月十六买东西,买什么今后就不缺什么,还有花不完的钱呢。村里和附近的商贩自然不愿错过这个发财的好机会,纷纷赶来做生意,于是小街热闹起来。

月亮爬上山峦,从高高低低的屋顶上将柔柔的光芒洒向街道,月华与灯光交映生辉。街上行人渐渐多了,老老少少都挤上街,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欣的笑意,好像这个古老的民族一下子就年轻了好几百岁。川流不息的人群,熙熙攘攘地挤满了小街。孩子的嬉闹声、青年人的大呼小叫声、老人们爽朗的欢笑声、小贩的叫卖吆喝声交织在一起,烘托出一派节日的气氛。

早早地,小学的操场上便搭起了高高的戏台。村中的一群老者自发组织成乐队,用二胡、笛子、唢呐、羊皮鼓等乐器为登台的演员们伴奏。村里及远近村寨的老年文艺队、青年文艺队和少年文艺队粉墨登台,你方唱罢我登场,那情景真是热闹非凡。他们的节目异彩纷呈,有歌舞表演,有评书快板,还有相声小品。不过,每一个节目都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然而最让人兴奋不已的是,在节目的最后,老者们吹奏起回族舞曲,不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的乡亲,都不约而同地和着乐曲翩翩起舞,整个操场上呈现出万人同舞的壮观景象,将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没有豪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可大伙儿却跳出了乡亲们最真切、最朴实的喜悦,跳出了民族的豪爽和自信。

人们在街上逛来逛去,精心选购自己想要的东西,纵情品尝了一番清真小吃、清真烧烤的风味,仍迟迟不愿离去。不知不觉月已中天,尚未尽兴的乡亲们只得恋恋不舍地散去。

小街渐渐沉静下来。月光如水,依然朗照。

点评 选材精当、组材合理。应当说,“赶夜街”的风俗内容十分庞杂,写作起来并不容易,但作者以自己亲历“夜街”为切入点,以游踪为序,借助“月亮”这一物象显示时间的推移,采用移步换景法,精心选择了街道的环境、人物的活动、街心的文艺表演等材料展现“夜街”的盛况,以点带面,选材和组材颇具匠心。

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如描写小街的环境,用“小街不过一里长,弯弯曲曲横在村子中央”一句,以简约的笔法勾勒出小街“短小”“蜿蜒曲折”的特征。又如文末“月光如水,依然朗照”一句,以月光之美烘托环境之美,创造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猜你喜欢
小街民俗内涵
冬季民俗节
活出精致内涵
民俗中的“牛”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民俗节
挖掘习题的内涵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东京的小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