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元素在水彩画中的个体特色运用分析

2015-05-30 19:51陈淑敏
艺术科技 2015年8期

陈淑敏

摘 要: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水彩画拥有自己的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强烈,也可以飘逸;可以表现迷茫之美,也可以抒情写意,彰显其画作之中的独特精神。在技法上,水彩画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技法可以根据其画作所要表达的主题来进行更改与调整。同时一幅水彩画究竟成功与否,业余材料和色彩息息相关。本文以“国画元素在水彩画中的个体特色运用”为研究对象,结合黄铁山、李铁夫以及丁寺钟等艺术大师的作品,从国画材料、国画技法以及国画色彩运用三个角度来展开对这一研究命题的讨论。

关键词:国画元素;水彩画创作;个体特色分析;水墨技法

1 国画材料在水彩画中的运用

水彩画作家在创作当中对于不同材料的使用,必然会引发不同的艺术效果。因此,在传统水彩画创作的基础上,探讨对国画材料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创作方法上,与我国传统的水墨画颇为相似,因而从受众情感的角度来说,也更容易为中国人所接受和认可。但是相对而言,一般画家在水彩画的创作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造型、技法,对于材料的运用却未能作为主要的参考因素。

作为中国著名的水彩画作家,李铁夫是探索水彩画中运用国画元素的先驱。他直接运用创作国画的工具——毛笔和宣纸来进行水彩画的创作,致力于构建以水墨画语言为主的水彩画主题。此外,他还着重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结合中国水墨画的写意,与西方水彩画的写实。以他自己的作品为例,会发现其所创作的水彩画当中大胆融合了点染法,通过层层叠加,构建出了生动的山水画卷,气势恢宏。可以说李铁夫改变了中国前人艺术概念当中对于水彩画的认知,彻底颠覆了“水彩画不能表现宏观场面”这一误导性概念。以中国水墨画的理论与传统去探索水彩画的创作模式与语言,将中国传统用于绘画创作的毛笔与宣纸融入水彩画的创作途径之中,反而扩张了水彩画的艺术生命力,使其更加包容,更加多彩,更加富有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2 国画技法在水彩画中的运用

作为水彩画的载体,纸张的特性将从根本上决定水彩画激发的运用与发展。从普遍意义上来讲,技法的选择是要符合纸张特性的。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利用宣纸来进行水彩画创作,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基于宣纸符合水彩画的创作原则和基本属性,如果换成熟宣纸,即便画艺再高超的艺术家也没有办法创作出真正具有出神入化效果的作品。

鉴于此,在水彩画创作当中,首先应该选择好的入画纸张,好的纸张才能让技法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通常情况下水彩画创作会选择纸质较厚、吸水性较强的纸张,至于表面的纹理可以根据绘画者的需要来进行复选。其次,严格注重水的使用方法。因为水具有流动性的特征,所以在水彩画创作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水量。关于这一点可以通过调整画板、控制水的流向,让其“往高光的方向流动”这一点来实现。

当然水彩画在创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表现技法的选择,如笔法和用色,如何将二者之间有效结合等等。在中国古代的绘画理论当中,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顾恺之“轻物宜利其笔,重以陈其迹”、谢赫的“骨法用笔”,都是对绘画用笔手法的论点。到了唐代,张晋远则对绘画用笔有了更为详尽的论述,包括用笔的快与慢、轻与重、正与斜、钝与骨等。以中国著名水彩画家黄铁山为例,其从中国山水画中借鉴元素作用于水彩画作当中,追求水彩画中的水墨意境,他的作品《屈子祠写意》《开春》等,都充分借鉴了传统中国山水画中关于“树”的表达方法和创作方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充分彰显了水彩画作的艺术魅力。

中国另外一位画家王维新则在自己的水彩画创作中,融合了中国传统水墨画抽象性、写意性的特点,并与西方绘画中的色彩造型相融合,是水彩画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例如,他的作品《渔民兄弟》,是在借鉴《泼墨仙人图》(南宋画家梁楷)的用色与用笔方法的基础上,让不同深度的墨色与水融合产生了奇妙的效果。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彰显出了独特的艺术韵味。

3 国画色彩在水彩画中的运用

水彩画家不但在用笔和用力技巧以及材料上对水彩画进行了改良,还有益借鉴了传统国画中的色彩运用。例如,王肇民作品《背光的荷花玉兰》中就以黑白的强烈对比来突显优雅的艺术效果。作者认为,作品中色阶越少,作品的表现力越强。因此,他的作品中也常常增加了高饱和度、高纯洁度的纯色应用,《白盘荔枝》是王肇民的另一幅代表作,同样展现了其对绘画颜色单纯性的理解。

丁寺钟是非常善于在水彩画中运用黑白对比的画家代表,丁寺钟对水水墨画深入研究后发现,绘画中应该综合运用色彩和构图的技巧,“留白”和“泼墨”增加了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并给画面增加了勃勃生机。他汲取了水墨画中的精髓并有效运用到水彩画的创作中,使作品游走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绘画风格极具特色,其中《梅雨季节》《日蚀》《月过西厢》等都将水墨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写实主义画家安德鲁·怀斯(Andrew Wyeth)擅长于描绘乡村自然风土和人物,其作品以精致、真实、和谐著称,怀斯代表作《克丽丝蒂娜的世界》通过色彩运用表现出了强大的感染力,画面中的主人翁是一位身着粉色连衣裙的柔弱少女,双目凝视远方,非常艰难地在一片空旷的山坡上爬行,作品细腻写实,人物表现活灵活现,稳重的色调、大气的构图带给人无助凄凉之感。

不管是国内画家还是国外画家,每个人在艺术创造中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因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个人阅历的不同,画家们的表现技法也有差异。但是主观情感的抒发,大多还是需要通过色彩来表达,如画家在情绪低落时可能会在绘画中偏向于选择使用冷系色调,画家在情绪高涨时可能会在绘画中偏向于选择使用暖系色调。总之,不同的理解方式会创作出不同的艺术作品。

色彩是绘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可以提高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装点生活,让人类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国画与水彩画虽然是两个不同种类的绘画艺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没有在创作上的共通性。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悠久的创作历史、意重于实的创作风格、独特的意境营造方法以及纯熟的画风,受到国内外广泛欢迎。另一方面,随着水彩画在我国的引入与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这一来自西方的艺术创作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也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开始试探与摸索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融合与全新绘画方式的选择,将国画元素作用于水彩畫的创作过程之中,变成了顺应人们审美需求,顺应艺术发展轨迹的必然之举。本文通过对国画当中材料、技法以及色彩在水彩画中运用的分析,使人们感知到了更多的艺术表现方式,也发现了这一“跨界”融合所带来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力和渲染力。

参考文献:

[1] 王永刚.中国水彩画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吸取营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 于文娟.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水彩画中的运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3.

[3] 秦松波.中国传统绘画观念影响下的中国水彩[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 贺永林.国画元素在水彩画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4.

[5] 魏东.中国画与水彩画技法的互补教学法探析[J].大众文艺,2012(17).