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关系辨析

2015-05-30 19:02郑洵
艺术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价值资源

郑洵

摘 要: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学界对于文化资源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往往忽略了对文化资源与产业资源二者关系的研究,人们习惯将文化资源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本文立足于上述背景,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与辨析,包括其相似性、差异性以及二者同文化产业的关系。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资源文化产业

1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的相似性

1.1 产生根源相似

文化资源是一种柔性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和活动所利用的,具有文化要素及品相的各类资源,文化产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以“创造性”思想为核心并与其他各种投入相结合而组成各类文化产品的经济活动所要利用的相关资源。二者皆属于“文化”范畴之内,是“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的构建与传达。虽然文化产业资源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来表达,但与其相关的产业活动都无法脱离“文化性”的内在核心,即存在于共同的心理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传承、发展和创新中。[1]此外,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可以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来凸显自身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例如,自1983年举办的洛阳牡丹花会,年年皆有“花开时节动京城”之景象,洛阳市政府也将牡丹栽培作为发展经济的旅游资源来开发,这一切源自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对花鸟文化的热衷。总之,二者产生于“文化”,作用于“文化”,在以“文化”为核心的资源要素下,成为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

1.2 分类构成相似

从分类上看,二者涉及的范围都非常广泛,几乎囊括了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植被、湖泊、山川等可直接被利用的、富有特色生态景观的自然资源,也包括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民俗等人文资源等。从构成上看,二者不仅包含了有形文化资源。例如,绘画、书法、雕塑等物质性的文化财富,同时也包含了无形文化资源。例如,存在于观念、思想中的文化能力与文化制度。[2]人们在利用资源进行文化生产时,其结果既包含着静态的自然属性,也存在动态的社会属性,这亦是两者所具备的基本属性之一。

1.3 共享性与绿色性的特点相似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最大的共性在于其共享性。虽然二者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较,都具有很强的地域差异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各种类型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导致了文化资源附着的地域、国家、民族等差异特征的逐渐淡化。例如,日本动漫大师鸟山明、峰仓和也创作的《七龙珠》《最游记》等作品,部分人物形象与情节来源于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这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艺术人物现已成为了一种可供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成为文化艺术再创造的资源。此外,二者还同样具有“绿色性”。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较,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的可再生性是无法比拟的,二者在转化为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是以创意和现代化生产技术为支撑,属于典型的“绿色产业”,只要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科学,其价值会越来越高。

2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的差异性

2.1 产生先后顺序不同

文化资源是一定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不同年代的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时间价值、精神文明价值、资质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3]文化产业资源则是在文化资源形成之后,通过一系列产业化运作,使其具备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能力与前景所形成的资源。它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经济价值为核心,以资本输出为导向,将有限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用的文化产业资源,包括文化实物资源、文化服务及其衍生形态。

2.2 社会性质不同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虽都产生于“文化”,落脚于“资源”,但前者偏向于天然的、历史的资源。例如,山川、遗址、文物等,而后者强调的是经过加工的,经过产业化整合的资源。例如,技术、人力、市场等。

从社会性质的角度来看,文化资源是人们在文化创造中形成了知识、信仰、文化艺术、道德、思想观念等不同層次的文化内容,这些文化内容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物质与精神文化活动中,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产生重要影响。[4]文化产业资源则不单单执着于“构型”或“构神”的力量上,它蕴含着更为主观、更具有创造性的实质内涵,最重要的是,它与资本发生关联,是资源转化为产业运行的“结果”,[5]在遵循市场规律和合理开发与使用的前提下,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从根本上说,“文化”是文化产业资源的“载体”,其背后蕴含的“资本特性”才是其真正存在的社会性质。例如,一幢古建筑早期设定的价值可能只是一般物品价值以及其本身的文化价值,如果能够结合本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进行文化旅游项目的包装与打造,那么它的经济价值将因其文化价值而加码。

从另一方面说,文化资源可能是分散的,但是文化产业资源一定具有集群性,能够使文化生产规模化,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例如,我国文化资源大市黄山市,文化生态系统独特丰厚,具有“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址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名人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和当代科技文化资源等七大文化维度”,[6]这些资源因具有一定的集群性,便于整合打造,在“文化黄山,梦回徽州”的新型城市战略理念下,逐步实现产业资源与文化资本的转化与积累。

3 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资源同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然后进一步发展形成文化产业,这是文化产业形成的基本路径。从此过程来看,文化资源是基础,文化产业是结果,“一次转变”、“一次发展”是关键环节(见图1)。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规模化生产与开发决定了文化产业实践的最终成败。

图2表示的是宏观概念框架下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资源及文化产业关系。文化是一个大熔炉,没有了文化,也就没有资源和产业存在的依托空间。其中,(1)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资源与文化产业三者之间并非绝对独立,它们在相互区别中有着必然联系,通过运作可以发生形式及规模上的转化,并在综合作用的过程中得到不同量的产出。(2)文化产业资源文化资源文化,它们之间是被包含的关系。文化产业资源是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相交集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资源具有两重属性,可以说任何文化资源都有成为文化产业资源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条件、因素的种种限制,最终只有一部分的文化资源成功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3)文化、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资源与文化产业的交叉关系无论是在横向的空间向度上还是纵向的时间向度上都是连续的,一旦文化产业离开了文化与资源,附加值就会被减少。例如,过去单纯强调经济资本的重要性,以“逐利”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不顾文化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从而导致众多文化园区昙花一现,文化产品粗制滥造以及文化服务敷衍了事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方董平.文化资本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7:14.

[2] 严荔.四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5.

[3] 牛淑萍.文化资源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77.

[4] 张胜冰.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15.

[5] 严荔.四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7.

[6] 郭宏斌,郑六一.论城市文化资源资本化转变的路径选择 [J].黄山学院学报,2010,02(01):96.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价值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